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長白學刊》雜志傳承好黨刊姓黨紅色基因

張席貴
2020年07月07日14:28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長白學刊》雜志傳承好黨刊姓黨紅色基因

在中共吉林省委黨校院內,創刊於1985年的《長白學刊》雜志已經迎來35個春秋。10多名新老編輯,秉承黨刊的優良傳統,順應時代發展,勇於開拓創新。始終堅持“學術與宣傳並舉,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辦刊理念,為繁榮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發展黨的理論、貫徹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在學術文化領域貢獻著出版人的智慧和力量。

堅持對作者一把標尺

“《長白學刊》雜志堅持質量第一的標准,公正公平對待每一篇投稿。”6月28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前去採訪時,《長白學刊》雜志主編王菲菲介紹,正是辦刊所堅持的學術正氣,才成為了眾多學者學術的知音和朋友。

一位編輯向記者回憶,此前,她拜讀了某學者的相關文章,並研究了其學術思想,向這位學者發出了第一封約稿函。一個月后收到了第一封回信,大體意思是他現在沒有文章,如有論文,一定聯系。

隨后,編輯立即向學者回復:“像您這樣的知名專家,一定非常忙,會有很多地位比我們高的雜志向您約稿,有時候我們也不好意思向您約,怕給您增加負擔。總之,希望我刊能得到您的青睞,如有論文懇請賜給我們,非常感謝!”

不久后,這名編輯收到了這位學者的第一篇文章,此后與這位學者結下了不解之緣。6年來,每次向他約稿,他都會欣然答應,從未失約。因為信任,他發來文章時會說:“他者的視角非常重要,你是第一讀者,多提意見。”總之,作為編輯能與學者進行學術對話,能夠懂得和欣賞,才能得到對方的認可,成為良師益友。

王菲菲向記者介紹,《長白學刊》雜志還積極為青年學者搭建平台,從來不唯名家是瞻。有的作者從讀博士生時就在這裡發表文章,最后成為某領域的專家甚至名家。

有作者曾寫信給雜志社,“20年前,當我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學子時,曾經在貴刊發表過文章。我非常感謝那些當初支持和幫助過我的人。我非常樂意回饋貴刊,給貴刊一篇文章。”在修改過程中,對於年輕學者,編輯更是煞費苦心,從一個概念的使用是否准確、一個觀點的表述是否清楚,到某段的論証是否深入,乃至字詞句法,每一步都耐心指導。也有作者給《長白學刊》雜志留言說:“作者的成長離不開編輯的認可。”

時代擔當是責任使命

“《長白學刊》雜志是一本黨校主管主辦的理論學術期刊,創刊以來,始終在黨校這個紅色家園成長發展,備受黨的關懷和指引,也受黨的教育和錘煉。”王菲菲介紹,黨刊姓黨是雜志的純正基因,始終堅持黨刊姓黨,是黨刊事業安身立命、擔當作為的根本之道。

無論在辦刊方向和原則上,還是在編校業務中以及編輯隊伍建設上,《長白學刊》雜志始終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新時代,《長白學刊》雜志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新要求下,不斷增強政治定力,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保持敏銳鑒別力,以理論上的清醒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傳承好黨刊姓黨的紅色基因。

“歷史傳承是黨刊安身立命的根本保証,時代擔當是黨刊義不容辭的責任使命,它讓黨刊能夠行穩致遠,發揮其應有價值。新時代,黨刊要做意識形態主陣地的堅守人、黨的理論創新平台的搭建人、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的引領人。”王菲菲認為,一本學術刊物就是一個學術平台,與時俱進推進理論創新,是我們黨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也是黨刊的使命和擔當。

新時代,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進入全媒體時代,各種傳媒手段層出不窮,但是傳統學刊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黨刊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和主流意識形態建構中仍然不可或缺。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日新月異的傳媒手段、復雜多變的意識形態形勢以及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的時代背景,《長白學刊》雜志的未來發展仍舊任重而道遠。”王菲菲介紹,《長白學刊》雜志人始終堅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黨校事業的正確引領下,黨刊的發展無懼風險和挑戰,隻要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善於傳承,勇於創新,敢於當擔,新時代的《長白學刊》雜志一定大有可為,也完全能夠大有作為。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