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7篇作品獲中國新聞獎 《吉林朝鮮文報》為什麼能
深入基層是《吉林朝鮮文報》精品戰略的抓手。在中國·和龍第十一屆長白山金達萊國際文化旅游節上,該社社長兼總編輯洪吉男(右一)帶領記者在和龍市金達萊村就報紙內容與游客、村民交流。金成杰 攝
9年7篇作品獲中國新聞獎,創刊於1985年的《吉林朝鮮文報》,成為國內少數民族媒體中的獲獎“專業戶”。12月8日,由吉林日報報業集團、民族出版社主辦的民文媒體在國際傳播中的作為暨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集出版座談會在吉林長春召開,專家學者對這一獲獎現象進行了剖析。
站在國際視野寫稿
“紅太陽照邊疆,青山綠水披霞光,長白山下果樹成行,海蘭江畔稻花香……”長白山下圖們江畔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多年來不斷書寫著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新篇章。去年,《吉林朝鮮文報》推出的系列報道“民族文化源流長,長白山下飄馨香”,引起多家國內外媒體廣泛關注和轉載。
為了這組報道,《吉林朝鮮文報》組織精干力量,先后採訪報道了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的文化生活,龍井市開山屯鎮光昭村“貢米”的發展情況,建在邊境線上的龍井市白金鄉移動式公益影廳,圖們市月晴鎮白龍村朝鮮族“百年部落”建設,中俄朝交界、號稱“東方第一村”的琿春市敬信鎮防川村如何建成中國朝鮮族特色村庄。他們還借助“道拉吉與茉莉花”兩首民族歌謠的融合,寫出了金達萊與金達萊村的旅游產業變化。這組報道獲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類三等獎。這是自2010年以來,《吉林朝鮮文報》第七篇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
《吉林朝鮮文報》歸屬於吉林日報報業集團,是吉林省委朝鮮文機關報、吉林省重要的外宣窗口。2011年12月,《吉林朝鮮文報》在韓國籌備成立吉林朝鮮文報社首爾支社。2000年《吉林朝鮮文報》網站成立,目前網站讀者遍布國內和朝鮮、韓國、美國等10多個國家。國際化視野始終是《吉林朝鮮文報》的報道追求。
持續推進精品戰略
獲獎者代表、吉林朝鮮文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洪吉男認為,獲獎主要得益於報社每年開展精品年活動。
2010年,《吉林朝鮮文報》決定每年實施精品戰略,正好當年中國記協在中國新聞獎中增設國際傳播類獎項。2011年,通訊《一歸國勞務人員在圖們江畔建起一座“百年部落”》獲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類二等獎。
為採寫《一歸國勞務人員在圖們江畔建起一座“百年部落”》,記者3次深入採訪,生動呈現了主人公金京男投入200萬元修復百年傳統房屋的過程,傳播了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性,體現了黨的文化政策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貫徹落實。
《吉林朝鮮文報》在精品戰略上持續發力。他們針對延邊朝鮮族同胞金杰和李在天被索馬裡海盜劫持的情況,接連發表了《平安歸來吧,兒子》等10多篇關於被劫人員家屬的困境和期盼的報道,最終兩名被劫持人員安全歸國。這組報道獲第二十二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類二等獎。
系列報道《悠悠圖們江綿綿百年悲歡——下馬來姜寶今奶奶一家的故事》,通過姜寶今一家四代從遷移到定居、奮斗的過程,反映了在黨和政府富民政策的照耀下,過上幸福生活的中國朝鮮族真實面貌。該報道獲得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類三等獎。
《一位在韓老華僑的拳拳中國心》《韓國正值中國風時代》……在精品戰略下,一篇又一篇報道獲得讀者點贊,也捧回中國新聞獎。
吉林日報社總編輯王亮認為:“《吉林朝鮮文報》實施精品戰略,9年7篇作品獲得中國新聞獎的優異成績,為少數民族語言媒體在國際傳播中有所作為積累了實踐經驗。”
“精品是衡量媒體實力的尺子。要想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必須多出精品。”洪吉男說,未來要進一步樹立國際意識,深入現場,挖掘熱門話題﹔精心提煉主題,提升作品的品位。
“小”媒體大作為
座談會上,專家認為《吉林朝鮮文報》為我國民族地區媒體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樹立了樣板,也為區域媒體做好國際傳播提供了范例。
新華社《中國記者》雜志社主編張壘說:“這些獲獎作品雖然立足於吉林、立足於圖們江,但講的都是新時代的中國故事,構成了一幅新時代的圖景。”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教授曾祥敏說:“《吉林朝鮮文報》雖然是‘小’媒體,卻有大視野、大情懷、大故事。以人物為主角、故事為載體、情感為核心,很多報道具有畫面感。創新的出發點就是講好故事,故事的落腳點就是主題。”
吉林大學文學院暨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孔朝蓬說:“《吉林朝鮮文報》以語言和民族文化的優勢記錄了朝鮮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發展腳步,這種情懷和民族性是其站位最突出的特點。”
中國記協副主席、吉林日報社社長張育新認為:“新聞作品要用更好的方式講故事,突出情懷、站位和主題。吉林日報報業集團在媒體轉型階段要做好國際傳播這篇文章,打造一個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吉林故事的全媒體平台。”
這些獲獎作品已經結集為《吉林朝鮮文報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集》。“這本書在整體框架上進行了適合讀者閱讀的、個性化的設計。”民族出版社副總編輯牙庫甫介紹了作品集的出版過程。他說,作品集的出版對學習先進經驗、豐富國家少數民族文化、增強國內朝鮮族群眾之間的交流具有積極意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