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9年·第5期

腳步有多實,收獲就有多豐

馬 思
2019年11月26日14:04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腳步有多實,收獲就有多豐

  在基層這個“新聞的富礦”中,記者要邁開雙腳,奮力奔跑﹔要擦亮雙眼,捕捉生動故事﹔要巧學多思,去偽求真﹔要鐘情翰墨,多寫多練。腳力到位,筆力方能細膩雄健。腦力到位,眼力才顯獨到精微。 “太山之高,背而弗見﹔秋毫之末,視之可察”。要善於發現鑒別,既能見人之所見,又能見人之所未見。總之,離現場近些近些再近些,筆杆如劍多磨礪,稿紙作山勤登攀,必能捧出滿滿真情的感人之作。

  “新春走基層”,是記者和春天的特殊“約會”。作為一名科技記者,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記錄科技進步對老百姓生活的影響,如何准確把握政府和企業消除數字鴻溝的努力給不同地區民眾帶來的改變。每年的“新春走基層”都給我一個絕佳的機會,在增“四力”思想的指導下,去探索北上廣深以外的地區如何通過這一波新的技術革命浪潮尋求跨越發展,偏遠山區的老百姓如何利用移動互聯網去切實改變自己的生活。

  從深入貴州省黎平縣銅關村採訪當地侗族村民通過手機找尋丟失的黃牛,到前往廣東珠海跟隨中國鐵塔員工於狂風暴雨中在港珠澳大橋上搭建通信基站﹔從出差雄安新區調研央企如何在這塊嶄新的土地上探索未來中國智慧城市的雛形,到前往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柳泉鄉永新村探訪村民通過電商賣土雞脫貧,在一次次深入基層的採訪中,我對“基層是新聞的富礦”這句話有了新的感悟,也深刻地意識到作為記者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重要性。而我的經歷只是中國日報新聞採編隊伍深入走基層,努力增強“四力”的一個縮影。

  2019年的“新春走基層”,我前往湖南長沙採訪了自動駕駛公交在當地開放道路試運行的情況。湖南一直以魚米之鄉、傳媒大省的身份被公眾所熟知,科技領域並不強,甚至有些落后。但通過這次春節下基層的採訪,我了解到當地政府正在利用政策優勢、當地大學的尖端人才、株洲中車等優秀本土企業以及和香港高校的合作等實現自動駕駛應用的跨越發展。雖然自動駕駛公交離大規模應用還存在差距,但在湘江新區的7.8公裡開放測試區域內,它已經不再只是概念,而開始真切地影響老百姓的生活。

  腳力到位,筆力方能細膩雄健

  增強腳力要求我們深入現場,如果新聞不夠好,首要原因可能就是離現場不夠近。“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隻有一直在路上,走得遠、走得勤、走得近,才能撥開雲霧,拋棄偏見,記錄基層真實的發展。

  譬如無人駕駛,隻有親臨現場體驗,方能切身感受並解答讀者最關心的安全問題。當天我試乘了由中車電動研發的L3級自動駕駛公交,該公交車最高時速可達30公裡。在基於5G的車路協同及車車協同的V2X應用場景下,智慧公交及其他智能網聯汽車能做到與紅綠燈系統及其他車輛之間的無障礙“交流”,5G網絡的全覆蓋確保了車路及車車之間“交流”的不延時,能夠幫助車輛規避危險,提升駕駛效率。當前方和側方都有車輛時,自動駕駛公交會根據相對速度自動剎車、緩停實現自動避障。此外,雖然一眼望去智能駕駛公交的外觀和普通公交別無兩樣,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公交內部的設施其實大不相同。車內前部有大型電子顯示屏,站點和路況信息滾動播放。車內中部,也有視頻讓乘客看到方向盤自動調節的情況。最顯眼的是車內有一台大型工控機,對所有信息進行處理,做出決策。這些細節描述讓稿件更加豐滿、更有現場感。接受採訪的一名試乘乘客說:剛開始坐上智能公交內心會很緊張,尤其是迎面會車的時候,但隨著車平穩跑過一站又一站,內心逐漸平靜下來。

  在這幾年走基層報道的實踐中,我深切感受到腳力到位,筆力方能細膩雄健。隻有邁開腿、俯下身,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才能獲取鮮活的素材、生動的細節。有一年我深入貴州省黎平縣銅關村,實地調研深山之中的侗族農村如何在互聯網公司的幫助下,擁抱移動互聯網來改善農村治理、解決就業和保護少數民族文化遺產。那次採訪從北京飛到貴陽,再從貴陽出發坐了6個小時的盤山公路抵達目的地,一路風景雖好,可路陡車急,數位同行的記者都嘔吐不已。但此行不虛,正是這次採訪,我認識了吳培珊老人。65歲的她雖不識字,卻會用手機在小賣部門口“蹭”Wi-Fi與外地打工的兒子視頻聊天。在沒有網絡的時候,她一年隻能見孩子一面。她的兩頭黃牛走失,村民幫她將信息發到村裡的微信群,立刻有人提供線索,在村口的趙會計家附近找到了,而之前或許要花上一天的時間。36歲的吳勇在杭州打工多年以后回到村裡經營小賣部,當地的侗族文化遺產通過互聯網傳播后,越來越多的游客來這裡旅游,因此吳勇留在家收入不菲,同時也能更好地照顧他的兩個女兒。這些隻有來到銅關村和村民朝夕相處,見微知著,方能體會到科技發展對於他們生活的改變。

  太山之高,背而弗見﹔秋毫之末,視之可察

  增強眼力,要求我們增強觀察和判斷事物的能力與水平。善於發現、善於鑒別,既能見人之所見,又能見之人所未見。隻有善於捕捉細節,才能在看似平常的採訪中發現點睛之筆。

  這次“新春走基層”採訪期間,我在長沙測試基地見証了如下一幕:一輛正在測試的無人車,在紅綠燈調頭的時候,忽然從路邊竄出一隻小狗。無人車在這種情況下沒有驚慌失措,做出了很好的反應,穩穩停下,讓小狗安全通過。這個細節既能體現自動駕駛汽車目前技術發展的階段,同時狗突然從路邊竄出也比較符合平常的駕駛場景,可以讓讀者產生代入感,因此我在稿件中詳細描述了這個細節,收到了很好的反饋。而之所以能發現這個細節,離不開我當時的細心觀察。

  增強眼力還意味著要以小見大、透過現象去分析背后的原因。長沙在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和應用方面領先國內,這離不開當地政府、企業和高校的共同努力。政府相關部門希望通過發展以自動駕駛為代表的一系列高科技,帶動相關產業鏈,從而助推自己在中部崛起,實現彎道超車。在採訪中我們要做到既見木,也見林。

  增強眼力要求我們有判斷力,能夠挑選最有新聞點的選題和方向。這次走基層的策劃,在確定了湖南省為目的地之后,有20多個選題方向,包括湖南春節紅色旅游火爆、當地少數民族過年民俗體驗等,但經過精挑細選,長沙自動駕駛公交車開放測試的選題打動了我。首先,隨著技術的進步,自動駕駛已經快到商用的臨界點,大眾對這一話題有極高的關注度。其次,國內其它城市,例如深圳的自動駕駛巴士的測試道路都比長沙短,涉及的站點也少,路面情況遠沒有長沙的復雜。此外,湖南長沙試運行的4輛中車電動智能駕駛公交,其中兩輛公交由中車電動基於L3級(即有條件的自動駕駛)智能系統前裝集成生產,兩輛由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基於L3級及以上自動駕駛智能系統后裝改造,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綜上所述,該選題既能吸引廣大普通讀者,也能吸引其他城市的決策制定者們,受眾廣,是可做的好選題。

  謀定而后動,三思而后行

  思考是行動的指路燈。增強腦力要求我們多學習多思考,做到去偽求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多想多思,用不同的方式來呈現同一主題的報道。在採訪中,我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去驗証和呈現智能駕駛公交的安全性,我們和長沙智能駕駛測試基地的工作人員進行協調溝通,開展了兩次車輛測試。第一次,車輛前方30米左右的位置設置路障,用模型仿照小朋友過馬路,車輛會在離模型10米處自動停車。第二次,工作人員駕駛一輛車在公交車前方突然連續多次變道,實驗顯示公交車也能夠進行相應地變道轉彎以保証相對安全的距離。這種特殊情況下的測試,讓文章內容更豐富,也更具畫面感。

  增強腦力要求我們能及時吸收、 了解最新的知識,同時也要善於總結。既要有完善的知識結構,又要有深刻洞察的頭腦,練就透過現象看本質、廓清迷霧辨是非的本領。雖不一定做到“無一日不讀書”,但必須養成不斷學習的習慣。科技領域時時有新的技術趨勢、新的商業模式出現,作為一名記者,首先要能看懂復雜的技術或者商業模式,總結它們的核心特點並闡述它們可能產生的影響。在基層採訪、實地調研中我經常碰到這類問題。2018年我在港珠澳大橋調研時發現,這座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有很長一截隧道在海下40米深處,但在中國三大運營商和鐵塔公司的努力下, 4G信號仍然能實現滿格,這是如何實現的呢?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必須學習手機移動通信系統的組成、通信傳輸方式以及如何防止干擾、抗衰減等,然后才能向讀者解釋清楚鐵塔公司是採取了什麼創新性的解決方案攻克海下40米信號傳輸的問題。

  筆耕不輟,精益求精

  增強筆力要求我們多拿筆、多動手,寫准、寫實、寫到位,寫得精、寫得巧。“筆杆如劍多磨礪,稿紙作山勤登攀”。好的筆頭需要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磨煉、精雕細琢。在平常的寫作中要勤積累、多打磨,認認真真寫、勤勤懇懇改。在今年“新春走基層”稿件的撰寫中,我就碰到一個棘手的問題: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讀者解釋智能駕駛公交實時識別行人和障礙物、實現自動變道、自動轉彎等操作。為了弄清該原理,我採訪了4位不同的專家,分別是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工程師、中車電動的專家、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創新中心測試技術部副部長以及工信部信通院的專家,希望從不同的角度獲得更全面的知識。此后對內容進行反復修改,力求精簡、形象、生動,盡量減少術語和復雜難懂的科技詞匯,多一些鮮活事例,少一些抽象道理。

  有一次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柳泉鄉永新村採訪時也碰到了寫作上的困難。當時,由於本地電商平台崛起,老百姓生活越過越好,我採訪到了很多一手素材。但如何從這些採訪錄音中提取最合適的內容成了難題。在反復斟酌、修改以后,我節選了一組數據和當地村支書的原話來生動反映電商給當地百姓帶來的改變:光2016年一年,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柳泉鄉永新村新建農村電商網點15個,線上銷售葡萄酒20噸、枸杞12噸、亞麻籽油5噸。永新村支部書記李文彬說“在沒有網絡之前,院子裡果樹結的蘋果、杏子大部分都掉到地上爛掉。但現在通過網絡宣傳,光是認養果樹這一項,已經可以為每戶村民每年提供固定收入4000多元。”這些直觀的數據和當地老百姓的原話,比文採飛揚的敘述更有說服力。

  在這幾年的基層採訪中,我深刻認識到記者就像尋找“寶藏”的探礦者,在基層這個“新聞的富礦”中,要邁開雙腳,奮力奔跑﹔要擦亮雙眼,捕捉生動故事﹔要巧學多思,去偽求真﹔要鐘情翰墨,多寫多練。腳步實,稿子才能沉澱真情。

  (作者單位:中國日報社經濟部)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