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傳媒學子貴在有所思所感

付莎莎
2020年06月23日09:23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學生貴在有所思所感

自1917年北京大學開設了第一門新聞學選修課《新聞學》起,傳媒教育進入大眾視野已有百余年歷史。一批批傳媒學子懷揣新聞理想,學習專業知識,邁入傳媒行業,其間有過迷惘與不解,也有過批評與誤解。時代進程之下未知是常態,作為與社會發展緊密聯系的傳媒業更是如此,而傳媒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傳媒教育不僅要抓住社會發展規律提供前沿的技術支持和信息知識,還需要真正地考慮學生心理與個性,將所學化成所感,讓傳媒學子在邁向傳媒領域的過程中,更堅定也更有力量。

學“新”方可有所思

理念新、技術新,傳媒教育需要不斷出新。相較於大多的人文社科類專業而言,新聞專業不僅需要歷史帶來的反思,更需要站在時代的前沿去眺望,因此,對於新觀念、新技術的渴求非同一般。傳媒學子主要知識體系的來源還是學校,這使得學校的平台意味著學生所享有的絕大多數平台,學校的眼界意味著學生視野可能涉及的范圍。對於傳媒專業的教材也好、教學方法也好,需要不斷地進行更新,甚至大可不必有固定的年限進行約束,在每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時間節點,例如人工智能技術、5G技術的運用,都可以進行相關教材和課程的完善,確保學生們所學內容之“新”,技術儲備之足。

新內容是“硬件”,還需新方法來推進。所謂新方法,即教學方法上的出新。再好的內容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依然無法促進大多數學生的思考,因此,教師需要看到學生的個性,也需要挖掘自己的風格和特色,讓課堂豐富多彩,師生之間互促共進才是教育應該達成的氛圍。1月10日共青團中央推送了一條《“不正經”大學期末試卷走紅,答案令人感動》的推文,其所展現的便是有趣又引人深思的大學教育案例,即不再是死記硬背的知識點考察,而是各抒己見的師生交流,言之有理、邏輯通順也可獲得好的分數。而這樣一位“不正經”的老師,也在一眾老師中贏得了學生的喜愛和網友點贊。

不管是翻轉課堂、“不正經”試卷,抑或是其他一些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教學、考核方式,都展現了高校教師們不斷地思考出新的意識和能力。學生與老師本就是共生關系,兩者之間從不存在著利益沖突,該反思的是大多數高校教師進入高校前都是經歷了層層篩選,能力才學都不弱,然而課堂仍舊無趣,學生仍舊不喜。這背后或許是一些固有成見和交流不暢,導致了傳媒教育的推進成效不顯,而這需要的是多方共同的努力,從新的內容和方法入手,便是最簡單和可行的路徑。

學“行”方可有所感

有所學,有所思,更要有所感。許多傳媒學子在接受專業學習的過程中,往往處於被動的局面,哪怕對於知識點記憶深刻,卻無法獲得切實的精神依托和信念支持,而這種無所得的情緒也使得很多學生在學習新聞學專業的過程中放棄新聞理想,選擇另謀出路。因此,強調所學內容和形式的新穎,以此引發學生的參與和思考是基礎,進一步想要達到的目的是學生內心的感悟,將知識的思辨轉化成深層的觸動,才算得上吃透了知識的內涵,感受到了專業的魅力。但如何有所感還需從行動中獲得。

通過行動指引方向,改變學生被動學習姿態。“紙上得來終覺淺”,傳媒教育不僅在於課堂和校園,更在於每一個切實的新聞實戰場所。四年制的大學教育或三年、兩年的研究生教育,都沒有真正放開學生的手腳,讓其在享受校園帶來的知識的同時,盡情在業界進行磨煉,兩者之間往往因為課程、校內事物的安排顯得互相干擾和排斥。與其在驗收教育成果時才表示不滿,不如調整教學規劃,把“翻轉課堂”轉變為“翻轉校園”。讓學生從實踐當中找准自身定位,發現自身缺失,以一種主動學習的姿態在今后的課堂中進行提升或轉向。

通過行動內化所學,真正有所感悟和獲得。傳媒學子對於傳媒的熱愛大多來自能接觸到的傳媒世界,五彩斑斕的大眾傳媒營造出來的“傳媒盛世”,抑或是歷史書上一件件筆觸有力的新聞故事。選擇一個專業進行學習並不意味著足夠的了解,但選擇一個專業進行從事則有必要足夠熟悉。而切身參與實踐是了解一個行業更加有說服力的方式,因此,通過行動傳媒學子才能更好地將所學理解深刻,也正是這一份感知能力,才能促使傳媒學子真正的轉變成傳媒人且堅定不移。

有所思、有所感,方有作為。傳媒教育應為學生提供更多思考和感知的機會,不要把學生教成優秀范本,而是讓他們在學習中感受到所學知識的力量,明白自己真正想要尋求的方向,當傳媒教育讓他們主動參與並樂在其中,有所感便自然有所作為。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