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戰“疫”當前 出版融合發展成果經受檢驗

梁振東 賈洪彬
2020年02月21日08:2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戰“疫”當前 出版融合發展成果經受檢驗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出版單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中宣部要求,充分利用近年來融合發展成果,在戰“疫”中迎接挑戰,接受洗禮,經受考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一份力量。

一、融合出版戰“疫”成果:快速高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眾多出版單位迅速行動,抓緊推出一批傳統新興融合、線上線下一體、文字音頻兼具的權威疫情防控讀物,免費開放一批滿足新學期教學需要的在線課程資源和數字教材,無償贈閱一批優質數字出版閱讀產品,推動新冠肺炎防控知識普及,有力服務師生“停課不停教、不停學”,豐富居家防疫期間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這場戰役中緊急披挂上陣的融合出版,取得了突出戰績。

1.防疫讀物夠用管用。截至2月中旬,全國共出版新冠肺炎防控讀物100余種,包含專業圖書、科普讀物、少兒繪本等多種類型,滿足不同年齡段讀者的閱讀需求。這些出版物由來自官方機構、前線醫院、研究院所的知名專家編寫,內容科學、通俗易懂、好讀耐讀,為醫護人員緊急培訓、人民群眾自我防護提供了權威參考。比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人民衛生出版社聯合推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浙江科技出版社重印的鐘南山名譽主編、李蘭娟主編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等,廣受歡迎。

2.e端傳播效果明顯。經過多年融合發展,出版單位的數字化能力顯著提升,在編寫出版紙質防疫讀物的同時,發揮數字出版純線上、傳播快、覆蓋廣的優勢,一並推出電子版、有聲版,通過自有平台和“學習強國”等第三方平台、社交媒體傳播,適應了讀者防控疫情居家隔離的需要,傳播量巨大。比如,廣東科技出版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截至2月14日電子書下載閱讀量超過500萬次,有聲書點播量超過2200萬次,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3.開放資源服務學習。配合防疫工作,全國人民自春節以來很少出門,大中小學也都延期開學,針對這些情況,出版社積極行動,免費開放多種優質數字閱讀資源,授權師生無償使用網絡課程、數字教材,為廣大人民群眾奉上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幫助學生防疫、學習兩不誤。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4日免費開放資源的出版社已達70余家。比如,人民文學出版社旗下各類閱讀資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點讀”數字教學資源等均免費向社會開放。這些數字讀物內容豐富、精品雲集,數字課程質量保障、方便實用,讀者隻要一屏在手,就能免費暢讀,“宅家作貢獻”更加安心。

二、融合出版戰“疫”經驗:有守有為

疫情面前,眾多出版融合產品和項目登場亮相,彰顯了出版單位這幾年推動數字化轉型、融合發展的成果與作為,帶給我們一些啟發思考,經驗做法值得總結。

1.融合發展必須堅持社會效益優先。近年來,出版管理部門加大對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評價考核力度,探索把融合發展評價指標納入考核體系,引導出版單位在生產經營包括融合發展、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出版社的社會責任意識顯著增強。

這次戰“疫”,面對紙質圖書出版發行不暢、經濟效益嚴重承壓等困難情況,出版單位識大體、顧大局,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免費開放提供大批優質內容產品、資源,沒有借出版疫情防控出版物和劇增的數字閱讀、在線教育產品需求牟利,展現了責任擔當。

2.融合發展支撐快速反應。面對突發疫情,出版單位及時組織權威專家,從快編寫出版專業圖書並制作上線相關數字讀物,背后是出版融合發展成果的有力支撐。從1月20日明確新冠肺炎人傳人,到23日廣東科技出版社率先推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再到1月底全國10余種專業但各有側重的防疫圖書及其數字版面世,如果沒有這幾年融合發展中樹立的互聯網思維、形成的融出版能力,出版社很難作出如此快速有效的反應。

3.融合發展放大傳播效能。春節假期開啟后疫情仍在不斷發展,出版社第一時間推出的防控讀物如不能及時到達讀者手中,效果將大打折扣。鑒於各地疫情防控措施逐步升級,網絡配送基本中斷,實體書店暫時歇業,大規模發行紙質圖書不再現實,出版社把工作重點放在了防控讀物的數字出版傳播上,同步制作的電子書、有聲書,通過多個線上平台渠道推送,極短時間飛入千家萬戶,觸達億萬讀者眼前、指端,融合發展、數字化建設功不可沒。

三、融合出版戰“疫”啟示:乘勢而上

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出版戰線經受了考驗,同時也反映出出版融合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傳播渠道受制於人,不少內容同質化等短板與不足。出版單位應以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推動出版融合不斷向縱深發展。

一要堅定走融合發展之路。對出版單位而言,抗擊疫情既是戰場,也是自身融合發展成果的檢驗場、同行競技的賽場。出版單位要深刻認識到,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融合是大勢所趨、時代所向,是生存之本、發展之要,必須抓緊破題,主動作為。特別是對於一些起步較晚的出版單位,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對標先進,挖掘資源稟賦,利用后發優勢,力爭補上短板,贏得一席之地。

二要深入謀融合發展之計。出版融合發展是大趨勢、總要求,但出版單位的情況各不相同,推動融合發展,既要遵循一般性規律,也要根據自身實際探索符合社情的融合發展之道。要學習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加強統籌謀劃,明確總體戰略、具體步驟和工作抓手,做到有人管、有人干、有資金投入、有政策激勵、有技術保障,切實把融合業務抓起來,特別是要建立支撐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組織架構、規章制度、業務流程,營造有利於出版融合發展的環境條件。

三要著力固融合發展之基。優質的內容資源、先進的數字化技術能力、強大的信息傳播能力,是出版融合發展的“三駕馬車”。沒有優質內容,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少了技術、渠道這個金剛鑽,也干不好融合發展的瓷器活。在這次戰“疫”中,有的出版社雖然也推出了一些融合出版的舉措,但由於先天不足,“三缺一”抑或“三缺二”,對激增的數字出版產品制作傳播、遠程線上授課等需求難以適應、承接。要把功夫下在平時,堅持以內容建設為根本,立足專業特長,發揮比較優勢,做精做強特色出版,打造內容優質的口碑產品、金字招牌,特別是注重積累優秀作者資源,密切跟蹤行業前沿和社會熱點,加強選題策劃,提升選題質量、內容質量。堅持以技術為支撐,嫁接、研發與運用先進適宜的技術,大力提升數字化水平,切實增強技術能力,同時利用好多種傳播渠道,讓優質內容傳播開、有效益。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