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在香山》打造"聲音大片" 試水融媒體傳播
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獲獎名單近期公布,北京市共有10部作品獲優秀作品獎。它們分別是:電影《流浪地球》《紅海行動》《周恩來回延安》,電視劇《最美的青春》《大江大河》,歌曲《我們都是追夢人》《復興的力量》,廣播劇《中共中央在香山》,圖書《北上》和《雲中記》。北京青年報和北京頭條APP推出專欄“京品·精品:五個一幕后”,今日繼續為您講述10部文藝精品幕后的故事。
廣播劇《中共中央在香山》是今年入選“五個一工程” 的8部廣播劇作品之一,也是今年“五個一工程”廣播劇中較少見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第一代新中國領導人的“香山故事”,對現在的年輕聽眾來說既熟悉又陌生。《中共中央在香山》講述的就是1949年在香山發生的故事。
參閱黨史打磨劇本
據該劇導演、制作人邵軍介紹,《中共中央在香山》從2018年6月開始策劃,今年5月制作完成。創作過程中,主創團隊召開了4次研討會,邀請了業內專家、黨史專家共同研討,確立了虛實結合、兼具文獻史料性和廣播藝術性的歷史紀實創作基調。
另外,得力於主管部門的支持,《中共中央在香山》得以參閱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近百萬字的權威黨史資料。“主創團隊幾乎把中共中央在香山那半年的日日夜夜都熟記於心,精心打磨劇本,精益求精,反復修改達22稿。”邵軍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中共中央在香山》多處採用了毛主席的講話內容原文、詩詞作品、親筆撰寫的通訊消息等真實歷史素材,構建了其真實准確的故事框架,同時又充分發揮廣播劇“以情動人”的特色,著力刻畫人物情感和內心世界,展現了領袖在香山生活中的感人細節。
歷史原聲植入劇情
劇本是一部好劇的基礎,用精良的制作把“聲音大片”呈現出來則是導演組的重大任務。本劇的開頭結尾,將1949年的真實歷史聲音植入劇情之中,奠定了“歷史紀實”的制作基調。
《中共中央在香山》開頭採用1949年東北電影制片廠新聞紀錄片《北平和平解放》解說原聲,結尾處的開國大典調用了北京台獨家音頻——當年北京新華廣播在開國大典現場採錄的音頻,還補充了東北電影制片廠記錄在膠片上的珍貴聲音。
此外,在這部廣播劇作品中,林伯渠宣布大典開幕的聲音首次披露﹔毛主席發言的最后一句“我宣布,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也是此前在文藝作品中少有的歷史細節。
跨界試水直播推廣
錄制完成后,該劇在北京文藝廣播、北京交通廣播等9個北京頻率多次播出,中央台等多台跟播,聽眾反響熱烈。除了常規播出宣傳,劇組還試水了網絡直播推廣。5月24日,在香山舉辦了全媒體直播發布會,在線直播觀看人數達28.5萬人次。這部劇還上傳至學習強國App、人民網、喜馬拉雅App等多家新媒體,邵軍稱其為一次廣播劇的“融媒體”跨界嘗試。
邵軍認為,《中共中央在香山》充分發揮了廣播劇“以情動人”的聲音魅力,用聲音形象塑造了毛澤東等領導人的內心世界﹔充分發揮了聲音的想象力,用3D環繞立體聲打造“聲音大片”,再現了中共中央領導人坐鎮香山、運籌帷幄的重大歷史場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