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疫情是一次大考 出版文化企業如何危中尋"機"

范燕瑩
2020年03月10日07:4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出版文化企業如何危中尋“機”

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疫情是一次大考,對出版業亦是。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出版界快速反應、積極行動,推出了一大批疫情防控類圖書,充分顯示了出版人的文化擔當。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疫情對出版發行領域的各個環節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帶來了諸多困難。近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參加了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舉辦的網上戰“疫”沙龍,聆聽了來自出版社、科技公司、圖書電商等領域的業界人士在線交流文化企業如何自救、危中尋“機”等話題。

問題:圖書選題如何創新

應對:成立應急出版部深入了解閱讀需求

圍繞新冠肺炎疫情,出版界短期內推出百余種疫情防護類圖書,並在網絡平台推出幾十萬種電子書、有聲書免費向社會開放,彰顯了出版人崇高的社會責任和文化情懷。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融合發展部主任薛紅玉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該社黨委統一部署,立即成立疫情應急工作小組,策劃《科學防護 戰“疫”必勝》科普折頁和《科學防護 “疫”問醫答》科普挂圖。截至2月17日,《科學防護 “疫”問醫答》已印刷15.3萬套,《科學防護 戰“疫”必勝》印刷32萬份。此外,該社還策劃出版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公眾防護指南》等一批科普圖書,為基層提供科普資源服務。

“從出版單位來看,這些圖書大多出自科技類出版社和以理工科見長的大學出版社。面對疫情,這些出版社能夠發揮自身人才優勢,第一時間聯系專業作者,緊急寫作防疫手冊。”中國地圖出版集團編審趙強分析認為,這些圖書選題多樣,有面向大眾的疫情防護知識、心理健康知識,有針對醫護人員的專業醫學知識,有針對少兒的科普類繪本,有針對老年人的防護手冊,還有服務少數民族讀者的版本。目前有很多抗疫選題,那麼如何挖掘更好的選題,疫情之后的選題又在哪裡?要進行調查,了解目前大眾需要的圖書類型,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好出版發行。

“就全國范圍來看,還是有相當多的出版機構對次此疫情顯得不知所措,甚至是無所作為。”趙強說,像與戰“疫”相關的文藝讀物顯然比較薄弱,當然,這類選題確實有難度,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現有的出版機構運行模式不能適應突發多變的社會需要,可能出版社內沒有非常對口的部門適合做疫情相關選題,還需要緊急成立臨時小組來完成。結合這次疫情帶來的沖擊,趙強的建議是,出版機構今后需要設立應急出版部,專事每年的各類突發事件、重要紀念日、國家重大政策等選題。

問題:傳統出版機構忽視數字出版內容管理

應對:加強數字內容建設線上線下協同發展

精靈天下是一家持續為文化企業提供技術和運營支持服務的公司。自2月14日起,精靈天下推出了疫情期間為出版機構免費提供數字閱讀門戶的活動,同時聯合下游互聯網渠道、互聯網廣告運營商,建立了流量變現通道和模式。上海精靈天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覃雲川建議,根據市場的需求反饋,出版社可以多增加一些疫情后內容的數字供應,尤其是涉及職業發展、社會及經濟展望、心理咨詢、健康保健方面,以圖書、文章、音視頻的形式推出。

疫情期間,新華書店、圖書大廈等傳統渠道關閉,線下業務基本停擺,線上需求爆發,這為精靈天下這樣的技術公司幫助一些出版機構搭建數字移動書城等業務提供了契機,而這從另一個側面印証了傳統出版單位數字出版內容欠缺的問題。

“我比較關注的是,疫情把出版行業的軟肋——生態脆弱的問題充分暴露出來了。”首都版權產業聯盟常務秘書長宣宏量認為,暴露的問題之一就是數字出版業務相對薄弱。由於平時對數字出版不夠重視,面對此次突發疫情,許多出版單位一時無法拿出足夠的數字出版內容產品,應對能力明顯不足。因此,出版單位今后應加強數字內容版權的儲備,加大數字出版業務開發力度。

數字出版業務相對薄弱的原因何在呢?趙強認為,這種窘境與有些傳統出版機構忽視數字出版內容管理不無關系。據他觀察,很多傳統出版機構目前仍沒有設置數字出版專業部門,電子書、有聲書、音視頻課、APP、網站等業務由傳統編輯兼任,因紙質出版思路和數字產品運營的思路相去甚遠,所以這種管理體制並不能生產出適應市場需要的數字產品。另外,有不少出版機構雖設有數字出版部門,但與編輯部門沒有很好地融合開展工作,運作“兩張皮”,也是不能生產出高質量數字產品的一個重要原因。

鑒於目前許多出版單位的數字出版內容體量都不夠大,如果出版單位仍然單打獨斗,出版行業不能形成協同發展的格局,數字出版業務就很難獲取利潤、積累用戶。北京市版權局計劃推出的北京數字版權証書區塊鏈系統也許會成為出版行業一個很好的協同發展平台。宣宏量建議出版單位加快模式創新,注重出版生態建設,加強數字內容建設,線上線下協同發展,共同打造屬於出版行業自己的數字出版平台。

問題:圖書電商如何破局

應對:保証充足市場供應暢通各個銷售環節

面對此次疫情沖擊,由於線下實體消費幾乎停滯,因而使得實體書店遭到重創,圖書消費基本轉向電商平台,但也面臨著供應鏈不暢通、物流受阻等問題,圖書電商同樣面臨復雜的局面。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圖書電商的影響有利有弊,整體卻是受損的。”談到疫情對圖書電商的影響,中國圖書網總經理黃平認為可從短期、中期、長期三方面具體分析。從短期來看,圖書電商總體受損較大,但相比線下實體書店,損害相對小一些。從中期來看,疫情的影響可能跟非典完全不同,很可能不會出現類似非典過后的消費強勁反彈,因此,電商應做好可能長期相對低迷的打算。從長期來看,疫情期間大量店鋪從線下轉入線上,今后電商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面對疫情,圖書電商如何自救?黃平認為,面對困難,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企業戰略。具體包括以下4個方面:第一,要不要調整企業定位和經營方向。第二,重點是解決生存問題還是發展問題。第三,重點是增加收入還是增加利潤或減少虧損。第四,重點是要留人還是要留錢。

智勝電商高級講師陸仁賈認為,疫情暴發確實形成了線下到線上的倒逼:辦公遠程化、店鋪虛擬化、教育在線化等,但網上店鋪,庫房無人、快遞不發等問題,造成無法正常運轉,實際上,這些都對網店信譽產生影響。陸仁賈預測,疫情過后實體圖書消費需求會爆發,因此,要准備好充足的產品和貨源,保証市場供應。在疫情期間,圖書電商抓緊時間了解客戶真正需要的產品是什麼。面對市場的改變,思考如何打造新型的團隊去應對,另外,就是關注所有的銷售環節是否暢通。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