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汪玉凱:數字化新趨勢與數字政府建設

2019年12月06日09:52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汪玉凱。攝影/張啟川

人民網北京12月6日電 “2019數字政府服務能力暨第十八屆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會”今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大會主題是“打造智慧服務型政府,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會議聚焦數字政府服務能力、政務數據質量、政務數據治理等內容。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在會上作主題演講,以下是演講全文: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能夠參加這個論壇,我們首先看這個數字,這是第十八屆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價結果,如果在座各位想想我們是1999年推動政府上網年,從1999年政府上網到現在是20年,中國軟件測評中心舉辦了十八屆政府網站績效評價活動,基本見証了中國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從上網開始一直發展到今天,一路走來他們每年做一次測評,我認為是直接相關的。

我去年給國務院領導講過一次課,當時國務院辦公廳有一位司長說,假如以中國政府網為龍頭,構建全國統一的跨層級,跨區域的政務服務體系。去年我講課的時候還沒出四中全會決定,這次決定中有一句說構建全國統一的政務服務平台,這個結果應該說把20年政府上網以后一步步走到今天,包括未來朝哪裡發展的路徑指的非常清晰,所以我說應該對中國軟件測評中心對中國網站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我們應該給予高度的評價,這是我由感而發。

下面我講三個觀點,圍繞數字化新趨勢與數字政府建設。 第一,新的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會如何影響數字政府建設。 第二,中國的數字政府初漏端倪。 第三,數字化重塑政府的路徑。我結合這次四中全會有關政務信息化,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論述,談我個人的一些觀察。

首先,我認為現在進入到了數字化的3.0時代,這完全是我個人的判斷,對不對我們可以討論。我認為從1945年人類發明第一台計算機開始算起,到現在我們經歷過數字化1.0,2.0,現在是3.0時代。如果從時間段上劃分,大概1946年-1990年以前叫數字化1.0時代,這個1.0時代大體我認為是兩件大事,第一個就是計算機在各行各業中普及,變成通用技術。第二個就是把最主要的電視信號用模擬信號變成數字信號,把電話的模擬語音變成數字語音,這是1.0時代的兩個方面,一個是計算機廣泛普及,再一個是把電視信號和通信的語音信號由模擬變成數字。

第二階段是1990年互聯網出現以后,伴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推進,數字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2014年,4G開始商用的時候作為標志,大體進入數字化的3.0時代,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看到全國出現了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這些新技術在廣泛應用。現在正在全面部署5G,以4G和5G為標志,數字化進入3.0時代。3.0時代最主要的特征,我認為就是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廣泛使用,這是最重要的標志。

當下全球化、數字化浪潮或者說3.0的數字化浪潮,整體上呈現出三個最顯著的特征。第一個特征,數字化正在改變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結構。大家看到過去我們講人類社會發展的時候,講到勞動力,生產工具,生產對象等等,但現在我們看到數字化正在改變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結構。平台成為經濟發展的新物種,平台經濟,這是我們過去完全不可想象的,我舉個例子,一個滴滴平台上注冊了三千萬司機,美團外賣上注冊了三百萬家企業,一個微信平台上有十億用戶,平台最大的特征就是利用社會資源為整個社會來服務,能夠實現信息結構的匹配,大眾參與,這是過去人類完全不可想象的,所以平台成為經濟發展的新物種。

第二,數字成為了經濟發展的新能源,數字就像油、煤、氣、電,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資產。第三,互聯共享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價值,你們想想這次四中全會專門講到數字要共享,我們雙十一這一天,今年交易額達到2600億,一天交易了2600億,如果沒有這個平台是不可想象的,平台靠什麼?就靠網絡、數據、鏈接,通過這三個關鍵詞把全球人聯系起來在這個平台上購物,所以說互聯共享成為經濟發展的新的價值,這是第一個特征,數字化正在改變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結構。

第二個特征,數字化的滲透力、穿透力幾乎無處不在。美國人提出數字地球,中國提出數字中國,我們現在正在打造數字醫院、數字學校、數字工廠、數字政府、數字家庭乃至數字化個人。在這個數字化浪潮中,所有的主體都被一網打盡,滲透力、穿透力無處不在。

第三個特征,數字化的水平成為評價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乃至一個行業、一個單位發展水平的新標杆。一般來講,數字化的評價有五個維度,比如說第一是數字基礎設施,過去我們講基礎設施都講的橋梁、碼頭、現在有新的概念,就是數字化基礎設施,各種終端成為新的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產業形態,我們去年數字經濟達到31.4萬億人民幣,佔到GDP90萬億的34.8%,我們這個佔比僅次於美國,數字經濟在整個GDP佔比中穩居全球第二位,中國是個制造大國,首先是電子制造大國,我們去年一個國家消耗了全球60%的元器件,我們全國進口的芯片達到4500億枚,進口芯片花掉3250億美元,遠遠超過進口石油花的錢,所以我們手機出貨量,電腦出貨量,IPAD出貨量,電視出貨量,洗衣機、空調出貨量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數字消費者,每一個人都是數字消費者,你的流量,你上網的時間,都影響數字化時代的運行。再就是政府的數字服務的覆蓋率,政府的數字化服務的覆蓋率有多高,就像今天評價各個政府的網站服務能力有多高,很大程度上與在線服務的覆蓋率有關系,如果在線覆蓋率低服務能力就弱。

智慧社會的數字化率,比如說人均手機數量,電腦數量,人均上網時間,社交媒體滲透率等等,有一系列的指標,這五個維度來衡量一個地區,一個行業,乃至一個國家的信息化水平高和低,這是當下數字化時代3.0時代最明顯的特征,會影響到產業,影響到社會運行,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形態,當然也會影響到數字政府建設。

第二,數字政府初露端倪。已經顯現出來了,我們大體可以這樣來概括,從政府網站開始評價,現在電子政務建設真正起步是1999年,中國政府上網作為標志,2000年推進企業上網,政府上網是1999年。如果從1999年開始算起,到今年剛剛20年。中國的電子政務建設,數字政府建設經過20年發展以后,我認為造就的最大結果就是數字政府初露端倪,我認為有這麼幾個相關特征。

第一,政府整體由碎片化到整體性的轉變,過去找政府辦事非常難,這兒一個單位,那兒一個單位,總要去跑,現在上網一動鼠標半個小時把政府看的一覽無余。第二,政府從封閉到開放的轉變,過去政府公開是例外,不公開是常態。第三,政府由部門協調走到政府整體協同,過去我們協調非常難,但現在可以在平台上整體進行協同,這是發生了歷史性的重大改變。第四,政府由手工作業正在轉向智能智慧,這四個轉變顯示中國的政府確實已經和傳統政府相對發生了歷史性的改變。

為什麼20年的時間在電子政務建設,政務信息化方面,我們能夠取得如此大的進步?我認為大體有四個原因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是技術進步與基礎設施的保障,我們政務信息化為數字政府建設提供了強大的保障。我們每一次新的技術出現以后,很快就被應用到政府管理合作中,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區塊鏈,總書記都說話了,政治局學習專門學習區塊鏈,是過去很多人完全不可想象的,我們把最先進的東西能夠引入到電子政務建設中,強大的基礎設施保障,我們網絡規模全球第一,寬帶規模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我們的手機擁有量都是全球第一,所以這些東西在一定意義上講確實保障了我們數字政府的建設。

二是社會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倒逼我們的數字政府建設。我記得2003年,劉副總理當國務院信息辦副主任的時候,他們當時制定了一個規劃,因為我也是信息化專家委員,我記得當時我們提出一個觀點,政務信息化帶動企業信息化,帶動社會信息化。用電子政務帶動電子商務,大家看到后來的發展不是這樣的結果,不是電子政務帶動電子商務,不是用政府信息化帶動社會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反過來推動政府信息化,如果沒有這麼多的網民,現在9億智能手機用戶,我們手機保有量超過14億,14億的人口總量,手機用戶達到15億,在座很多人都是兩個手機,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一定意義上講對我們政府起到了倒逼作用。

三是公眾對政務服務的新訴求,老百姓對醫療、教育、社保、就業服務、養老、保障性住房這些新的訴求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提供便捷的服務,辦事非常難,辦事非常不方便,老百姓的訴求迫使我們要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就像今天的評價一樣,專門以服務能力作為評價的核心點,你要提供各個服務,而且要降低成本,而且要能夠高質量的服務,還是公平公正的服務,這對政府是很大的考驗。

四是政府多年在信息化領域中的耕耘,在政務服務方面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而這種成效,我認為既包括730萬公務人員觀念上的轉變,也包括我們由排斥到接納到不會用計算機到廣泛使用到我們政府完全可以脫離網絡,到現在完全離不開網絡的歷史性的轉變,而這種轉變與大量的信息端的構建、大量平台的構建為前提條件,沒有這麼多政務運用系統的開發運用,沒有這些人的廣泛使用,我想我們的服務能力不可能提到目前這樣的程度。

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這兩年營商環境大幅度提升,我去年給國務院領導講課的時候,我說我們是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的營商環境在世界排名78位,結果國務院秘書長馬上插話說要不了幾天世界銀行會公布新的營商環境便利度排名,中國有可能大幅度提升,我是去年12月30號給國務院領導講的課,過了一周又公布了排名,然后中國上升到46位,一年上升32位。最近剛剛公布完,我們由46位上升到31位,兩年中國營商環境上升了47位,由78位上升到今年的31位,原因很多,但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三個:

一是我們這兩年在中美貿易戰倒逼下,大幅度降低市場准入,降低市場門檻。二是一直在推進放管服改革,減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三是全國3200多家政務服務中心都在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一網通辦,一門式,一站式,一口式服務,確實改善民眾服務的手段方便了企業和老百姓,使服務確實得到了公眾的好評。

第三,按照四中全會提出的精神,我們如何用數字化重塑政府。盡管我們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離老百姓的需求還相距甚遠。四中全會說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提出了新目標和新部署。構建一個新目標是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提出政府治理體系這個概念。六大價值導向,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監督、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改革完善的四大重點:完善國家行政體制﹔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健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的體制機制。這是對整個行政體制提出的新框架。

對我們數字化提出什麼?對政務信息化,這次四中全會決定中提出四大新舉措: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強數據有序共享,依法保護個人信息﹔二是建立健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的制度和規則﹔三是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包括現在廣泛運用網格化治理、人臉識別,這些都在社會治理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四是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建設。這是這次決定中對我們的信息化,包括政務信息化提出四大新舉措。四大新舉措一定意義上為下一步如何用數字化來重塑政府指明了方向。

按照四中全會提出的新的目標和要求,我認為在具體方面,我們如何用數字化重塑政府呢?我講幾個觀點:

一,按照新階段數字政府的基本屬性和邏輯,重塑政府職能和政府結構,四個目標,整體政府-開放政府-協同政府-智慧智能政府,這是我們的目標。通過數字化重塑,使政府的結構扁平化,使政府的層次減少,使機構能夠相對簡約,流程相對簡化,這是在數字化形態上有可能實現的目標,扁平化-少層次-簡約機構-簡化流程。用三個清單管住政府有形的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通過三張清單完全可以通過數字技術,數字化不斷弄的非常精准匹配,就像我們打車,你要車,出租車到你這兒來,基本上你到你這兒算的很清楚,用幾分鐘,需要計算16億次,才能實現精准匹配。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精准的數字技術使我們政府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精准化,通過這樣一種精准的數字技術來規范政府這隻手,更好解決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解決社會和政府的關系,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減少政府對國有企業的直接控制,更多地用市場的力量對國有企業進行重組改造。我昨天在大連給一百個國企的領導做報告,基本央企的都到了,圍繞一個專題。我們如何用數字技術有效給國有企業進行有效的治理,也是一個很大的一篇文章。

二,用數字化的思維和國際規則重塑營商環境。我前面講了我們現在營商環境兩年跨越了47位,上升到31位。大家想過沒有,中國現在是第二大經濟體,營商環境排名即使按照今年算31位,和第二大經濟體還是不相匹配,我認為這方面仍然要繼續努力,應對經濟下行也好,應對貿易戰也好,我認為改善營商環境就是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的途徑和路徑,所以這兩年我們營商環境之所以能夠大幅度上升與外部的壓力,和我們內部改革也有一定的關系。大家看到國務院剛剛發布了營商環境條例,如何改善營商環境發布了條例,對我們如何加快數字建設的步伐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用數字化排除政府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由“三難到三通”的轉變。我一直講過去在政務信息化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三難,互聯互通難,數據資源共享難,業務協同難。國務院辦公廳這幾年用了相當多的精力,出了很多文件就解決三難,實現網絡通,數據通,業務通。應該說這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我不說具體數了,但問題依然很突出,部門林立,內部很多系統相互之間都不能打通,這種問題仍然是我們的痛點,需要借助數字技術、數字化,進一步解決這方面存在的障礙。

四,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在數字政府中的應用,做好數字化服務、數字化監管和數字機關建設三篇大文章。數字政府建設最終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數字化服務,一是數字化監管,一是數字化機關建設。從數字化服務來講叫智能化服務,圍繞人民最關心的民生問題著力,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用數字化加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如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社保、智慧養老、智慧化住房保障、智慧就業等等。

智慧監管就是人工智能在交通、環保、市場監管、公共安全等方面有非常廣闊的運用前景。我們一定要通過這些技術運用,使社會治理精細化、市場監管精准化,在這方面數字技術可以大大提升。過程中當前來看要防止數字監管被濫用、侵害個人隱私。這次四中全會特別提出一條,要保護個人信息安全,這是第一次這麼提,這個問題是兩個,一個就是我們在社會監管過程中,圍繞個人方面我們有沒有過度應用的問題,要在個人信息安全和維護社會安定中間找到一個好的平衡點,既要保証社會治安安定,也要防止個人信息被大量的泄露,甚至侵害個人隱私,現在我們國家正在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我認為出來之后在這方面有很大的改善,但應用的時候要注意。

數字機關建設,圍繞機關如何降低行政成本,提高運行效率,提高對公權力有效的監管,這方面數字技術仍然可以發揮重大的作用,對機關運行的監管,對權力行使的監管,數字技術都可以派上大用場。這也是我們的痛點,我們的短板,我們是一個共產黨領導的國家,一黨執政,在這樣一種體制下,我們如何保証公權力能夠不變質,能夠為老百姓服務,能夠為人民謀利,這是我們遇到的很大的挑戰,如果這方面能夠做的好,通過數字技術規范權力運行,管控公權力,如果有好的創新,我想我們的體制競爭力會進一步提升,謝謝各位。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