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光明日報:李子柒為何能走紅海外

鐘超
2019年12月09日07:08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李子柒為何能走紅海外

近日,知名短視頻博主李子柒,又引發了輿論廣泛關注。一則因為她在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貢獻,榮膺由成都文旅局頒發的成都非遺推廣大使﹔二則因為她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在海外圈粉無數,激起了許多國家的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甚至還引發了許多網友對文化輸出的討論。

毋庸置疑,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濃濃的中國風,三月桃花開,她採來釀成桃花酒﹔五月琵琶熟,她摘來制成琵琶酥,還有養蠶、繅絲、刺繡、竹藝、木工等,無不具有鮮明的中華傳統文化意象,加之視頻后期制作採用的低沉悠揚的傳統曲風,成功塑造了一種詩意的山居生活情境。這些作品可以讓人們回味中國古人的衣食寢居,暢想一種超脫於消費社會的親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裹挾的現代性問題席卷世界之時,這種生活方式很容易引起各國網友的共鳴。

李子柒的海外走紅,與其說是一種文化輸出,不如說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輸出似乎帶有一種預設的目的和動機,帶有不同文明競逐高下的“文明沖突論”意味。李子柒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女孩,她沒有可能承擔起“文化輸出”的重任,事實上,她只是抓住了短視頻發展歷史機遇的一個創業者,用自己的勤奮和纖巧展示山村生活的美好部分,以期獲得觀眾的認可和關注。當然,從結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語境,傳遞出精致的、文明的、可親的、具有煙火氣和人情味的中國形象,這是一個全媒體時代傳承與傳播中華文化的生動案例,其中具有值得總結的文化傳播規律。

文化的融合和文明的傳播是一個奇妙的旅程,常常暗合“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的規律。如何讓一種文化理想精准落地另一種文化土壤,讓不同文明之間實現交融和對話,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語、孤芳自賞,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異同。在李子柒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剖析出諸多為世界各國文化廣泛接受的價值理念,如仁愛、勤勞、勇敢、與自然和諧相處甚至性別平等,這也是她能夠受到廣泛歡迎的重要原因。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內在的價值理念也具有很多面向,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和發展其中符合社會進步和人的發展需要的價值理念。樓宇烈先生曾指出,“與西方文化相比,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國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個最重要的特征。”李子柒的作品不是宏大敘事,其記錄的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但卻恰恰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而這正是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對話的重要價值共識。

在翻看李子柒的視頻時,一個不經意的小細節讓筆者印象深刻:她將捕獲的小龍蝦中還沒長出大鉗子的小蝦扔回池塘。細節之處見用心,短視頻內容創業者千軍萬馬,她能從中脫穎而出,想來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