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級紙媒融合轉型中的“內破”與“外化”
——以政務新媒體APP“報曉風”為例
(河南省信陽日報社,河南 信陽 464000)
摘要:新媒體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地市級傳統紙媒發展挑戰與機遇並存,如何打破“紙媒消亡”的悲觀論調,實現傳統紙質媒體向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過渡轉型,成為“瀕危”地市級紙媒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信陽日報》“報曉風”政務新媒體的成功轉型為典型案例,重點分析傳統紙媒打造全媒體矩陣的內、外部生態圈層,並由此提出“內破”和“外化”兩大戰略,探索地市級紙媒轉型升級的生存路徑。
關鍵詞:《信陽日報》﹔政務新媒體﹔“內破”與“外化”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12-0000-02
一、《信陽日報》的傳媒產業生態狀況
《信陽日報》至今已經創刊70周年,新媒體的勃興,給《信陽日報》帶來不小沖擊,紙質版發行量與廣告收入近年來增長乏力。傳統紙媒的傳播力、吸引力和經營效益日漸式微,媒體融合型人才匱乏成為發展桎梏,外生動力和內驅動力亟待探索新模式。
因此《信陽日報》紙媒積極探索自身突破創新路徑,與多元媒體終端協同融合。2016 年 11 月 8 日,信陽日報傳媒集團正式揭牌,標志著報社向媒體深度融合邁出了堅實一步,開啟了全媒體時代。2016年11月,《信陽日報》報業集團打造的政務新聞APP“報曉風”打破傳統紙媒單一、保守、單向封閉的傳播模式桎梏,利用手機新媒體智能化終端,實現傳播內容形式向全面、時新、互通的方向轉型。並且結合當下傳媒發展新生態,“合縱聯橫”實現多維平台的立體化聯動,打造細分小市場的“長尾模式”[1]。
二、“報曉風”的媒體形態
作為一款應用於手機端的政務型新媒體APP,信陽日報“報曉風”的建立是在手機媒體快捷高效,即時即地的平台屬性及海量手機用戶的基礎上,為智能手機用戶量身打造,並主動適應受眾市場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同時,作為政務類新聞媒體,報曉風客戶端受到信陽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傳部的重視,積極支持推廣並提倡公務人員下載安裝轉發文章,已成為公務人員凝聚共識,端正輿論導向的重要“窗口”。
從內容構造來看,信陽日報“報曉風”手機客戶端的集“實時新聞+政務服務+生活服務”三大服務板塊於一體,開辟資訊、政務、便民、商城、視頻、生活等多個頻道,在平台的全方位、創新化、精品化上不斷尋求突破﹔從平台的功能屬性看,本地化新聞資訊與政務發布是“報曉風”手機APP的主要功用,同時集新聞、社交、電子和實用信息等功能於一體,致力於信陽市及其縣域相關新聞熱點事件的挖掘與傳播,實現政務信息即時、准確地上傳下達[2]﹔從平台的技術性手段看,作為地市級政務新媒體,“報曉風”在平台的實時性、創新化、精品化上不斷尋求突破,“報曉風”依托於手機新媒體實時傳輸的平台屬性,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即時資訊服務,滿足信息內容的隨時發布與更新。整合視頻、音頻、動圖、H5等多種新型傳播手段於一體,以迎合受眾多方位視聽感受,因此極易受廣大手機用戶的青睞,截至2019年7月,平台累計下載量達10萬次。
(一)內破——創新形式內容,多維互動塑造人性化服務
1、形式“內破”,由單一到立體
不同的媒介擁有不同性質、不同傳播方式和對象,以適應各媒體間獨特的平台特色。受制於紙質二維空間平台傳播屬性,傳統紙質媒體內容符號組合較為單一,《信陽日報》紙質版在形式上以“文字符號+圖片符號”的固定方式呈現,傳播形式陳舊乏味。
網絡智能技術迅猛發展,傳統紙媒逐漸向移動互聯網平台轉型,探索與網絡媒體互融互通的傳播新模式,實現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立體綜合運用,成為各種符號形態的綜合體[3]。以“報曉風”的兩會報道為例,兩會期間,平台每天推送的“聚焦兩會”特別專題、打造精品頭條﹔並通過音、視頻的聯合發力,推出“政協委員說”視頻類系列報道。此外,“報曉風”融合圖集展示、語音播報、視頻直播,以及超鏈接、號外抖音H5等多媒體產品形式,以最大限度還原“兩會”現場,滿足受眾視聽和獲取信息需要。
2、渠道“內破”,由封閉到互通
與傳統紙媒單線條、封閉的傳播路徑不同,“報曉風”政務新媒體APP不斷實現傳播渠道上的突破。平台每一篇文章下面都有“發表評論”、轉發和收藏專區,受眾主動權得以彰顯,並且即時反映個人意見、發表觀點,加大傳受雙方的信息傳播高效暢通。此外,“報曉風”開設“廣場——我秀”這一特色功能欄,受眾可以再這裡自由分享他們的所見所感,日常小事包羅萬象,受眾秀出#魅力信陽#、#信陽毛尖#、#平橋公園#各種日常生活見聞,民眾成為UGC,進行信息的生產與發布,這種開放式傳播不僅成為受眾發表心聲的“民聲大廣場”,也是政務媒體了解民生的重要渠道和嶄新手段。
(二)外化——拓寬產業鏈條,垂直營銷激活長尾效應
1、“組合”外化,由扁平向立體升級
《信陽日報》傳統盈利模式是“二次售賣”,報紙售賣給受眾,再把受眾賣給廣告主。這種盈利模式是在產業結構扁平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盈利模式單一,產業鏈條短。在當下新媒體發展中,點擊量成為評估受眾接受行為的重要指標,以“報曉風”為例,作為新興手機政務新媒體客戶端,“報曉風”依托《信陽日報》、《信陽晚報》、河南手機版信陽版等傳統主流媒體平台,並聯合信陽新聞網、信陽日報微博、微信、微視等新媒體形式,打造出“三報一網一戶外+新媒體矩陣”的全媒體聯動陣容[4]。抓住受眾注意力即抓住利潤源,打破紙媒長期以來利潤屏障,《信陽日報》“報曉風”在內部實現自身優化轉型的同時,迎合當下媒介發展新生態,武裝自身外部構造,“合縱連橫”促進產業鏈條延長升級。
2、“市場”外化,由分散向閉合升級。
在打造《信陽日報》傳媒產業發展的生態圈中,“報曉風”開始關注非新聞主業外的細分市場,在平台布局上設有“商城”這一專區,商城“購得勁”主頁界面聚焦“地方特產”、“美護”、“生活日用”、“母嬰用品”、“食品酒飲”等多個分眾化商品銷售市場,提供地域特色商品銷售服務和日用商品精選服務。同時,“報曉風”客戶端積極開展與各縣區、市直部門合作開設專題專欄報道,將目標用戶擴展下沉至縣域級別,增加平台針對性的同時拓展經營渠道。這種細分市場的新媒體商業運作以更多“小市場”為利潤點,疊加累積產生“大利潤”,形成市場運作的“長尾效應”[5]。
結 語
傳統報紙向新媒體轉型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以融合促轉型,以轉型助發展。協同創新、內外聯動成為地市級傳統紙媒轉型發展的本質要求。“報曉風”作為政務新媒體平台,體現了新媒體傳播的立體化、互動性、精品化,是報業轉型的重要路徑。地市級傳統紙媒轉型發展,是新技術、新受眾、新市場、新模式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要求我們在發展中不斷尋求新的傳播內驅動力。
參考文獻:
﹝1﹞黃楚新,彭韻佳.2017 年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J﹞.現代傳播,2018(4):9-15.
﹝2﹞段樂川,李德全.報紙微信運營模式的現狀、問題和對策——以《大河報》為例﹝J﹞.新聞愛好者,2015(1):72-74.
﹝3﹞向煒.重大主題報道彰顯融媒立體傳播魅力﹝J﹞.新聞戰線,2019(2):114-115.
﹝4﹞李鯉.報業數字化轉型中的“合”與“分” ﹝J﹞.新聞愛好者,2009(5):14-15.
﹝5﹞王凌雲.立足“六度”建強黨報輿論陣地———融媒時代看《信陽日報》如何加強黨報輿論建設﹝J﹞.中國地市報人,2018(10):48-49.
(基金項目:信陽師范學院2019年度青年科研基金項目(人文社科類):“智媒時代高校新聞傳播教學及人才培養研究”(2019-QN-034)。
作者簡介:李海,男,河南省信陽日報社採訪中心副主任,碩士,主要從事新聞採編工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