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我和我的祖國:關於電話的記憶

於泉城
2019年09月23日08:43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關於電話的記憶

  【我和我的祖國71】

  剛用了兩年的智能手機出現了內存不足和卡機的現象,兒子得知后說過幾天給我買一部新的。如今,手機日日不離身,價格也不貴,更換起來不必心疼。

  說起電話,真有抹不去的記憶。

  最早接觸電話,還是在1969年。父親在煤礦家屬區木工房學木工,我常常到相鄰的家屬委員會辦公室玩耍,吸引我的是辦公室那部黑色的搖把電話。看著叔叔阿姨們“嗚嗚”地搖幾下后,對著話筒說話,我感到特別新鮮。有一次,趁辦公室沒人,我壯著膽子搖起電話,端起話筒,未等我說話,裡面傳來女話務員的聲音:“你要哪裡?”我急忙放下電話,一溜煙跑了。

  一年后,父親回到礦工會工作。我每天放學后,經常到父親的辦公室。父親辦公桌上有電話,我寫作業時,最願意坐在靠近電話的地方,我喜歡聽電話鈴聲和話筒裡傳來的聲音。有一次,父親特意領著我到礦電話班的總機室參觀,我這才明白當時的電話原來是需要話務員人工來連接的,也體會到話務員工作的繁忙和辛苦。

  后來,父親調動工作,並於1980年被組織提拔為縣處級干部,這下終於有資格配備家庭電話了。那天放學回來,看到家裡寫字台上嶄新的黑色搖把電話機,我高興極了,這是我曾經的夢想啊!當晚寫作業哪能安下心,我時不時瞅瞅電話,盼望著來電話,響上幾聲。父親告訴我,這是他的辦公電話,沒有特殊情況,小孩子不要隨便使用,又叮囑我,鄰居如果有事情來打電話,一定要滿足人家。

  說起來,我家的電話還真為鄰居們幫了不少忙。記憶最深刻的是有一天半夜,鄰居家突然傳來號啕大哭聲,原來是有人得了急病。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無法叫救護車,父親趕緊給單位的值班司機打電話,及時將病人送醫院救治,病人最終轉危為安。

  后來,搖把電話被程控電話淘汰了,家裡的電話機也先后更換為轉盤式和按鍵式的。電話給日常生活帶來許多方便。1988年我在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習,想家的時候,用學校的公用電話和家人聊上幾分鐘,感覺真好。20世紀90年代,電話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與此同時,傳呼機和手機流行起來,我先后買了漢顯傳呼機和摩托羅拉手機,這在當時可算是奢侈品了。光一個傳呼機就2000多元,每年服務費600多元,加上買手機,真是不小的開銷。記得當時的手機還是模擬信號,手機號碼都是以9字號開頭,打外地手機號碼還要加區號,接聽和撥打當地電話一分鐘就是兩毛錢,撥打長途更貴。盡管價格不菲,但是為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大方便。到2000年時,已經流行數字手機,我買了一部諾基亞手機,兩年后又將這個手機給了父親。2003年3月,父親到家鄉祭奠我的姨奶奶,不料突發腦血栓和腦出血,暈倒在大街上。一位好心的軍嫂叫來救護車,另一位女士從父親上衣口袋裡找出手機,給我打了電話,我得以及時趕到。我不禁感慨,生活真是離不開手機了。從那以后,父親每次外出,我都要叮囑他帶上手機。

  而今,我用的已經是第三部智能手機了,它仿佛是一個移動的電腦,上網、轉賬、消費、學習,傳送資料、辦公等,功能一應俱全,而手機的通信費則是一再下降。記得父親晚年躺在病床上,我常用手機給他播放電影,父親非常開心,對智能手機愛不釋手。

  從搖把電話到智能手機,從少數家庭到全民普及,短短幾十年,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使我們的祖國日益強盛,也使我們的生活便捷多彩。我相信,隨著5G網絡的推廣,未來的生活會變得更加美好。

   (作者:於泉城,供職於山東省龍口礦業集團)

(責編:趙光霞、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