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獎體會
一檔無法作秀的節目如何"硬碰硬"?
2018年初春,我們開始著手《向前一步》的籌備工作。領導交代,這檔民生節目要解決的是城市市民和公共領域之間發生的問題。當時大家的第一反應——不可能!要想探討問題,就要把相關部門負責人和當事人請到節目現場,赤裸裸地展示問題、矛盾和最真實的情緒,甚至還要當場解決。一個節目怎麼可能做得到?我們甚至想不通為什麼要做一檔如此艱難的節目。
在一萬個不可能當中,我們迎難而上,啟動了錄制工作。
開始時,最難的就是找選題。雖然有無數個線索,但是願意配合我們錄制的卻少之又少。在沒有捷徑、沒有經驗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貼近新聞事件的第一現場。節目組分派十幾名記者到北京各個區縣,進行前期的調查採訪。終於,在經過近兩個月的奔波后,我們有幸挖掘到石景山魯谷街道拆違建的選題,這對於一個艱難的新生節目來說可謂是無價之寶。
1
記者的使命
在“疏解整治促提升”的行動當中,拆違可以說是一項任務重、難度大的工作。因為很多違建或涉及個人利益、或牽扯歷史遺留問題,要完成這項任務,基層政府工作人員就要硬著頭皮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八米陽光》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2018年6月底,在了解到魯谷街道雙錦園社區拆違工作遇到障礙后,我們第一時間趕到社區。彼時,我們並不知道當事人是誰,也不知道拆違遇阻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在小區裡轉悠,與看門的大爺交流,與坐在門口聊天的大媽溝通,一點點尋找線索。原來,小區南側一條原8米寬的人行道被7號樓的鐵柵欄圈起佔用,甚至還蓋起了小房,周圍百姓長期“無路可走”,過路的行人隻能和機動車搶道,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當時,小區多數違建都已被拆除,可7號樓卻遲遲未拆。為了找到願意上節目的當事人,我們試著敲開沿路十幾戶居民的家門,有的以最冷淡的方式拒絕,有的以不出鏡為由簡單跟我們吐槽幾句,找不到一位有勇氣直面鏡頭的當事人,這讓我們感到不安。如果溝通的平台無法搭建,這期節目極可能流產。
某個炎熱的午后,在無比焦慮之時,我們偶然遇到了兩位阿姨,她們是社區的老住戶,每天出門買菜都要經過這條路,對7號樓侵佔人行道的違建意見很大。知道我們是記者,並想要通過節目解決這件事的時候,阿姨們特別激動,帶著我們滿社區地轉,協助我們了解具體情況,臨走還拜托我們一定要幫助居民解決問題。我以前從未做過民生類節目,那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作為一名記者的光榮和使命。
從兩位熱心阿姨那裡,我們得知7號樓還有13戶違建未拆,而其中一位名叫張海力的住戶,是他們的帶頭人,基層工作人員多次與他溝通,卻始終沒能勸服他拆除違建。沒見到張海力時,我們都覺得這個人肯定非常蠻橫不講理。但見到他時,卻發現他不僅說得“有理有據”,還是個熱心腸。作為違建住戶代表,他積極維護大家的權利,提出自己的訴求與質疑。
對於節目組而言,遇到一位願意表達觀點的當事人,如獲至寶。前期我們以記者身份圍繞違建問題傾聽他的看法。他搬出各種法律條文,列出數條相關政策。他認為,在很多問題還不明確的情況下,不能說拆就拆,到底這裡屬不屬於違建?這8米人行道是屬於7號樓小區的權利范圍,還是屬於市政公共道路?要弄清楚這些問題,並且讓張海力信服,就必須跟住建委、規劃部門、城管部門等一一核實。第一次的溝通讓我們感到有些吃力,因為其中涉及法律和相關政策,我們也隻能盡快補課。
▲當事人張海力情緒激動,提出對三條紅線的質疑。
2
錄制前的那些事兒
見過張海力,一切才剛剛開始,接下來就是和魯谷街道、區宣傳部、住建委、規劃部門、城管部門以及法律專家、規劃專家進行數次溝通。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繼續和支持拆違的居民與13戶違建業主溝通,找到願意發聲的代表參與節目的錄制。
為了解每個當事人的訴求和整個事件的細節,我和同事去了現場十多次。我們不僅要了解各方當事人不拆違的原因,還要尊重和了解他們的合理訴求﹔不僅要了解整個事件,而且要了解當事人的心理、性格。隻有做好充分的准備,我們才有向前一步的可能。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不斷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和細節,我們找到了因為沒有人行道在過馬路時發生車禍的大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人行道的重要意義﹔我們還了解到張海力有一個心結,就是在事件溝通中和街道主任產生了一些矛盾,遲遲得不到化解﹔我們還了解到7號樓一層的住戶,因為臨近馬路沒有安全感,需要有形式上的隔離這樣的合理訴求……許許多多這樣的小細節,都是完成節目所必不可少的。
為了精確每一個數據,在40多度高溫的午后,我們自己進行測量。沒有專業的工具,就用皮尺一點點測量,我現在都還記得同事被汗水浸透的后背。
大概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向魯谷街道辦工作人員請教、與社區工作者溝通、與周邊居民交流意見……終於將整個事件和相關政策法規了解透徹,在一次又一次的溝通中確定了7個相關方面參與錄制的代表,漸漸構建起節目架構,最終要實現的是在演播室搭建起兩方、三方的溝通平台。這種錄制是無法彩排、無法作秀的,都是各方在錄制現場的真實表達。
▲主持人馬丁和張海力現場溝通。
3
一場驚心動魄的錄制
和其他綜藝節目、訪談節目不同,《向前一步》每一次現場錄制都如同坐過山車,緊張而刺激。雖然我們已經做了“百分之一千”的准備,但張海力會拆除違建嗎?會認可拆違的法規政策嗎?結果無法預設,一切都是靠著現場各方的溝通。如果當事人不“向前一步”怎麼辦?這對於我們一期節目的導演來說,意味著從頭再來!
錄制過程將近8個小時,我手心裡都是汗,心裡一刻也不能踏實。張海力情緒激動,我也跟著緊張﹔他每提出一個質疑,我都生怕這次還是不能跟他完全解釋清楚。
不過,付出總有回報,我們無數次地和當事人貼心溝通,以媒體的身份、社區工作者的視角去講解政策的剛性,這種數次串門式的溝通,讓我們和當事人成了最貼心、最要好的朋友,而這往往成為促成問題解決的關鍵。我們從“法理情”三個大方向做准備,在街道辦、住建部門、規劃部門同志以及溝通團各位成員的努力下,張海力最終理解了政策,明白了有關建筑紅線、道路紅線、用地紅線的相關政策,明確了自己所住的7號樓屬於三線合一的情況,因此,8米人行道必須還道於民。
感到欣慰的是,我們對當事人張海力的判斷十分准確:有公民意識,甚至願意為大家討個說法,有著北京人的善良和可愛,性格爽快、講道理。當自己的質疑被一一化解,他立刻認識到還道於民的重要性。他很理性,在最后也為臨街的一層業主提出了合理訴求——在樓房和馬路之間設立隔離。這樣的訴求也推動著整個社區的“精治”,在城市規劃師田申申的幫助下最終確定了綠色隔離的方案,不僅讓大家有了安全感,也為社區增添了綠色。
在化解了之前的種種誤會后,張海力不僅“向前一步”,主動帶頭拆除自家違建,還帶動居民完成違建拆除,8米人行道最終還道於民。節目播出后,張海力不僅成為街道的義務勸導員,還成為《向前一步》欄目的嘉賓,現身說理說法、幫助更多陷入困惑的當事人走出困境。這是當事人的一種身份轉變,對於我們記者團隊來說,同樣也是一種身份的轉變。節目中的法、理、情,也為北京各街道社區更好地完成拆違工作,持續貢獻著力量。
《八米陽光》是《向前一步》節目的第三期,而如今這個曾經被認為是不可行的節目,已經整整播出了63期。我們不僅看到了在城市發展進程中必須要解答的時代命題,也敢於觸碰難題和禁區。面對這些城市治理的難題,《向前一步》的記者敢於打開盒子,把自己裝進去、把市民裝進去,了解問題的成因,再用智慧把蓋子合上。與此同時,欄目全體記者下沉到基層一線,用腳步丈量北京16個區,走遍53個街道,深入街巷及遠郊鄉村調查300余處,累計騎行10萬多公裡,6000多次入戶,800余次被拒之門外,在路邊苦等當事人近500次,日工作超過17個小時,用初心與匠心的凝結、有血有肉的筆力,讓媒體參與真正落到實處。
一次向前一步,迎來八米陽光,相信在未來無數個向前一步當中,我們能化解一個又一個城市頑疾,讓陽光照進北京的每一個角落。
(作者邵晶系北京廣播電視台衛視節目中心副主任、《向前一步》總制片人,高笑冉系《向前一步》欄目組主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