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新闻:穿越屏幕的新体验
新媒体时代,视频的种类层出不穷,各类形式百花齐放。随着技术流的迭代,各类专业领域都在对“沉浸式”进行着相应的探索。新闻能沉浸吗?带着疑问,探索“沉浸式体验新闻”变成了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高频词。
“沉浸式”是什么?“沉浸式”新闻视频怎么才能既尊重新闻的客观事实又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带着这样的问题,中青报·中青在线《我看见》的记者们随之进行了一番探索。
“沉浸式”的根本理念在于带用户“走进”现场,而视频博客(VLOG)的第一人称视角,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我们特别推出制作了《两会VLOG之青小豹探班〈两会青年说〉》,以记者第一视角自拍的形式,探班《两会青年说》节目,带受众走进拍摄现场。《带你看展——沉浸在国家地理的“深蓝世界”》视频内容本身便选择集科技、视觉艺术于一体的海洋沉浸式体验互动展,运用VLOG的形式,3D还原海洋生态环境,全方位展现海底矛盾的美、交织的美。
除去视角的转换,两个视频在制作方面同样颇具趣味性,用贴纸、花字以及其他充满活力的包装将受众带入其中,给受众增添了更丰富的观感。节目上线之后,VLOG这种形式获得了报社内外的一致好评,开启了短视频“沉浸式”创作的新阶段。
《可盐可甜——世界欠我一个白鹿》《洪浚嘉:“海绵精神”是我的演戏态度》两个作品是“沉浸式体验视频”在人物专访方面的进一步尝试,聚焦于“互动”的深入探索,观者可以点击屏幕参与其中,真正实现从“受众”到“用户”的蜕变。《可盐可甜——世界欠我一个白鹿》将用户变身“特约记者”,突破常规采访以媒体为主导的形式,用问题选择的方式为用户赋权,给予用户和偶像面对面自主提问的机会。不仅使用户走进现场,同时通过每一次不同的选择得到不同的答案,从而获取专属定制采访。《洪浚嘉:“海绵精神”是我的演戏态度》则利用了时下互联网正流行的“弹幕”形式,既增强了视频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同时弹幕的亲民样态使视频更接地气,形成了量级传播。
两个作品还记录了幕后“透明化”采访全流程,呈现人物在镜头背后的“双面”性格,打破了用户与作品间的镜头隔阂,从而真正实现“走进”现场。
沉下心来,浸入内容本身,关乎“沉浸式”的摸索与探求,我们一直在路上。“沉浸式”不应只是形式花哨,流于表面,它更应服务于内容本身,对事件进行立体、全方位的展现。
“沉浸式”带给用户更多观感体验,在用户信息反馈的过程中,也给了媒体人诸多启发,这在智能媒体频现、融媒多元化的当下,仍是一个颇具意义的尝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聪 梁艳 见习记者 贺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