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小說如何講述鄉村女性故事
家國情懷作為女性文學的重要母題,在中國鄉村題材小說中出現,一個代表性作品是清末邵振華的《俠義佳人》。這部小說從啟蒙立場出發,採用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以家庭成員之間的人倫關系為切入點和主線,在對女性日常生活的描述中,將女性個體的生存發展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
這一書寫方式在其后鄉村題材女性小說創作中,長期佔據主導地位。鄉村題材女性小說家國情懷的構建與表達也隨之不斷深化和拓展,漸趨多元化。
隨著網絡文學的日益繁榮,鄉村題材在網絡女性小說創作中逐漸勃興,受到眾多女性讀者的青睞。它對於家國情懷的書寫,在承繼傳統紙媒鄉村題材女性小說和通俗文藝部分創作特色的基礎上,結合網絡女性讀者的閱讀傾向與需求,以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將女性個體的鄉村生活經驗與當代主流價值觀有機縫合,在女性個體、家庭與國家的良性互動中,實現三者的價值同構,凸顯出新時代女性的信仰與價值追求。
故事中的個人、家庭、國家三位一體,休戚與共
鄉村題材網絡女性小說根據時空背景,大體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發生在當代中國真實歷史背景下的故事,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明月度關山》(舞清影521)、《農家奮斗記事》(黯奴)、《七十年代之農門長女》(金波灩灩)、《南山村致富日常》(曲流水)等。另一種則是發生在以中國歷史為背景的架空、半架空或者平行時空的故事,《七零婦產聖手》(金面佛)、《六零年代好家庭》(桃花露)等均屬此類作品。而這兩種類型的故事無論如何變化和演繹,其核心模式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即以女性奮斗為主、鄉村發展為輔,二者相互交織,構成家國故事。
在這一模式中,故事一般是由女主人公自身或其家庭面臨的物質困境所引發的。其后,女主人公在竭力改變自己或家人命運的同時,都會投身於鄉村的發展建設事業,即便是被動卷入,不久也都轉變為心甘情願、滿腔熱情地為之添磚加瓦。最終,她們的辛苦付出,不但使自己獲得家庭的幸福和事業的成功,也讓鄉村發生了一系列美好的改變,這又給她們的生活和事業帶來更為燦爛的前景。顯然,故事是在實現女性個體、家庭、國家三位一體的價值同構過程中,鮮明地詮釋和傳遞出家國一體、休戚與共的理念,並在此基礎上確認和強調女性個體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農家奮斗記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証。故事以鞠敏、鞠靜、鞠靈三姐妹的成長奮斗史為主線,講述了一個普通東北農村的變遷記。三姐妹生於貧困的農民家庭,長於落后偏僻的鄉村,歷經種種磨難和挫折,但卻從不隨波逐流,而是頑強奮進,綻放出自己的美麗人生。在她們不斷追逐夢想之時,她們的所作所為不僅促使家鄉走上科學、環保與經濟並舉的發展之路,而且也讓重男輕女的落后觀念悄然發生改變。在故事中,時常流露出對國家繁榮富強、社會文明進步、人民幸福安康、家庭美滿和睦、性別平等和諧的強烈渴望,這既是三姐妹不懈奮斗的動力和目的,也是當下廣大民眾共同心聲的反映。
這一鮮明的創作特點之所以出現在鄉村題材網絡女性小說中,在於這樣的故事內容既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期許,與普通民眾的正向認知相吻合,又能給予女性讀者心理慰藉。從目前的創作實際和女性讀者的反映來看,其在鄉村題材網絡女性小說中的主導地位,必將是一個長久的存在。
俗世煙火中,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在閃爍
鄉村題材網絡女性小說在表達和傳遞家國情懷時,日常敘事與宏大敘事之間相互補充、相互滲透,是最為常見的敘事模式。
這類作品注重從女性鄉村日常生活切入,以女性個體的生活日常和生命體驗為中心,在凡俗人生和瑣屑小事的描述中,挖掘其社會性和時代性因素,力圖展現社會變遷和國家民族發展的歷史軌跡。例如在《七十年代之農門長女》中,故事將普通農民魯盼兒一家三代人的生活變遷,尤其是衣食住行和個人事業的發展變化,與當代中國滄桑巨變有機聯系在一起,從而使宏大歷史在普通個體微小的生活場景中,得以生動、鮮活地呈現。
同時,這類作品注重用崇高信念和遠大理想,來規約和提升細碎、重復的日常生活與個體欲望,讓平凡人生和俗世煙火裡,始終滲透著對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網絡小說《明月度關山》講述了支教女孩明月扎根偏遠貧困山區的故事:明月最初是被動支教,難以適應貧困山區的艱苦環境,后來在孤守大山深處的通信士官關山、小學郭校長高尚情懷的感召之下,她才漸漸轉變態度,並最終放棄城市生活,與關山成立夫妻哨所,積極投身農村教育事業和國防事業。故事裡並沒有將關山和郭校長從普通人拔高成英雄人物,也沒有為他們設定跌宕起伏的傳奇經歷,而主要聚焦於他們年復一年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堅守的瑣碎日常。而就在這看似普普通通、平淡無奇之中,卻彰顯著時代精神,體現出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也是讓明月發生蛻變的根本原因。
在鄉村題材網絡女性小說中,這一敘事模式的建構大多仍顯得比較稚嫩、浮於表面,但這種試圖實現通俗性、可讀性與主旋律之間有效對接的努力,為當下的網絡文學創作提供了一種可能。
在情感基調上,溫馨平和與昂揚向上互相融合
在建構和詮釋家國情懷時,鄉村題材網絡女性小說所普遍呈現的情感基調是溫馨平和與昂揚向上的互相融合。
家國故事幾乎都是以細水長流、平淡質朴的日常生活描摹為主,盡管多有女主人公涉及面對苦難、陷入困境的情節設置,然而卻從不過度渲染,只是將之視為人生的磨礪與考驗。其中,雖然可能夾雜著憂傷、痛苦、憤怒、沮喪等一些負面情緒,但一般都是輕描淡寫,不會任其放縱,而是很快就轉向詳細描寫女主人公是如何走出陰霾、迎來曙光的。作品總是試圖更好地表達對美好溫情生活的向往與眷戀,以及襯托人性的善與美。因此,故事中隨處流淌的都是溫馨與平和的旋律。同時,昂揚向上的激情也在故事中時時顯現。它是建立在女性對自己和國家充滿信心的基礎之上的,以一種積極進取的姿態,面對現實、擁抱理想。它的融入使得溫情脈脈的鄉村社會生活場景,充溢著活力與希望。
這種情感基調的生成與顯現,或許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對豐富、多樣生活的遮蔽,以及對復雜、深刻人性的簡化,進而影響到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可是它所具有的鼓舞人心的溫暖與力量,卻能帶給讀者輕鬆愉悅的閱讀體驗,同時還容易引發情感共鳴。
在當下網絡女性創作中,鄉村題材對於家國情懷的書寫和表達,已經成為別具一格的存在。不過,這個類型的創作也有一些較為明顯的問題和缺陷,比如鄉村生活經驗匱乏,比如故事和人物同質化現象泛濫。這已經嚴重影響到網絡小說鄉村題材的發展步伐,以及對家國情懷展現的廣度和深度。如何在豐富鄉土經驗的基礎上,深化家國故事的內涵、拓展其表達方式,是今后鄉村題材網絡女性小說創作亟待努力的重要方向。
(作者:王 萌,系河南省社科院文學所副研究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