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第23屆上影節閉幕:疫情期間,電影依然在這裡綻放

顏維琦
2020年08月03日06:45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疫情期間,電影依然在這裡綻放

經歷數月的停擺,中國電影終於重新啟動,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重逢時刻,更是一個凝心聚力、謀劃未來的時刻。7月25日至8月2日,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舉辦,進一步發出人們的文化熱情正在釋放、城市生活陸續恢復正常、中國電影行業邁出再出發新步伐的信號。

展映中外電影322部,世界首映、國際首映、亞洲首映和中國首映佔232部,在29家電影院共放映1146場,觀眾超過14萬人次——在全力防控疫情的特殊時代背景下,這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安全、順利、成功舉辦,既是信心的昭示,更是決心的宣示,為全球電影行業和觀眾呈現了一個舉辦電影節的“上海方案”。

重逢,電影是美好生活的必需品

7月25日,傍晚的天光逐漸暗下來,陸續有觀眾來到露天電影放映場地外等候。在普陀區環球港北廣場,上海國際電影節優秀影片露天展映活動由老電影《舞台姐妹》開場。“電影節不能沒有露天電影,就像夏天不能沒有西瓜。”久違的光影交錯,讓市民興奮不已,也喚起不少人的集體記憶。

多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面向大眾的電影展映,已經在全國影迷和上海市民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面對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本屆電影節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以創新融合的思路,嘗試展映轉型,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以影院展映、露天放映和線上放映三線並進的方式,讓人民大眾分享中外電影文化的成果。

電影節執行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每場售票率30%、每個影廳每天放映不超過4場。盡管展映影院數量減少,但人們的熱情不減。影院購票人群中,上海地區佔71.3%,其次為3.4%的杭州,第三為3.0%的北京。“90后”佔比56.8%,成為觀影隊伍中的絕對主力。為了讓更多影迷可以看上電影,上海國際電影節繼續堅持公益惠民,在黃浦、靜安、鬆江、浦東和普陀5個區的七大商圈,以及浦東36個街道社區放映露天電影,點亮“仲夏電影之夜”。

在本屆電影節的開幕論壇上,閱文集團和騰訊影業的首席執行官程武一番話引起共鳴:“雖然電影不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但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需品。當一群人帶著期許,走進一個相對封閉的、黑暗的空間,通過一束光,伴隨著電影劇情推進,找到愉悅、溫暖和感動,這是電影帶給我們最獨特的價值,我們需要這種有儀式感的、獨特的觀影體驗,這也是萬千電影人在如此大的挑戰下,依然堅持在這個行業最重要的原因。”

重啟,電影節賦能產業發展

7月29日,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帶一路”電影周在上海國際旅游度假區啟動,同時揭牌運營的還有浦東國際影視產業園共享空間。浦東新區還發布了“2020版”影視產業扶持政策,擴大資助范圍和力度,一系列影視新政,增強影視機構走出疫情困境的信心,當場就有16家“一帶一路”意向合作企業和度假區重點企業簽約。

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結合上海國際影視創制中心建設和進一步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就已勾畫了打造“五大平台”的藍圖。其中之一,就是要把這個中國唯一的國際認証A類電影節,建設成為中國電影產業的助推平台。雖然因疫情影響壓縮了舉辦規模,但是,本屆電影節堅持從困難中突圍,聯合各方力量,強力提升產業發展能級,一系列新政策、新項目、新計劃、新作品在電影節這個平台上亮相。

鬆江區著力打造上海科技影都,充分發揮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特點,嘗試建立“完片擔保”模式,為投資人和制片商提供金融服務保障﹔運用大數據、多維度監測等手段,建立影視產業競爭力指數發布體系,提升影視企業科學量化決策水平等,被行業人士稱為“助力行業紓困的‘王牌級’大招”。

電影節期間,在徐匯濱江國際傳媒港舉辦的“中國影視之夜”,助燃影視行業重啟的熱情。這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上海總站承辦的直播活動,採用“佳作推薦人+優秀影視作品”的形式,把一部部尚未露面的影視新作推到大眾眼前,向人們傳遞電影人逆風飛揚的滾燙情懷。

無怪乎法國編劇、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深有感觸地說:“今年對於每個電影人來說,都是特別的一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舉辦,象征著希望。”中國導演賈樟柯說:“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上海國際電影節能夠完成籌備、展映等工作,更反映了中國電影人身上的韌勁和行業精神。上影節不單是一個節日,也讓我們相互鼓勵、堅定信心,大家團結起來,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重塑,面向未來育新機

盡管疫情給全球電影行業帶來了巨大打擊,然而,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以線下線上方式進行的金爵電影論壇、電影學堂等場合,國內外電影人吐露心聲、闡述觀點、交流創意,氛圍依然熱烈。遭遇疫情的共同經歷,使彼此之間有了更多共同語言。

博納影業總裁於冬說:“疫情沒有讓我們停頓,反而給了我們創作的准備、打磨和籌劃時間。”菲律賓導演拉夫·迪亞茲在這段時間裡,克服種種困難拍攝了一部短片和一部長片,他對在線聆聽的中國同行們說:“想抗擊疫情嗎?那就去拍電影吧。”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兒介紹,為應對疫情,今年3月上影集團發起成立10億元紓困基金,與企業共渡難關,“我們沒有浪費時間,用3個月完成了上影‘十四五’發展規劃。電影節期間,發布25部影視作品項目,其中有12部是故事片。”

迎接建黨百年的《一九二一》,以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主題的《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等,反映李大釗、陳望道等人物的《革命者》《陳望道》等,以及將鏡頭伸向抗疫戰場的《火神山》《中國醫生》……電影節上,各電影機構人士交流創作進展,一大批影片令人期待。

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取消了評獎,但發布金爵獎、亞洲新人獎官方入選片,是對一年來中外電影工作者創作成果的肯定﹔人們欣喜地看到,《風平浪靜》《吉祥如意》《再見奈良》等一批世界首映影片被送到上影節參加展映﹔取消了盛典紅毯,但中外影人們依然相伴度過了電影節“雲上的日子”,“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成員們用線上推送作品參映、設置雲展台的方式參與“一帶一路”電影周﹔壓縮了活動規模,但電影節主要板塊活動一個也沒有少。

今年,電影節國際影視雲市場的征集雖然很晚公布,卻在全球影視行業激起熱烈反響,不到十天的時間,就有超過700家展商申報參展。一些海外展商在申報時表示:“雲市場功能齊全,成本低、又便捷,充分體現了上影節為展商服務的用心,這是非常棒的‘上海方案’。”

近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動承擔為電影產業輸送人才的責任,形成了面向未來的階梯式新人培育機制。今年的電影節,繼續向未來擔責任,育新人不缺位。以引導新人敲開電影大門的短視頻單元,圍繞“四分鐘凝聚影像力量”主題,在答疑解惑中讓年輕的影像愛好者初窺電影工業的路徑。

上海國際電影節在27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熱切擁抱時代,擁抱世界,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之路不斷拓寬,已經成為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盛會。這一屆特別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折射市場信心,也彰顯上海作為中國電影搖籃的決心: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展示新時代人民城市的文化魅力。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