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攀登者》:勇攀藝術創作高峰

——電影《攀登者》專家研討會發言摘登

2019年11月12日08:06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攀登者》:勇攀藝術創作高峰

電影《攀登者》專家研討會現場。本報記者 郭紅鬆攝

編者按

10月27日,由光明日報社文藝部和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電影《攀登者》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電影界的專家學者圍繞《攀登者》的文化內涵、藝術特色和社會意義展開深入研討。《攀登者》是一部融愛國主義精神與個人情感為一體的新主流大片,成功塑造了為國登頂、永不放棄的方五洲,為完成國家任務、英勇犧牲的氣象學家徐纓,為堅守重托、不辱使命的曲鬆林等一系列英雄形象,傳播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主旋律,是一部能與觀眾共情共鳴共振的中國式大片,也為今后國產影片高質量發展提供諸多啟示。本版摘登與會專家學者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新時代電影創作有無比廣闊的空間

光明日報副總編輯 沈衛星

電影《攀登者》講述了中國登山運動員在1960年、1975年不畏艱險、永攀高峰的故事,弘揚中國人不折不撓、一往無前的攀登精神。影片自上映以來,票房勢頭強勁,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是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不久前,我們隆重慶祝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這個過程中,各領域各行業都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電影創作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攀登者》就是站在時代高度、緊緊抓住中國運動員兩次登峰獨特而重大的歷史事件,重新思考醞釀加工,用豐富而成熟的電影語言,開掘出其間蘊含的精神高度和文化內涵。

《攀登者》的成功也折射出近年來我國電影創作的整體風貌。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五周年。五年來,廣大電影工作者在講話的感召下,以崇高的使命感,潛心創作,精益求精。作品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精品佳作不斷涌現,中國電影的百花園裡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從電影大國邁向強國過程中,主流大片已經成功轉型,探索出一條商業化、類型化的道路。與此同時,主流大片也佔據了電影市場票房的半壁江山,承擔起了傳播主流價值觀的社會責任,贏得了廣大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喜愛。

英雄本色是電影的精神根源

《攀登者》出品人、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任仲倫

上影集團以電影《攀登者》向新中國70周年致敬:當年中國登山隊在1960年和1975年兩次登上珠峰的英勇故事,既有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的壯舉,也有為世界測量珠峰“中國高度”的創舉。

電影《攀登者》的力量,首先源於真實英雄的精神。電影中塑造的人物群像,基本都有當年英雄的原型,感人至深。如張譯演的曲鬆林,原型是首次從北坡登頂的屈銀華,李國梁的原型是中國登山隊的政委,在登山途中下墜,最終由鷹群盤旋的方位才找到了他的遺體。為有犧牲多壯志,英雄的本色是影片的精神根源。

電影《攀登者》的力量,還源於主創團隊的創造與創新。從世界電影來看,登山題材有其魅力,也有其局限。突破局限,是主創們的原動力。編劇阿來注重寫人物,徐克導演和李仁港導演嫻熟於電影思維。如影片中“大風口雪夜脫險”,視覺沖擊強烈,大家贊不絕口,這是李仁港導演的創造。我當時在拍攝現場:冬天深夜,十幾個演員趴在“中國梯”上,幾百個工作人員拉著威亞,碩大的鼓風機吹著雪和灰,難度是大的。在拍攝中,無論是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等都很用心在創作。同時,演員有角色創作的專業建議,沒有超越角色的別樣做法,體現出劇組尊重與被尊重的好作風。

電影《攀登者》拍攝完成了,其思想與藝術魅力將繼續影響著人們,這才是優秀電影的真正價值。

中國式大片實現題材資源的最佳配置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 仲呈祥

《攀登者》是一部真正意義上可以稱為中國式大片的力作。首先它實現了題材資源的最佳配置。上影強有力的領導組織下,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給予了影片很好的放映資源。既實現了題材資源的最佳配置,又進而實現了創作生產力——編導演、攝錄美、服化道美工人等人才的優化組合,保証了這樣一部中國式大片在今天思想藝術的一流質量和一流水平。

這個電影不僅給60年代畫了像,也給我們這一代人難忘的1975年留下了深刻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立傳、畫像、譜寫精神圖譜。

第二,以人民為中心。這部電影以登山英雄為中心,描寫他們的精神、追求、夢想和困惑,把影片拍得有思想高度,有精神高度,有文化內涵,有優秀傳統文化的自強不息和所向披靡的、不服輸的精神。

第三,還要考慮增強作品的藝術魅力問題,這個涉及到如何與市場更好的對接。比如影片裡愛情的設計:那個時代裡人的感情是內斂的,但在影片中,飾演氣象專家的章子怡在山上冒著生命危險送情報的時候,方五洲動情的吼了一句“我娶你”,這個是藝術在特定環境下的“發乎於情,止乎於禮”,是讓情感盡情的宣泄,也是可以理解的。

尋求現實主義與類型創作的平衡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 尹鴻

今年國慶檔三部電影共同創造了國慶檔“高峰”,三個電影各自有各自的特色,各自也有各自的受眾,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新的突破。《攀登者》再次體現了新主流電影的特點:一是用個體化的方式去敘述宏大敘事。用個體視角敘述一個宏大主題,不是用宏大主題湮沒個體性、個體選擇、個體性格。雖然登山是國家榮譽,但也是一個個體的選擇,並且是一個個體需要戰勝自我所做出的選擇。有戰友的死亡、有失敗、有當時攝影機的丟失帶來的遺憾,有各種各樣的創傷和個人的體驗。影片因為有了這種個體性,才變得可以與觀眾溝通,才可以被感動。二是做類型化敘述的加工。影片一方面把登山過程的危險性、可能性以及帶來的危機感有所體現,更重要的是體現了電影工業這些年取得的成就。看完整部片,觀眾對特技挑刺的很少。影片大部分都是數字合成的,在這種情況下,觀眾仍然被裡面的情緒和過程所感染,體現了電影工業巨大進步。三是體現共享價值。比如影片中救攝影機還是救人,這很有現代感。有道德倫理選擇的時候就有共享價值,在其中尋找我們會怎麼辦,我們該做什麼。影片當然也有訴求點過於分散的不足,留給創作的空間不夠。但是整體上來講,從大的布局、大的格局和基本達到的創作水准、工業水准和藝術感染力方面來說,應該都是國產電影的精品力作。

中華民族不斷向上攀登的縮影

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 賈磊磊

“登上去,找回自己”這是《攀登者》的一句箴言式台詞。在這部以國家民族的歷史為第一主題的電影中,嵌入一個個人成長的標語式的台詞,標志著中國主流電影的敘事主題正在將國家民族的歷史敘事與人格成長的現實敘事融為一體。這種價值體系的設計表明,這部影片已經跨越了單一價值地平線。作者在堅持國家利益至高無上的前提下充分肯定個體存在的獨特價值。並且在這種價值體系的建構中形成了整部影片的“集體英雄主義”核心內涵。

不管是什麼電影,在其敘事過程中要植入一個放棄生命的情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不僅因為放棄生命是一個最高的倫理命題,而且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人都是至高無上的主角。在電影中,人的生命、人的尊嚴、人的價值高於一切。當我們在電影中看到有人要放棄生命去踐行其設定目標時,這種目標必將是比個人的生命更為重要,也必將代表著更多人的尊嚴、更多人的存在價值、更多人的生命意義。可以說,影片是中華民族不斷向上攀登的一個縮影。在這樣的語境中看《攀登者》,它所設定的隱喻意義要遠比講述一個登山的故事高遠、深邃得多。

寫出人物的深度和時代的高度

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主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饒曙光

首先,《攀登者》創作團隊是以一種攀登者的精神來拍攝影片的。編劇阿來對自己的文學創作有著自己的定位和要求——要寫出人物的深度和時代的高度,而這種創作追求也貫穿在《攀登者》劇本創作的全過程中。影片的文學基礎、人物性格的飽滿、為國攀登精神的呈現,整體上達到了比較高的藝術水平,讓影片表達的精神、思想、情感實現了有效傳遞,與觀眾建立起了“共同體美學”。

《攀登者》的特效制作也體現了中國電影“重工業”的水平,作為中國重工業電影的產品,它的特效、制作、類型化敘事,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准。

更重要的是,影片不僅“見山”,也“見人”。電影無論在人物塑造上、在文學力量體現上、在類型化敘事、在特效表達上,已經能夠在相對有限和節奏快的空間下讓每個人物都活起來,產生出一種性格的力量,實現了高峰文藝作品應該具有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攀登者》在“國家敘事”與“個人化敘事”間實現了平衡,同時注入了“類型化敘事”,產生了強烈的戲劇張力。如何在“國家敘事”與“類型敘事”以及視聽特效和視聽奇觀方面尋找到“最大公約數”,一方面滿足“國家敘事”的深層次要求,另一方面又將類型化敘事及其視聽特效發揮到極致,《攀登者》既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也留下了一定的遺憾。

向著英雄精神世界的深處探尋

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 袁新文

電影《攀登者》講述的是登山的故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恰恰是山和人。《攀登者》鏡頭裡的山,是被稱作“地球之巔”的珠穆朗瑪峰。銀裝素裹的她,看似美麗的“女神”,然而當人類靠近時,卻是狂風肆虐,雪山崩塌,死神當道。電影在表現大自然的神秘力量時,用了大量特技,制造出夢幻般的視聽效果,令人目不暇接,驚心動魄。這些冰雪世界的特效,不僅展示了中國電影工業化時代的大制作和高水准,更為表達影片主旨建構了逼真的情境、營造了濃郁的氛圍。

精良的制作、精致的特效,目的是講一個精彩的故事。鏡頭的焦點當然是人。本片鏡頭對准方五洲、曲鬆林、徐纓、李國梁、楊光等兩代登山隊員和科技工作者,鋪展一組組炫目驚心的畫面,不惜筆墨地呈現他們把頂峰踩在腳下的情景,不僅描寫人類的壯舉,更是表現人性的力量。人與自然的搏斗,人對極限的挑戰,是最能打動人心之處﹔但影片沒有止於英雄敘事,而是用細膩的筆觸,向著英雄精神世界的深處探尋,深刻揭示英雄們向頂峰沖刺的力量源泉,那就是深入骨髓的愛國情懷。這是英雄精神的原點,也是英雄故事的內核。

不脫離電影藝術內在規律搞創作

文藝報藝術部主任 高小立

山,就在那兒,為什麼要攀登?山,就在那兒,珠穆朗瑪峰必須要有中國人的腳印。山,就在那兒,一個人,一個國家,需要攀登精神。《攀登者》所體現的攀登精神,一如影片中方五洲所說,登山體現了人類對於自身生存發展面對未來不斷探索的冒險精神。這種精神是無民族、地域、國家之差別的,它是屬於全人類的,它是與人類登月、探索宇宙的精神一脈相通的。我們站在這樣的高度,就會更加理解“為什麼要攀登”這一貌似簡單的問題。而這也是《攀登者》在激情澎湃的觀影情緒中發人深省的人文主義內涵之所在。

無論什麼影片,核心還是脫離不開電影藝術的內在規律,就像攀登者必須要尊重科學和自然規律一樣。首先要有一個經得起觀眾檢驗的好劇本,《攀登者》的編劇是著名作家阿來,其文學精神、人文內涵保証了劇本的質量。包括導演、演員、攝影、剪輯等在內的二度創作組成了一個優秀團隊,“拼命三郎”吳京從不用替身,劇中需要喝酒來真的,拒絕白開水,凌厲的功夫不用贅言﹔張譯在蕭瑟的珠峰攀登大本營多是對著步話機的戲,語言很少,表演卻一如既往精彩﹔再加上符合當下審美的視聽語言和國際化視野的技術特效,共同成就了電影《攀登者》的成功。

讓個體的聲響激蕩群雄的回響

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網絡信息處處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 何美

《攀登者》作為中國首部登山冒險題材大片,填補了國內此種類型片的空白。該片運用兩千多個特效鏡頭,表現了地球最高處的風景和豪情,讓很難拍攝的登山題材變得驚險好看。成熟的技法和特效,代表了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20年來的顯著成就。

視聽藝術如同飛翼,影片故事方是本體。《攀登者》所再現的歷史故事中,攀登的動機典型而迫切,如要敘事更縝密、假定性更有真實代入感,應發掘特技之上的敘事功能,設置不同危機場景、角色沖突、懸念延宕,讓文藝的細語叩訪歷史的壯語,讓個體的聲響激蕩群雄的回響,協同動作特技和鏡像隱喻,連同眼睫毛上的冰霜、防風面罩與深色登山鏡遮不住的凍傷晒傷、沉重的呼吸、呼嘯的風聲,集束指向壯懷激烈的中國攀登故事。電影的創作本身也是攀登高峰,如同“中國梯”搭建起邁向成功的路徑,《攀登者》積累起類型電影的敘事經驗,其深沉的家國情懷和共同體美學還將激發國人的精神共振和審美感動。電影的創作應在藝術敘事和影像記錄中邁向“現實的漸近線”,努力筑就新時代的文藝高峰。

中國故事自信而藝術的深刻表達

中國藝術報總編輯 康偉

中國式大片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時代同頻共振,有著鮮明的思想底蘊、文化內涵、美學追求、藝術特色,有著對民族精神、家國情懷、中國故事自信而藝術的深刻表達。《攀登者》是以中國登山隊登頂珠穆朗瑪峰的真實歷史改編的。這一段真實歷史是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提供了與觀眾共情、共鳴、共振的情感基礎。《攀登者》並未局限於這一真實歷史,沒有採用紀錄片化的敘事策略,而是根據藝術創造的需要進行了電影化的處理,營造出強烈的戲劇沖突。影片既藝術再現登頂珠穆朗瑪峰這個具體歷史事件,同時又恰切地彰顯這個具體歷史事件的價值觀,從而使其實現了對登山題材、體育題材、災難題材的超越。《攀登者》還以中華美學精神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身的關系進行了思考。這是《攀登者》的文化高度和價值峰頂所在。中華美學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崇高美的推崇。《攀登者》所展現的令人驚嘆的珠峰之大美,所贊頌的中國英雄、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之大美,無不是對崇高之美的歌吟。《攀登者》開創性的藝術探索中積累的經驗,是新時代中國電影的重要收獲。

創作質量與宣發營銷的雙重發力

中國電影報副總編輯 張晉鋒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上影作為中國電影的重要力量,在重大歷史時間節點推出獻禮佳作,可謂從來沒有缺席。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點獻禮的《攀登者》更可稱新時代中國電影的一部佳作。

首先,這是一次創作的勝利。影片創作者們克服時間過短、拍攝難度極大等困難,以攀登者精神拍攝《攀登者》,並實現了較高的完成度,充分體現了上影集團作為國有電影企業的使命擔當和創作實力,尤其是該影片在題材上的突破、類型上的拓展,也為未來中國主流影片由“高原”向“高峰”邁進貢獻了寶貴經驗、信心和更多的可能性。

其次,這是一次市場的勝利。作為國慶檔三部獻禮重點影片中觀眾的“第三選擇”,影片於起始就缺少先發優勢的情況下,在長假后期和長假結束后幾天內,很好地控制了票房跌幅,一方面得益於影片過硬的創作質量,另外也凸顯了影片出色的宣發營銷。《攀登者》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了腳跟,助推國慶檔三部重點獻禮影片共同掀起觀影熱潮,為新中國70華誕獻上中國電影人的厚禮。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