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提升編輯素養 適應融媒時代

朱冰
2020年06月23日09:18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提升編輯素養 適應融媒時代

融媒體作為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的新型媒體模式,其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與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等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在當前的媒體時代,不論內容表現載體發生怎樣的變化,核心要素仍是內容。作為內容生產環節不可或缺的編輯,如何提升自己的素養以適應融媒體的發展要求,是現實而迫切的問題。

正確認識融媒體傳播特點

融媒體由於融合了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優勢,必然呈現出傳統媒體所不具備的信息傳播特點。

傳播面更廣。融媒體時代,借助移動互聯網技術和眾多社交媒體,信息傳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信息以文字、圖片、源程序、視頻、音頻、超鏈接等多種方式直觀有效地呈現給受眾,閱讀趣味和效率大大提高,轉發意願大大提升,信息傳播更快捷方便、傳播面更廣、覆蓋范圍更大。

時效性更強。融媒體時代,報紙、期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疊加融合,大量信息以直播的形式傳播,很多新聞事件可以在第一時間發布出去,彌補了傳統編輯或記者無法完成的現場畫面即時採集的缺憾,充分體現了融媒體的時效性,使受眾能夠獲取最新、最真實的消息,極大滿足了廣大受眾的信息需求。

信息量更大。融媒體時代,數字技術、移動技術等日新月異,全世界的信息突破時間、地點、環境和版面制約,可以在各自的終端上無限傳播。信息傳播不僅速度快,而且數量大。在信號所能覆蓋的地方,受眾可以隨時隨地實現高速獲取和實時更新信息,內容應有盡有。

互動性更強。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單向傳播,在形式上,更多地具有雙向及多向互動性。受眾在接收信息內容的同時,可以參與評論、轉發和分享。通過互動,信息制造商能夠及時了解受眾體驗,改進產品,而且受眾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信息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

個性化明顯。融媒體時代,受眾逐漸被新興媒體所吸引,能夠從不同的傳播渠道獲取信息,媒體平台利用網絡大數據,細分受眾的需求,並把多種渠道採集來的信息進行分類加工,根據客戶的瀏覽特點或喜好進行精准推送,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增強客戶的黏性與忠誠度。

五大素養提升適應新形勢需要

針對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特點,編輯應具備以下素養以適應新形勢需要。

政治敏銳性。媒體始終是重要的社會輿論與價值導向引領者,因為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面廣,影響力大,對涉及政治、歷史、文化方面的內容,編輯是信息的把關者,一定要有政治敏銳性和政策理解力,必須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以正確觀念為指引,糾正有偏失的輿論導向,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受眾的辨識能力。

業務全能性。媒體機構若想提高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必須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做出獨家新聞,充分體現融媒體的時效性。這就需要編輯能夠借助新興媒體的優勢全面把握信息來源,確認其准確度,並進行緊密追蹤和深度挖掘。編輯不僅要有較強的文字編輯能力,在文字上力求嚴謹、專業、可讀以及正確的價值導向,而且要具備較強的技術能力,能及時處理各種圖片、視頻和編輯文字,利用數字技術,對內容進行多種形式的延伸,以更快更好的形式呈現給受眾,並擴大其傳播范圍。

思維創新性。融媒體時代,數字化技術的交互式和參與性甚至已經對我們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編輯應當及時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的技術。創新才能推陳出新,要遵循信息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使傳統媒體適應融媒體的變化,與新媒體在內容、渠道、平台、經營、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編輯策劃便於融媒體傳播的信息內容和形式,為受眾提供豐富的信息。

溝通靈活性。針對融媒體的互動性特點,互動內容直接影響到互動群體能否跟所在媒體形成互動,並且對之后的傳播也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編輯應該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靈活地與受眾進行交流,讓受眾感覺到編輯的誠意,以獲得受眾的信任,並產生黏性。

表達多元性。融媒體技術的應用使信息內容的表達方式更豐富,編輯人員要根據網絡大數據,了解受眾的需求,對信息內容進行多角度挖掘,通過多層次的編排展現出信息豐富性,恰當融入網絡語言,加入更多元素豐富閱讀方式,以滿足受眾個性化、多樣化的信息需求。

選擇“捷徑”事半功倍

融媒體是新興媒體技術進步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受眾對信息需求越來越高的同時,打鐵也還需自身硬。編輯人員如何與時俱進,為受眾提供優質的新聞信息內容?不妨從以下方面入手:

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較強的政治敏銳性是編輯正確開展媒體工作的先決條件,政治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不間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編輯應當具有長期學習政治理論的積極態度和學習習慣。融媒體時代,媒體單位應更積極、有效地組織開展政治學習活動,使編輯人員的政治敏銳度持續處於高水平狀態。編輯也要增強自我學習意識,及時了解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新時期的法律法規,國內國際政治經濟及意識形態形勢等信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以高度責任感和強大的公信力去編輯、傳遞真實且客觀的信息。

參加業務技能培訓。編輯的專業水准與職業素養決定著信息內容的質量,編輯的專業化程度越高,業務越熟練,就能夠更有效率地提供信息產品。編輯要通過積極參加職業技能繼續教育培訓,從專業角度完善編輯知識體系、豐富編校經驗,不斷增強業務素養。根據具體新聞內容,靈活地把文字素材與音視頻素材結合起來,引起受眾的信息接收興趣。學習新媒體的使用方法,增強網絡應用技能。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提高編輯的綜合業務技能,適應信息時效性的現實需求。

樹立危機創新意識。面對融媒體的迅速發展,編輯要增強危機意識,加快思想觀念更新,能夠根據新變化進行多元立體思維、不斷創新。要突破傳統觀念,要敢於想、敢於試,從形式、內容、渠道等多方面思考融合跨界的方式,各媒體之間的表現手段都可以互相借鑒,以此實現信息海量傳播。

做好應急預案設計。編輯在提升自身業務技能的同時,要針對融媒體互動性強以及直播即時性等特點,做好應急預案設計,確定好互動時間、互動頻率和互動話題,對可能出現的情況預想好處理方法,提高危機公關意識,確保互動可控,能夠按照既定的正確方向發展。

重視受眾市場需求。受眾是編輯的最終用戶,編輯在編輯新聞信息的時候,應站在受眾的立場上,以受眾為中心,通過了解受眾的閱讀喜好需求,利用各種媒介將信息以多元角度進行展示,適應受眾個性化需求,使受眾能夠得到精准信息推送,對信息的了解更加全面化、具體化。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