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媒體融合論壇觀點集萃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騰訊公司首席運營官任宇昕:擁抱媒體融合的下半場,要在平台、內容和技術上下功夫。一是在平台上做好主流聲音的擴音器。目前公眾號和企業號構成了騰訊內容生態的雙引擎,助力主流媒體推進媒體融合,人民日報公眾號在擁有千萬級用戶同時,體量還在高速增長,有助於傳遞主流聲音。二是在內容上做好形態創新的助推器。三是在技術上做好轉型升級的工具箱。我們與人民日報社共建中國媒體融合雲平台,助力媒體提升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准。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5G帶來的高帶寬、大連接和低時延將塑造媒體技術新形態,例如體育直播可以採用“5G+虛擬現實”,通過全景視頻為觀眾提供帶有360度視角、4K以上分辨率的實況VR視頻,可追隨特定運動員的腳步,以運動員第一視角體會賽場情況。而在新聞採訪層面,未來或將是“5G+無人機”的時代。在5G網絡中,記者可以通過手勢精確操控無人機起飛、轉向、懸停、降落,無人機拍攝的影像也可以實現實時回傳。
快手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宿華:豐富多元的內容生態,是快手平台與媒體深度合作的重要基礎。去年一年,人民日報等數百家主流媒體採用了超過10萬條快手視頻內容。在技術層面,快手用數據分析加人工智能的方式助力媒體融合,目前已經為人民日報相關產品提供技術支持。未來,快手還將把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應用在新聞的採集、生產、分發、接收和互動當中,提高媒體機構的傳播力和輿論的引導力,一起倡導主流的價值導向,為融媒體發展取得更多成果貢獻力量。
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主席霍啟剛:如何通過電子體育媒介將正能量注入社會?首先應該加速電子體育的專業化發展,結合行業各環節力量完善電子體育專業化體系,建立起世界廣泛認可的電子體育行業標准﹔其次,要進一步加深群眾對於電子體育中文化傳播部分的認知﹔最后,要將電子體育納入被群眾廣泛接受的各類大型體育綜合賽事。
央視網黨委書記、董事長錢蔚:萬物互聯、萬物皆媒、“屏屏可傳播、處處皆入口”的全媒體傳播時代已經到來。特別是5G帶來的“新興屏”大爆發,車載屏、柔性屏、智能音箱、智能機器人等新終端,不斷為用戶提供新使用場景。主流媒體能不能把握這些新終端入口,取決於對用戶需求和使用場景的理解洞察,取決於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的能力。主流媒體要以新的精神風貌創新求變、融合發展,更要堅守初心,提供有價值的正能量內容。(以嘉賓發言先后為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