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10期

新時期主持傳播的守正與創新

蔣麗芬 李兵
2019年11月25日13:50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高校科學項目:“電視泛娛樂化時代主持人的社會責任和價值引領”(13B012);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媒介生態下主持人話語權的把控研究“(13YBA091)。

摘要:新時期傳播生態發生深刻變化,主持傳播面臨著傳播主體多元化、傳播地位去中心化、傳播內容泛娛樂化、傳播平台全媒體化的挑戰。新形勢下主持傳播必須守正與創新並舉,在堅持內容為王、價值引領的基礎上,踐行融合傳播理念 、創新豐富表達樣態、深耕垂直專業領域、打造人格化的主持風格,才能適應新時期傳播格局的需要。

關鍵詞:新時期﹔主持傳播﹔守正﹔創新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10-0000-03

當前,隨著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媒體的傳播生態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原本處在傳播中心地位的主持人不再是傳播領域的天之驕子,主持傳播作為媒體傳播的重要一環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嚴峻。新時期,主持傳播隻有堅持守正創新,才能適應新傳播格局的需要。

一、新時期主持傳播面臨的挑戰

(一)傳播主體多元化

當前以“兩微一抖”為代表的自媒體已成為新媒體時代的社會符號,每一個帳號都連接著一個傳播主體。任何人都可以低成本、低門檻地通過自媒體平台傳遞信息、發表意見、發泄情緒,呈現出“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新聞發言人”“人人都擁有話語權”的新型傳播格局。主持傳播不再只是傳統媒體和專業主持人的獨有的權利,主持人壟斷話語權的局面被打破。

(二)傳播地位去中心化

相比自媒體領域草根化、平化化、接地氣的話語風格,主持人在傳統媒體形成的高高在上的固有話語模式對受眾的吸引力越來越弱。受眾的注意力正在從主持人身上轉移,主持人被眾星捧月的中心地位不再。與此同時,傳播主體的多元化導致的眾聲喧嘩的傳播格局也加劇了主持人中心地位的沉沒。不僅如此,在越來越多現象級的電視真人秀節目中,主持人的存在感越來越弱,從以往節目節奏的掌控者變成了念贊助廣告商的幕后發聲器,從舞台的中心位移到了舞台的邊緣。一些節目干脆不再啟用主持人,直接用話外音加現場導演來推進節目流程,或者用智能機器人和虛擬主播部分取代,“去主持人化”成了很多節目的共同選擇。

(三)傳播內容泛娛樂化

自媒體的蓬勃發展帶來了網絡直播行業的興盛,從網絡直播誕生的那一天起,泛娛樂化就成了它至今未能撕下的“標簽”。任意點開一家視頻直播平台,無一例外都可以看到花哨的界面、濃妝艷抹的主播以及各種奇葩的表演。一些草根主播為了追逐訪問量和點擊量,不惜發布一些低俗、庸俗的內容,平台為了聚集人氣往往也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專業媒體領域,泛娛樂化的現象也並不鮮見。2018年1月,主持人撒貝寧主持湖南衛視打造的節目《放學別走》,節目中一位16歲女CEO嘲諷90后,說“這群老阿姨每天都在混吃等死,隻會打王者榮耀”,撒貝寧順勢夸她“真厲害”。隨后卻被爆出女孩CEO身份為假,整個節目的內容都是按節目組的劇本來“演”的。為此人民日報官微直斥該節目:“是娛樂還是‘愚樂’?”

(四)傳播平台全媒體化

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專業媒體機構的觸角已從單一的傳統媒體擴展到了全媒體傳播平台。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為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已打通了“台、網、端、微、屏”各種資源、實現全媒體傳播”。主持傳播的平台和空間得到了拓展,接下來如何玩轉數字技術,怎樣結合不同平台的傳播特點,挖掘自身潛能,以不同形式、不同風格但又具有共同精神內核的主持形象實現媒體平台的全覆蓋,是主持人必須面臨的課題。

二、新時期主持傳播需守正固本

(一)回歸“內容為王”

內容為王是傳媒人最熟知的從業理念之一,它的提出者是美國第三大傳媒集團維亞康姆公司的總裁雷石東,雷石東說“傳媒企業的基石必須而且絕對必須是內容,內容就是一切!”。[1]然而進入到新媒體時代,“流量為王”的聲音越來越大,有人喊出了“流量就是力量,用戶就是‘上帝’”的口號。在流量的指揮棒下,虛假新聞、“標題黨”這些被新聞專業人員嗤之以鼻的行為卻有愈演愈烈之勢。主持傳播方面則出現了內容上格調低俗、表達上夸大其詞,包裝上花裡胡哨的趨向。事實証明,通過這樣的手段吸引來的流量終究只是曇花一現,受眾一旦醒悟必將產生厭倦心理,繼而升騰起對優質、精品內容的期待和渴求。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岩鬆早就預見到了這一點,他精准地用8個字概括了自己的觀點——“喧囂過后,內容為王”。他認為,媒體的技術興奮慢慢過去之后,內容為王還會回來。今天一切新銳的媒體十年后都會變成傳統媒體,技術會更迭,介質會不斷變化,不管是以何種新形式出現,內容永遠都是最核心的。[2]因而,主持人無論是在55寸的大屏出現,還是在5寸的小屏出現,都應關注自己說話的內容。向受眾提供准確、真實、高質量、高品質的信息和解讀,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這是新時期主持傳播必須堅守的陣地。

(二)堅持價值引領

堅持價值引領,即堅持用主流價值引導社會輿論。無論新媒體時代怎樣推進,主持傳播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使命都不能背離﹔無論媒體形態如何變化,不斷鞏固和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責任都不能忘記。2019年1月25日,習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3]作為主流媒體的“代言人”,主持人重任在肩,責無旁貸。攜兩檔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回歸的央視主持人兼制片人董卿,在節目中將娛樂話語與主流話語相結合,精彩的故事、美妙的詩文,獨到的解讀,讓受眾感受到心靈的淨化、精神的升華,重新領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堪稱主持傳播價值引領的典范。新時期,主持人用主流價值引導社會輿論,還要努力在熱點事件、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做到及時發聲不失時、主動發聲不失語、權威發聲不失真,持續發聲不失眾,在眾聲喧嘩之發揮主持傳播的公信力和引導力。

三、新時期主持傳播必須創新求變

(一)踐行融合傳播理念

融合傳播是指綜合運用多種形態的傳播工具,對同一信息內容、新聞事件向受眾進行全方位、多文本、多渠道的傳播。它區別於單一形式和單一媒介的傳播。[5]當前,媒體融合正在向縱深推進,新舊媒體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發展局面。主持傳播也應順勢而為,跳出單一形式和單一平台的樊籬,創新傳播方式和路徑,構建多元、交叉、互補、立體的傳播格局。主持人要認識到融媒時代自己的“武器”已經不僅僅是話筒,文字、圖片、短視頻,微信、微博、直播軟件、客戶端、網站,一切可以與受眾建立連接,開展互動的工具和平台都可以為“我”所用。主持傳播也不僅僅局限在節目本身,發布節目預告、發起話題討論、開展問卷調查、回答受眾提問……主持人完全可以發揮自身聚合粉絲的能力在新舊媒體實現立體傳播。這也要求主持人積極培育新思維,了解新技術,掌握新技能,跟上時代發展步伐。

(二)創新豐富表達樣態

長期以來,枯燥乏味的語言,千篇一律的表達,已經讓傳統主流媒體漸漸失去了受眾、尤其是年輕受眾的青睞。因此,創新豐富樣態,轉變話語風格,消除受眾對主流媒體的刻板印象,是位於信息傳播最后一棒的主持人必須要面對的課題。央視《新聞聯播》最近做了不錯的嘗試。面對美國一系列霸權主義行徑,節目主播一反以往嚴肅、克制的形象,在播報題為《美國是全球合作發展的絆腳石》的銳評中,犀利諷刺美國“怨婦心態”、“羨慕嫉妒恨”、“攪屎棍”、“滿嘴跑火車”。網友紛紛點贊轉發,評論“燃爆”、“太給力”、“路轉粉”,節目迅速登上熱搜。而在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的“姊妹篇”《主播說聯播》中,幾位《新聞聯播》主播更是“改頭換面”,語言短小精悍,風趣幽默還不失大氣,評論香港作亂分子“離涼涼不遠了”、“No zuo no die”、還以“今天立秋,到了秋天后該辦啥事呢?想想看吧!”暗示亂港分子及其幕后黑手等著被“秋后算帳”。新鮮、熱辣、生動的話語讓人耳目一新,霸氣、凌厲、果敢的氣勢叫人酣暢淋漓。《新聞聯播》的這一波創新換來的是節目口碑和關注度的雙提升,受眾頻頻將節目及其主播送上熱搜即是明証。

(三)深耕垂直專業領域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們的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急需得到專業的信息和服務。同時盡管各類媒體在技術的加持下發展迅速,受眾每天面臨海量信息的沖擊,但信息的低質化、同質化的問題卻愈演愈烈。習總書記曾經指示:“要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要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主持傳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完成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深耕垂直專業領域,向受眾提供差異化的信息和服務成為時下的必然選擇。不僅如此,在“去主持人化”成為漸成氣候的大背景下,主持人要避免被“去掉”,也必須主動跳出單一的流程推進者的角色,用專業的知識結構,專業的分析解讀、專業的研判視角成長為節目中不可獲缺的一分子,牢牢鎖住傳播的中心地位。

(四)打造人格化的主持風格

人格化傳播,就是指傳播主體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所賦予的文化內涵、格調品位,思想情感、語言修養及獨特的個性魅力,去傳達信息、溝通情感、塑造形象,使節目更具親切感和人情味。[5]新時期人人都可以借助自媒體成為傳播主體,主持風格人格化,就像是給主持人貼上一個品牌標簽,幫助主持人在眾多的傳播者中脫穎而出。央視主持人董卿在《開學第一課》中採訪96歲泰斗級翻譯家許淵沖老先生,許老先生坐在輪椅上,為了方便老先生聽清楚她說的話,她選擇了“跪訪”,短短三分鐘跪了三次。她的這一跪,不僅是對大師的尊敬,還是對文化的尊重,更是自我修養的良好體現!為所有觀看節目的孩子們樹立了言傳身教的典范,展現了中華民族尊師敬長的傳統美德。不僅如此,董卿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對古詩詞的信手拈來,在《朗讀者》中與嘉賓的溫情交談,也讓她的主持傳播打上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的人格印記,成為喧囂世界的一股清流,沁人心脾。

新時期媒體傳播格局已經發生深刻改變,主持人隻有跟上時代步伐,守正與創新並舉,才能堅要在新的形勢下重拾關注度和話語權,更好地履行傳播信息引導輿論的重任。

參考文獻:

[1]魏和平.世界傳媒巨子薩默·雷石東坦言:傳媒未來,內容為王[EB/OL].中國網,2002-07-31.

[2]仲敏.白岩鬆:“喧囂過后,內容為王”[EB/OL].江蘇文明網,2015-12-14.

[3]文鬆輝.習近平談融合發展“金句”:建成新型主流媒體 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EB/OL].人民網,2019-01-25.

[4]張華.融合傳播:重點是“傳播”而非“融合”[J].中國報業,2016(13).

[5]陳虹.論電視節目主持人的人格化傳播[J].視聽界,2006(1).

(作者簡介:蔣麗芬,女,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影視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播音與主持藝術研究﹔李兵,男,湖南衛視節目主持人,播音指導,碩士,主要從事播音主持工作。)

(責編:段佩伶(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