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家榮譽授予忠誠的新聞出版人
——走近部分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的業界老同志
鄧蜀生
是戰地記者,是資深編審,也是美國史研究專家。對新聞工作,他說:“新聞記者是個了不起的工作,可大可小。”作為資深編審,他謙稱是“半路出家”。
薛德震
52年從事出版事業,初心不改,集中精力做好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工作。他說:“做出版,內心要愛書、愛讀書,有一種激情。”
張惠卿
參與編輯出版500余種馬列著作,嚴謹是他的工作准則。他說:“書出得好,我們就跟書分不開了、渾然一體了,這就是緣分。”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1949年以前參加革命,將一生中最寶貴的年華奉獻給了共和國的偉大事業,鑄就起黨和國家事業的宏偉豐碑……
70年過去了,祖國沒有忘記他們。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創立的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8位老同志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其中,黃書元同志作為全國抗震救災模范榮獲獎章,其他27位老同志都是在1949年以前參加革命工作,都曾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事業揮洒青春熱血,又在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中兢兢業業、默默奉獻。
9月26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先后到獲得紀念章的鄧蜀生、薛德震兩位老同志家中進行了採訪,並對遠在上海的張惠卿同志進行了電話採訪。他們是人民出版社乃至整個新聞出版界獲此殊榮的代表。
鄧蜀生:從戰地到史林
上午9點,記者一行來到人民出版社資深編審鄧蜀生家裡時,96歲的鄧老早早等待、起身迎接。
“短短幾年內得了兩個獎牌,一個是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一個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我心裡特別高興。”得知記者此訪的目的,鄧蜀生謙和地說,“很多和我一起的人都先走了,他們的故事比我多得多。”
鄧蜀生是戰地記者出身。他曾在重慶《大公報》上發表了《從緬北到緬中》等戰地通訊名篇,成為研究中國遠征軍的重要史料。為了採訪,他曾翻越中緬邊境的野人山。他回憶說:“1944年時,日本人戰火已經比較弱了,各山之間展開炮戰,我們在一個山頭,日本殘余部隊在另一個山頭,好幾次和危險擦肩而過。”
抗戰勝利后,鄧蜀生先后在重慶及上海《新民報》《新民晚報》《新聞報》等任記者。
1950年,鄧蜀生從上海被派到新華社軍事組。朝鮮戰爭一爆發,他就去了抗美援朝戰場,加入了新華社在朝鮮成立的由3名記者組成的志願軍總分社。“由於制空權全部在美國人手裡,物資運不進來,整天吃的是高粱米。”盡管條件艱苦,鄧蜀生在防空洞裡寫出了他的第一本書《震撼世界的朝鮮人民解放戰爭》。
對於記者職業,鄧蜀生謙虛地說:“新聞記者是個了不起的工作,可大可小。沒有什麼經驗可傳授,隻有一條,就是要抓新聞,要特別敏感。”
從朝鮮戰場回國后,他被派到中宣部辦的《時事手冊》,這個小冊子當時發行達300多萬份,人民出版社接手領導后,鄧蜀生也於1961年調進人民出版社,此后一直在人民出版社外國歷史組工作。
除了是資深編審,鄧蜀生還是學界公認的美國史研究專家,對此,他謙稱自己是“半路出家”。他主持編輯、策劃和責任編輯的有影響的著作有《美國內戰史》《美國通史簡編》《美國對外政策史》,特別是歷時24年的6卷本《美國通史》等。此外,《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中文版、《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等也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影響。
薛德震:一生做好一件事
上午10點15分,當記者一行來到87歲的薛德震家裡,他特意將剛剛獲得的紀念章裝在精致的盒子裡,放在客廳桌子上。
1947年4月,15歲的薛德震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時黨在蘇北解放區的最高領導機關華中工委設有宣傳部,其下領導的新華書店、報社需要工作人員,就到解放區的學校去招考。還在讀中學的薛德震報了名,被錄取進入華中新華書店工作。
薛德震告訴記者,新華書店那時出書、出雜志,其中有宣傳黨的政策主張的通俗政治讀物,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著作,也出小說、詩歌等文藝讀物。
1949年4月,新華書店作為后方機關跟著解放軍部隊渡江。薛德震先到無錫的蘇南新華書店工作,1951年被調到剛剛在上海成立的新華書店華東總分店編輯部。
時隔近70年,薛德震仍為承擔《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的印制發行任務感到自豪。他說,毛澤東選集編輯委員會將書稿編好后,非常隆重地交給人民出版社出版,面世后各地群眾踴躍購買。他告訴記者,那時工人根據原稿排版,按照書的開本澆成一塊一塊的鉛版,進行出版印刷。
1954年,薛德震被上海人民出版社選送到中央黨校學習,1956年畢業后留在人民出版社工作,直至1999年離休。上世紀60年代,按照中越兩國政府簽署的文化合作協議,他還擔任過越南外文出版社中文專家。
從15歲在家鄉蘇北解放區參加革命工作,薛德震一生與人民的出版事業緊密相連。他深情地說:“我熱愛人民的出版事業,在52年中,集中精力做好為他人作嫁衣裳的校對、編輯、出版、發行的服務與管理工作,離休后才全身心地投入著述活動。我的著述活動是圍繞著‘人的哲學和哲學的人’這個主題展開的,是研究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關系問題的,力圖對這些問題作出哲學的解釋和說明。自己在工作中則努力踐行之,做一個獨立思考、有頭腦的人。”
52年,薛德震初心不改。他說:“做出版,內心要愛書、愛讀書,有一種激情。”
張惠卿:參與出版500種馬列著作
下午3點,記者如約撥通張惠卿上海家中的電話,電話那端,95歲的張老聲音洪亮、思路清晰。1937年年底,13歲的張惠卿剛剛小學畢業,家鄉浙江海寧硤石鎮被日本侵略者侵佔。張惠卿語氣悲憤地說:“我親眼目睹日本侵略者殘殺我們同胞,親耳聽到嚴刑逼供的慘叫聲,還透過門縫看到日本人拖著血肉模糊的尸體從我家門口經過。我們全家天天處在驚恐之中,我深感當亡國奴的悲哀。”
張惠卿全家逃難到上海后,在貧民窟裡求生。他干過報童、小販,當學徒、當工人,同時靠上夜校和自學求取知識,並接觸進步思想。1944年10月,他跟黨取得聯系,在黨的領導下進行抗日活動。
張惠卿清楚地記得,1945年6月,他被日寇抓進日本的滬南憲兵隊,受到了灌水、火燙、毒打等多種酷刑,但他咬緊牙關未吐露一個字。日本憲兵隊沒能從他和一起被捕的同伴那裡獲得任何口供,再加之日本侵略者很快就投降了,他們得以死裡逃生。日寇投降后,經組織批准,他於1946年4月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從事對抗國民黨反動當局的地下工作,直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
新中國成立前,張惠卿學過俄文。新中國成立后,懂俄文的人較少,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給他分配工作時提出兩個選擇項,一是到上海外事處做蘇聯僑民的工作,二是到華東新華書店做俄文的書稿翻譯審稿工作。喜歡做文字工作的他選擇了后者,就到了華東新華書店編輯部工作。1953年,他被調到北京,在人民出版社工作,主要負責馬列著作和外國政治學術著作的編輯工作。
張惠卿在人民出版社參與了各類馬列原著(包括全集、選集、書信集、專題文集、單行本等)的出版全過程,共計500多種,1.4億多字,印行1.9億多冊。談到這些經典著作,張惠卿如數家珍。“最早出的是《列寧全集》,一共出了兩版,第一版39卷,第二版60卷。《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是4卷本,《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是50卷本,除了蘇聯以外,我國是出版馬列著作最多的國家。”
採訪中,張惠卿提到吳國英、林穗芳、王以鑄等一起共事的老編輯的名字。他認為:“新編輯最應向老編輯學習的就是‘嚴謹’二字。”主持工作時,他向大家提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審稿和加工一定要嚴格慎重,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錯過。
“我本身就很喜歡這個工作、喜歡書,書中都是知識,知識就是力量。書出得好,我們就跟書分不開了、渾然一體了,這就是緣分。”張惠卿這樣形容做出版的心境。他告訴記者,盡管現在年齡大了,看書有時不太方便,但他還是經常要看看書。
精彩的人生故事還有很多,記者沒有直接採訪到的紀念章獲得者、百歲抗戰老兵殷國秀同志,早在1939年,她就在重慶生活書店編輯部擔任校對文書。抗戰時期,她的戰斗腳步遍及重慶、香港、廣東、廣西、上海、安徽等地。抗戰勝利后,她先后在山東《大眾日報》、山東新華書店、華東新華書店、華東人民出版社工作。鮮為人知的是,山東解放區曾經也有過一份《新華文摘》,由山東新華書店編輯出版,從1945年11月創刊到1949年3月停刊,總計出版38期。當時主持編輯此刊和擔任編輯的人中,就有殷國秀和她的丈夫、出版家葉籟士等人。盡管這份刊物和現在的《新華文摘》只是同名的兩種雜志,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中看到中國共產黨人一貫的出版傳統、出版精神與出版思想,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人通過出版的手段實現對中華民族的歷史重任擔當。
這些老同志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幾十年來對黨和人民絕對忠誠,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兢兢業業,他們見証和親歷共和國70年來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他們的故事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素材。在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偉大歷史時刻,讓我們向他們獻上最深的敬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