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對西藏的形象建構研究
——以《岡仁波齊》和《阿拉姜色》為例
(西藏民族大學 研究生院,陝西 咸陽 712000)
摘要:近年來,西藏題材的電影和紀錄片越來越多。從早期的《紅河谷》、《靜靜的嘛呢石》等,到最近幾年的《塔洛》、《岡仁波齊》和《阿拉姜色》,以及今年上映的《撞死了一隻羊》等,都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岡仁波齊》和《阿拉姜色》兩部電影都是通過對電影主角朝聖之路的敘述,將藏族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朝聖之路結合起來,展現藏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共同點。筆者試通過分析《岡仁波齊》和《阿拉姜色》兩部電影,研究這兩部電影對西藏的形象建構以及在進行形象建構中存在的不足。
關鍵詞:《岡仁波齊》﹔《阿拉姜色》﹔西藏形象建構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11-0000-02
一、《岡仁波齊》和《阿拉姜色》的電影概況
(一)《岡仁波齊》電影概況
《岡仁波齊》由漢地導演張揚執導,用了一年的時間,對一組包含屠夫,孕婦,小女孩等十一人的真實朝聖隊伍進行拍攝,朝聖的路程長達2000公裡 ,電影中的演員都是非專業演員出身的當地人,可以說是以最真實的鏡頭對西藏朝聖者的記錄。
(二)《阿拉姜色》電影概況
《阿拉姜色》則是由藏地導演鬆太加執導,歌手容中爾甲、演員尼瑪頌宋和賽卻加為主演。該電影講述了年輕的母親俄瑪身患重病,為了完成前夫的遺願以磕長頭,念六字真言的方式踏上去拉薩的旅程,其丈夫羅爾基勸阻不成,一同前往,隨后,俄瑪與前夫的兒子諾日吾也跟隨母親和繼父一同前往拉薩的故事。
二、《岡仁波齊》和《阿拉姜色》中出現的西藏形象分析
(一)《岡仁波齊》和《阿拉姜色》在建構西藏形象時的共同點
1. 電影中採用大量鏡頭表現演員朝聖的行為
“‘朝聖’是西藏具有強烈‘文化震撼’的表征,是西藏給予行走西藏者或者想象西藏者最具獨特文化氣質的標識,是被旁觀者仰視的神聖事業。”[1]在兩部電影中,導演使用了大量鏡頭去拍攝演員的朝聖過程,展示出朝聖路上的艱辛,突出藏族人民為心中的信仰而堅持不懈的精神,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理。
2. 電影中的演員角色都為平凡之人
在兩部電影中,導演們選取的角色都為藏區的普通老百姓,這種方法既拉近與觀眾之間的心理距離,又能最大程度地向觀眾展示一個更為真實的西藏形象。以往西藏題材的電影多表現西藏的奇異風光,壯美景色和政治色彩等,而這兩部電影則另辟蹊徑,從普通藏族人的視角,通過描寫他們在朝聖路上的一些心理活動和變化,表現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岡仁波齊》和《阿拉姜色》的在建構西藏形象時的不同點
1. 兩部電影的演員自身身份不同
《岡仁波齊》中演員都為非專業演員出身的當地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原有的職業和身份,使他們在表演的過程中,更加舒適和自然,所表現出來的情感也多為真情流露。導演張揚坦言,這場朝聖之行是經過策劃的,影片中的角色選擇也是在拍攝之前有過構思的,但是整部電影並沒有死板的劇本,在演員表演的過程中他也很少干涉。總的來說,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影片是比較客觀的。
《阿拉姜色》所採用的演員較《岡仁波齊》而言,則更為專業,如男主人公由知名歌手容中爾甲跨界出演,他雖然不是專業的表演演員,但是作為知名歌手,也有多年的舞台經驗,在角色塑造的過程中,比《岡仁波齊》的演員要專業很多。而女主人公俄瑪的飾演者尼瑪頌宋本身就是一名專業的演員,具有豐富的表演經驗,對於電影角色的拿捏更是十分到位。因此,在對角色塑造的過程中,基於表演的成分比較多。
2. 兩部電影的切入點不同
《岡仁波齊》立足於“朝聖”的宗教文化視角,所講述的是一群有宗教信仰的藏族人,在馬年到來之時,由於信仰,走上朝聖之路,結伴去轉神山岡仁波齊。導演使用了比較低調的記錄手法,以接近紀實的方式向觀眾呈現朝聖的過程,在拍攝的過程中也很少對演員本身的表演行為進行干預,最大程度上保持了電影的真實性,導演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將“原汁原味”的西藏形象全方位地展示給觀眾。
《阿拉姜色》的切入點則要小得多,它是以一家三口為視角,從影片剛開始就可以看出,諾日吾與母親和繼父之間有著深深的隔閡。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導演將夫妻,母子,繼父與繼子之間情感緩緩道來,並加以細節的描述,將幾個人的情感糾葛表現的淋漓盡致。整部電影沒有華麗的鏡頭,只是將一家平常人的平淡生活通過鏡頭展現出來。這種平淡的生活也體現出藏漢兩地的老百姓在生活中和情感上,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有尋常人家的無奈和苦衷。
3. 兩部電影的導演生活源地不同
《岡仁波齊》的導演為漢地導演張揚,由於藏漢文化的不同,張揚在拍攝《岡仁波齊》的過程中,難以避免地給人造成一種“局外人”的感覺。而《阿拉姜色》的導演鬆太加則是藏族人,他將重點放在人物的心理活動和變化上,朝聖的行為似乎是也是為了表現演員的內心活動而服務的。或許是由於鬆太加本人就是藏族人,對於他來說,風馬旗、雪山和磕長頭的細節並不陌生,這些看起來很神秘的藏族符號屬於藏族人生活中稀鬆平常的一部分。因此,在鬆太加的鏡頭下,信仰和宗教的色彩似乎被淡化了,而個人的愛和責任則被強化。
三、研究結論
(一)《岡仁波齊》和《阿拉姜色》所建構出的西藏形象特征
從西藏普通百姓的視角出發,把關注點放在更多的人物的身上,具有普世價值觀。《岡仁波齊》和《阿拉姜色》在建構西藏形象的過程中,刻意避開對西藏壯美風光的描述,從藏族普通老百姓的視角出發,更加關注人物的內心情感,著眼於藏族老百姓當下的真實生活,建構出一個“去神秘化”、“去政治化”的西藏形象。
動態的空間展示,多方位呈現立體的西藏形象。空間展示對於交代主要敘事場景,故事背景,人物行動和推動情節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兩部電影中既有電影主角在公路磕長頭的景象,又有在狹小的帳篷中吃飯、休息和睡覺的日常生活場景,這種移動的大空間與固定的小空間之間的相互轉換,讓西藏的形象不再僅僅局限於自然風光。
(二)《岡仁波齊》和《阿拉姜色》建構西藏形象之不足
1. 大量拍攝朝聖的鏡頭,給觀眾留下刻板印象
朝聖雖然是一部分藏族同胞的選擇,但並不是所有藏族同胞的唯一選擇,在兩部電影中,導演們使用了大量的鏡頭拍攝演員的朝聖之行,雖然鏡頭很真實,但卻很容易給觀眾,尤其是對西藏的文化和社會不是非常了解的觀眾留下刻板印象,讓他們誤以為每一個藏族同胞都會去朝聖,不利於觀眾全面了解西藏。
2. 電影角色的選擇遭受質疑
在兩部電影中,不約而同地出現了兩個兒童的形象。《岡仁波齊》中的小女孩扎扎,《阿拉姜色》中的諾日吾。導演將兩個小孩子,也作為朝聖路上的一份子,很容易引起觀眾的質疑。兩個小孩本該是上學的年紀,卻放棄了學業去朝聖,與我們漢地以學業為重的思想有所不同。因此,在觀眾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認為讓小孩放棄學業去朝聖,不符合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潮流,也會耽誤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岡仁波齊》中扎扎表示頭疼時,她媽媽非但沒有讓她休息,還說磕頭長見識。對於她媽媽所謂的長見識,有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覺得磕頭長見識這種觀念不可思議。
四、結語
總的來說,電影對西藏形象的建構也跟社會大時代背景有關。建國初期,中國電影具有厚重的政治傳播色彩,這個時期少數民族的電影也一樣,具有宏大的敘事視角。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電影更多地塑造的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的新時期西藏形象。[2]進入新時期,西藏發展和平穩定,導演們則將電影的視角放在普通藏族老百姓的身上。通過個人的角度透析藏族老百姓的生活和西藏地區的整體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艷.西藏題材電影類型的不同表達——以《阿拉姜色》《岡仁波齊》為例[J].中國文藝評論,2019(1):100-106.
[2]王軍君.以電影的方式塑造和傳播真實的西藏形象[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2(S1):96-100.
(作者簡介:白明月,女,西藏民族大學研究生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新聞與傳播研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