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總局最新《規定》劍指收視造假 聽聽專家、業內怎麼說

燕帥 趙光霞 宋心蕊
2020年04月24日15:20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2016年12月,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炮轟”電視行業收視率造假問題﹔2018年8月,國內首起因在視頻網站“刷量”而引發的不正當競爭案宣判,被告“刷量”公司等被判賠償50萬元﹔2018年9月,導演郭靖宇公開發文揭露電視劇收視率造假現象……類似的事件屢屢出現,收視收聽率(點擊率)造假早已不是“新聞”。

潮水再洶涌也有褪去的時候。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近期發布的《廣播電視行業統計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於今年5月5日起正式施行。《規定》重拳出擊數據造假,下決心治理沉疴頑疾,將對營造良性有序的行業生態起到有效作用。

近日,人民網傳媒頻道採訪了業內專家和數據公司相關人士,共同探討《規定》有哪些亮點,能否根治造假毒瘤,又將會給廣播電視、網絡視聽行業帶來什麼影響。

適應新發展

廣電、網絡視聽節目適用“一把尺子”

《規定》共六章31條,就統計機構與統計人員、統計調查制度、統計資料的管理和公布、統計監督與獎勵處罰等作出了明確要求。

《規定》指出“本規定所稱廣播電視行業各單位,是指從事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節目服務相關業務活動的各類法人單位”。這也明確了網絡視聽節目與廣播電視節目將納入同一管理體系,適用“一把尺子”。

對《規定》的出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視聽傳播系主任高貴武教授認為,這是國家廣電主管部門為了適應新的媒體發展需求、規范廣播電視以及網絡視聽行業競爭環境、助力廣播電視以及網絡視聽行業發展的重大舉措。

前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副總經理、Kantar Media Audience中國區資深數據科學家鄭維東表示,CSM作為專業規范的收視收聽率數據調查統計機構,對該規定的出台表示歡迎並寄予厚望。《規定》強化了責任歸屬和業務監督,對廣電行業內部的數據統計和信息歸集工作起到了與時俱進的規范和指導作用。

劍指假收視

數據造假將追責到人

廣電及網絡視聽行業的收視收聽率(點擊率)“水很深”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為了取得滿意的數據,從干擾樣本戶,到利用技術手段“刷量”,甚至直接截留篡改數據,造假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灰色產業鏈。

高貴武認為,收視收聽率(點擊率)造假不僅破壞了廣播電視及網絡視聽行業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增加了廣播電視及網絡視聽行業的經濟負擔,而且助長了腐敗風氣,嚴重影響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內容的質量,傷害了整個行業的整體發展。

收視收聽率(點擊率)造假對整個廣電及網絡視聽行業有百害而無一利。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淞直言,收視造假危害眾多,會對整個市場造成巨大影響,不僅會導致“劣幣驅除良幣”的情況出現,而且廣告商也能看出數據造假,最后變成“既然不信任收視率,那就要求啟用明星,這又會造成明星的過度使用,這其實也是一個怪圈兒,是一個惡性循環。”

此番《規定》出台,可以說是廣電管理部門在根治數據造假痼疾道路上的又一重大舉措。《規定》指出“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干擾、破壞廣播電視主管部門依法開展的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統計工作,不得制造虛假的收視收聽率(點擊率)”。《規定》還強調了如若出現數據造假情況,將要追責到人。“誰主管、誰負責,誰經辦、誰負責。出現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行為的,所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承擔第一責任,分管負責人承擔主要責任,統計人員承擔直接責任。”

“猛藥去疴、重典治亂”,冷淞對《規定》中追責到人的懲罰措施,表達了極大的認可,之前各類收視率造假,就是因為違法違規成本太低,明確的懲罰措施,在規范統計數據的攻堅階段很有必要。

“點名”大數據

統計更透明但需謹防“唯大數據論”

《規定》還明確指出“廣播電視主管部門應當依托大數據統計信息系統,統籌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統計工作,對數據的採集、發布進行監督。”這意味著大數據將在統籌收視收聽率(點擊率)統計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規定》中提到的大數據統計系統即為2019年12月上線試運行的“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院長余英曾在新系統上線試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有關情況。新系統可以輸出開機用戶數、觀看用戶數、收視率、市場佔有率等30項核心指標,實時處理精准到戶,數據採集、清洗、分析、呈現等各環節無縫銜接,全流程自動化、封閉化處理,可有效防范人為操縱,解決收視造假。

冷淞認為,大數據統計系統一方面做到了覆蓋全,樣本足,更關鍵的是讓收視率統計更加公正、公開、公平。“都人工智能時代了,傳統的統計方式確實應該顛覆掉了,我覺得是挺好的一件事兒。”

“大數據參與收視收聽點擊率數據統計調查工作還是一項十分新穎和比較前沿的方法及實証科學”,鄭維東提醒說,業界也十分需要在新規定的指導下進一步加強合作,取長補短,齊心鑽研,避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反而掉入“唯大數據論”的陷阱。

利好全行業

專家建議建立綜合評價體系

高貴武表示,《規定》的出台是對廣電及網絡視聽行業的利好。一方面,隨著規定的執行,有利於為廣電及網絡視聽行業營造更加良性的競爭環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廣電及網絡視聽行業的經濟負擔,使從業人員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優質內容的生產上,真正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創作更多富有思想性藝術性,真正讓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真正有價值的精神文化產品。

對於電視制作行業來說,《規定》的出台會帶來更規范的參謀和指導。冷淞分析認為,收聽收視率(點擊率)最重要的作用不僅僅是一個評判分數,更重要的是節目制作方對照數據來總結自己的選題、結構、創意、模式、甚至后期,會起到一個有效的參謀和指導作用,“未來數據規范以后,對節目的正向指導作用會更強,大家會更把它當作一個參謀部來看,而不僅僅是裁判員。”

“唯收視率(點擊率)”的評判標准已被詬病許久,業內人士及學者都曾呼吁,考量一檔廣播電視或網絡視聽節目是否優質,應該建立起一套綜合評價體系。冷淞指出,除收聽收視率以外,應該還有對節目頂層設計、輿論導向、價值觀、世界觀、道德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評估。“一檔節目的養分應該是充足的,觀看之后應該給人一種積極正向的引導。特別是要在道德層面、審美層面、知識層面進行考量,道德其實就是價值觀,審美是美學基礎,然后再加上知識屬性,這三個也是標准,也可以綜合評估進來。”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