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獻禮紀錄片熱播 "國家相冊"的光榮和使命

韓 飛 何蘇六
2019年12月05日06: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國家相冊”的光榮和使命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我們走在大路上》《彩色新中國》《第一日》《淮海戰役啟示錄》等一批獻禮紀錄片相繼推出。這些獻禮片更加注重對歷史影像的挖掘整理和文獻運用,創新敘事結構和形式化表達要素,作品的歷史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更加突出,在國家慶典期間集中推出,對於喚起和建構民族集體記憶,凝聚社會共識起到重要作用。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不同階段的紀錄片串在一起,恰是一部形象生動的人民共和國史。作為“國家相冊”的中國紀錄片,以光影之筆記錄歷史與現實,透視國家發展與社會變遷。

  新中國成立初期,紀錄片常被用來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介紹先進典型,呈現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生產建設事業,展現英雄人物的豐功偉績,以及報道領導人出訪、記錄國內重大事件和慶典等。《紅旗漫卷西風》《抗美援朝第一部》《解放西藏大軍行》等記錄了軍事領域的凱旋﹔《亞非會議》《劉少奇主席訪問朝鮮》《印尼總統蘇加諾訪問中國》等反映了我國外交領域的風生水起﹔《偉大的土地改革》《五億農民的方向》《第一輛汽車》等作品展現了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突破性成就。這一時期的紀錄片題材相對集中,充滿革命精神和戰斗精神。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深刻改變了中國。作為時代晴雨表的紀錄片迅速捕捉這些變化。1979年初,30分鐘紀錄片《說鳳陽》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成為第一部反映農村大包干的紀錄片。1980年播出的紀錄片《莫讓年華付水流》,解說充滿詩意,藝術性突出,人的價值彰顯,積極向上的社會文化氣質氤氳其中。《絲綢之路》《話說長江》《話說運河》等膾炙人口的紀錄片,聚焦帶有民族象征意義的山川河流、長城絲路等人文地理符號,喚起民眾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認同,以此尋找信心與動力。

  上世紀90年代,隨著技術革新以及多元創作觀念的涌入,紀錄片呈現話語方式和美學上的革新。1991年,中日合拍紀錄片《望長城》,將鏡頭伸向長城沿線的人文風貌和百姓生活,讓創作者出場,讓老百姓表達,長鏡頭、同期聲採訪、同期錄音等形式令人眼前一亮。這種平民化、紀實化風格在90年代發展成一種美學浪潮。紀錄片在語言形態上回歸本體,反映了創作者對紀錄對象姿態的轉變和對紀錄精神的敬畏。

  新千年,紀錄片呈現大片化、精品化的創作趨勢,作品主題更加大氣,思想張力明顯增強,社會價值進一步凸顯。《晉商》《故宮》《大國崛起》《復興之路》等一批紀錄片相繼出現,“崛起”“復興”等關鍵詞引發廣泛討論。紀錄片成為時代船頭的瞭望者,喚起民族記憶,振奮民族精神。近些年,伴隨產業化發展的浪潮,紀錄片離時代更近,也離觀眾更近。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一經推出即引爆全民話題。

  新時代以來,紀錄片邁入發展繁榮期。中國紀錄片自覺承擔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苦難輝煌》《國魂》《百年潮·中國夢》等作品,站位高遠,視野開闊,主題宏大,從浩瀚的歷史和時代中拾取鮮活生動的案例故事,在傳播主流先進文化和核心價值方面顯示較大影響力。如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必由之路》等一批以改革開放為主題的紀錄片,體量龐大的宏論作品與風格清新的故事化“小品”形成較好搭配,在海內外廣泛傳播。

  記錄當下,就是記錄明天的歷史。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紀錄片作為一種重要媒介文本,被納入國際傳播和國家形象建構的重要范疇,並得以廣泛實踐。新時代,作為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鑒重要載體的紀錄片,將大有可為。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