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網絡支付、直播致用戶信息泄露或擔刑責

孟亞旭
2019年10月26日06:15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網絡支付、直播致用戶信息泄露或擔刑責

  10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

  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

  網絡服務提供者范圍進一步明確

  根據刑法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經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情節嚴重的,構成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

  《解釋》進一步明確了“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范圍,即包括提供下列服務的單位和個人:

  網絡接入、域名注冊解析等信息網絡接入、計算、存儲、傳輸服務﹔信息發布、搜索引擎、即時通訊、網絡支付、網絡預約、網絡購物、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站建設、安全防護、廣告推廣、應用商店等信息網絡應用服務﹔利用信息網絡提供的電子政務、通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

  《解釋》對上述罪名的入罪標准作了明確:致使違法信息大量傳播的,具體從違法信息數量、傳播范圍等方面加以判斷﹔致使用戶信息泄露,造成嚴重后果的,具體從泄露的用戶信息數量、后果嚴重程度等方面加以判斷﹔致使刑事案件証據滅失,情節嚴重的,具體從相關証據所涉案件重要程度、造成証據滅失的次數、對刑事訴訟程序的影響等方面加以判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具體從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的重要程度、前科情況、造成后果等方面加以判斷。

  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

  假冒國家機關設立違法網站 “一個即入罪”

  《解釋》還明確了“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的入罪標准。

  根據刑法規定,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以“情節嚴重”作為入罪要件。根據司法實踐中的具體情況,《解釋》從如下幾個方面明確了“情節嚴重”的認定標准:

  一是設立網站、通訊群組、發布信息的數量。《解釋》規定,假冒國家機關、金融機構名義,設立用於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的,設立用於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數量達到三個以上或者注冊賬號數累計達到兩千以上的,設立用於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通訊群組,數量達到五個以上或者群組成員賬號數累計達到一千以上的,或者發布有關違法犯罪的信息或者為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發布信息,達到相應標准的,屬於“情節嚴重”。

  二是違法所得數額。《解釋》規定,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的,屬於“情節嚴重”。

  三是前科情況。《解釋》規定,兩年內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受過行政處罰,又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的,屬於“情節嚴重”。

  “我們從懲治設立違法犯罪網站開始,將打擊犯罪的環節向前推進了一步。不是等到行為人進行了嚴重犯罪才開始懲罰,而是從設立網站開始就要進行嚴厲懲治。”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說,《解釋》針對非法利用信息網絡設置了比較低的入罪門檻。《解釋》專門規定,假冒國家機關、金融機構的名義設立用於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網站,設立一個,就構成犯罪。

  《解釋》還規定:“對於實施本解釋規定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依法宣告職業禁止﹔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的,可以根據犯罪情況,依法宣告禁止令。”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