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聞人追夢新時代:沉下去,挖掘不為人知的驚心動魄

2019年09月10日07:49 | 來源:中國記協網
小字號
原標題:沉下去,挖掘不為人知的驚心動魄

編者按:從新中國第一條地鐵的列車到新中國第一艘遠洋貨輪再到新中國第一個水壩。在“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主題採訪活動中,廣大新聞工作者帶著發現的眼睛,沉到基層,多想、善思、深究,挖掘新中國70年崢嶸歲月中鑄就輝煌歷史的故事,生動呈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同時,他們也在不斷踐行“四力”中受到最直接最有力的感動和震撼。

中新社李彥國:感受中國故事中的“變”與“不變”

70年來,中國的變化翻天覆地,從中國新聞社“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主題採訪活動的開欄通稿《中國地鐵半世紀“蝶變”開創全新出行時代》中可略見一斑。

這是一篇“有故事”的新聞。稿件採制於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卻以首都北京開篇,一個是興建中國第一條地鐵的北京,一個是為北京地鐵一號線生產列車的長春。

文中主人公之一,中車資深專家、中車長客工程研究中心副總審徐峻同樣“有故事”,其父是北京地鐵一號線車輛牽引系統主設計師,他則在中國規模最大的軌道客車研發、制造基地貢獻著自己的智慧。

相隔半個世紀的故事,記者認真傾聽、記錄,整理了上萬字的錄音,繼而構思、成文。

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故事,卻共同見証著新中國成立70年的滄桑巨變。

記者深入蹲點調研的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萬寶鎮紅旗村被譽為“中國朝鮮族第一村”,在這個中國朝鮮族聚居村落,記者走進村民家中聊家常、問變化、寫日記,15天時間扎在一個村子裡,最后寫出《見証中國“朝鮮族第一村”之變》《“中國朝鮮族第一村”兩代舞者接力迎客來》《辣白菜香飄“中國朝鮮族第一村” 中外游客尋味而至》等多篇有溫度的作品。

沉到基層,我們觀察到的不單單是變,也有“不變”。在聯勤保障部隊某汽車運輸旅一營的蹲點調研,記者感受到了中國部隊艱苦奮斗和敢打硬仗的精神沒有變。

聯勤保障部隊某汽車運輸旅一營士兵在訓練中。 郭佳 攝

在這支參加過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等重大軍事行動的部隊,記者走進一群“80后”“90后”軍中硬漢中間,認真傾聽他們的故事。

最終成文的作品,既有《中國汽車兵鍛造“鋼鐵運輸線”》的全景展示,也有《浪漫如詩的愛情:軍嫂在“去留”間詮釋偉大的愛》《汽車兵之手:超越年齡的滄桑》《士兵講述祖孫三代從軍路:時代在變 忠誠如一》等可讀性很強的故事。

不走馬觀花、忌蜻蜓點水,寫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需要我們自覺踐行“四力”,多想、善思、深究,用一篇篇帶有溫度的新聞報道傳遞正能量,用可親可信的故事展現新中國70年發展的偉大成就。

科技日報崔爽:“光華”輪承載海運強國夢

今年四月底五月初,我開始了中遠海運集團的蹲點採訪。由於中遠海運和下屬的中遠海運特運分別位於上海和廣州,所以採訪也分成前后兩段。在位於上海浦東的總部,無論是風帆形的建筑外觀,還是大門口嘩嘩作響的水車,都提醒我們這是一家海運公司。尤其是大廳裡一左一右擺放的新老“光華”輪,昭示迢迢航運史:“光華”輪的起航曾標志著新中國遠洋海運事業的開啟,它承擔過印尼接僑、坦贊鐵路物資運輸等國家任務﹔55年后,世界領先的10萬噸級半潛船“新光華”輪則開啟了“海運強國”的新航程。船名的傳承中是幾代海運人的拳拳之心,光華,光我中華。

中遠海運特運名字裡的“特”則顯示了其獨特價值:公司經營管理著半潛船、多用途重吊船、瀝青船、木材船、汽車船等“特殊船舶”,經常裝運超高超長超大超重或危險品等“特殊貨物”,執行過很多國家托付的援外、撤僑等“特殊任務”,有為客戶提供多樣化、個性化運輸服務的“特殊能力”,也因此而積累了一般航運公司沒有的“特殊經驗”。

5月10日,廣州南沙港,汽車船運輸的汽車一眼望不到頭。

除了了解公司歷史和發展現狀,更寶貴的是採訪中具體而微的感受。中遠海運特運是全球唯一一家具有南北極運營經驗的航運公司,採訪中我們有幸見到了幾年前曾去北極的船長,在船上待了30年的他去年已經開始從事管理工作,船長本人樂觀風趣,聽他講起船員生活,讓人歷歷在目。還有另一位曾經在亞丁灣勇斗海盜的船長,和船員們在驚魂一刻英勇地擊退了敵人,隻聽他講都令人感到后怕。

還有一些新事,抓住了大家的耳朵。船在海上會積極履行海上救援義務,“大吉”輪曾經在地中海救起10名遇難落水的外籍船員,“每年我們都救幾個”,大家紛紛感嘆海運人實在低調,默默無聞地做好事。中遠海運董事長許立榮就是海員出身,他被問到航運精神時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海員的工作是真正的“大風大浪、大進大出、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必須“把好舵、定好錨、擰好繩”,必須“同舟共濟”。這四個字放在別處是比喻,放在海運人身上是恰如其分的“情意結”。

海運人的形象正是在採訪中逐漸清晰起來的。回想起四個月前的交集,他們的樣貌和講述可能不甚清晰,但留下來的對他們經歷的體認和敬意,是歷久彌新的。

在聽到或出人意料或感人至深的故事之外,中遠海運的採訪經歷對我更是一次踐行“四力”的教育,原來有那麼多不為人知的驚心動魄等著我們去發掘,去體會。能多了解一點國家航運事業的發展,是我有限的採訪經歷裡的幸運和榮幸。

安徽日報袁野:新中國第一壩背后的故事

我所駐站的城市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六安市。壯麗70年,這片土地上發生了許多令人動容的故事,要了解他們,必須走進大山,到第一線去挖掘。4月底,在“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主題採訪活動中,我一個人來到大別山深處的佛子嶺水庫蹲點採訪,了解這座新中國第一壩背后的故事,用實際行動踐行“四力”要求。

記者在佛子嶺水庫歷史展覽館聽取工作人員介紹情況。

採訪過程中,我結識了一位當年修建水庫的工人,今年已經88歲的沈福安老人。沈老的年紀足以當我的爺爺,和他的交流與其說是採訪,更像是晚輩在傾聽長輩訴說他年輕時的故事。1952年水庫修建之時,新中國的相關技術相當缺乏,是無數的專家和像沈福安一樣的普通工人,通過在工地上掀起的學習技術高潮,創造性地實現了4000多項各類技術革新,才讓新中國第一壩僅用了短短2年10個月就聳立在大別山區,為新中國水利建設開辟了新篇章。沈老記性極好,我也沉浸在他的故事當中。當晚告別沈老回到住處,我不禁深思,如果不深入一線,如何能夠結識這樣一位老人?如何能夠挖掘出那個激情歲月中的動人故事?

六安市地域面積大,又以山區為主,平日裡即便是一篇篇幅不大的小稿子,也可能需要記者驅車數個小時,深入大山,方能採訪到第一手素材。很多時候,一個禮拜我隻有一天不到的時間能夠坐在辦公室中。廣闊的大別山區,才是我們真正的工作場所。

踐行“四力”要求,俯下身、沉下心,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好記者。隻有在路上才能感受時代的變遷,隻有在基層才能聆聽群眾的心聲,隻有在現場才有觸動心靈的震撼。作為新時期的黨報記者,我會堅持扎根基層、扎根大山,將老區過去的光榮、新時代的光彩付諸筆下。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