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沉浸"新聞:穿越屏幕的新體驗

2020年01月10日06:48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沉浸”新聞:穿越屏幕的新體驗

  新媒體時代,視頻的種類層出不窮,各類形式百花齊放。隨著技術流的迭代,各類專業領域都在對“沉浸式”進行著相應的探索。新聞能沉浸嗎?帶著疑問,探索“沉浸式體驗新聞”變成了我們工作中的一個高頻詞。

  “沉浸式”是什麼?“沉浸式”新聞視頻怎麼才能既尊重新聞的客觀事實又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帶著這樣的問題,中青報·中青在線《我看見》的記者們隨之進行了一番探索。

  “沉浸式”的根本理念在於帶用戶“走進”現場,而視頻博客(VLOG)的第一人稱視角,恰恰滿足了這一需求。我們特別推出制作了《兩會VLOG之青小豹探班〈兩會青年說〉》,以記者第一視角自拍的形式,探班《兩會青年說》節目,帶受眾走進拍攝現場。《帶你看展——沉浸在國家地理的“深藍世界”》視頻內容本身便選擇集科技、視覺藝術於一體的海洋沉浸式體驗互動展,運用VLOG的形式,3D還原海洋生態環境,全方位展現海底矛盾的美、交織的美。

  除去視角的轉換,兩個視頻在制作方面同樣頗具趣味性,用貼紙、花字以及其他充滿活力的包裝將受眾帶入其中,給受眾增添了更豐富的觀感。節目上線之后,VLOG這種形式獲得了報社內外的一致好評,開啟了短視頻“沉浸式”創作的新階段。

  《可鹽可甜——世界欠我一個白鹿》《洪浚嘉:“海綿精神”是我的演戲態度》兩個作品是“沉浸式體驗視頻”在人物專訪方面的進一步嘗試,聚焦於“互動”的深入探索,觀者可以點擊屏幕參與其中,真正實現從“受眾”到“用戶”的蛻變。《可鹽可甜——世界欠我一個白鹿》將用戶變身“特約記者”,突破常規採訪以媒體為主導的形式,用問題選擇的方式為用戶賦權,給予用戶和偶像面對面自主提問的機會。不僅使用戶走進現場,同時通過每一次不同的選擇得到不同的答案,從而獲取專屬定制採訪。《洪浚嘉:“海綿精神”是我的演戲態度》則利用了時下互聯網正流行的“彈幕”形式,既增強了視頻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同時彈幕的親民樣態使視頻更接地氣,形成了量級傳播。

  兩個作品還記錄了幕后“透明化”採訪全流程,呈現人物在鏡頭背后的“雙面”性格,打破了用戶與作品間的鏡頭隔閡,從而真正實現“走進”現場。

  沉下心來,浸入內容本身,關乎“沉浸式”的摸索與探求,我們一直在路上。“沉浸式”不應只是形式花哨,流於表面,它更應服務於內容本身,對事件進行立體、全方位的展現。

  “沉浸式”帶給用戶更多觀感體驗,在用戶信息反饋的過程中,也給了媒體人諸多啟發,這在智能媒體頻現、融媒多元化的當下,仍是一個頗具意義的嘗試。(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任聰 梁艷 見習記者 賀瑤)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