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接踵而至——

“整個中國電影人都動起來了”

李雪昆
2020年08月27日07:28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十年·如影”主題論壇。

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海報。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海報。

疫情之下電影行業從電影院線到電影制片,各個環節都深受影響。但正如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題宣傳片《影醒》的主題曲《Lion Dance》歌詞中所表達的那樣,“不要害怕失敗,隻要滿懷期待﹔不想漫長等待,隻想拼個痛快。盡管低迷的我在那時經歷了辛酸無奈,但電影之光洒向全身燃爆了我的血脈”,歌詞中的內容可以說將電影人陰霾時刻的壓力化為沖破阻礙的能量,以更加飽滿的斗志、自信和力量迎接著電影蘇醒的時刻。

其實,正在舉行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也好,落幕不久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也罷,他們的舉辦為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不少助力,極大地促進了本土電影與國際的交流合作,並擴大著本土電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更為全球的電影行業和觀眾呈現了一個個舉辦電影節的“中國方案”。

多措並舉

促電影行業加速“跑”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開票僅10分鐘,便有72%的電影票售出,今年大熱的影片又是眨眼工夫就賣光了,這對依然處於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電影市場而言實屬不易。看著購票界面上瞬間標紅的座位,無數影迷“心碎一地”。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還了解到,為助力電影市場復工復產,激發消費者觀影熱情,提振北京市電影行業復蘇信心,北京市委宣傳部、市電影局、市財政局會同市文資中心於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當天啟動了“千萬文惠·點亮京影”主題惠民觀影活動,向廣大市民發放了千萬元觀影券,補貼北京地區消費者電影消費,並組織開展了“惠觀北影”“為愛觀影”“雙節賞影”“京影之夜”“紅色十月”“過眼‘影’,不剁手”等六大主題系列活動。通過線上活動、線下觀影專場等形式,更好地激發著廣大消費者的觀影熱情,加快電影行業整體復蘇。

面對重啟伊始的電影市場,在國家電影局的指導下,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誠邀醫務工作者及中高考學子觀影”活動,出資購買400萬張觀影券,對此,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趙海城表示,“接下來,華影公司將陸續推出積極舉措,加強精品力作的宣傳力度,提升精准發行服務的辦事能力。”在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副會長、電影發行與城市院線分會會長陳連寶看來,市場復工初期,中影公司、華影公司所付諸的扶持助力工作,意義非凡。“作為兩大國有龍頭電影企業,他們收集經典復映片,以零分賬的方式投入市場,解決了片源短缺的燃眉之急,為助力電影行業有序復工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助力電影市場復蘇的同時,行業對話可以說是電影行業的風向標,為從業者提供著思想碰撞、分享新知的平台。而今年,疫情對電影產業的影響無疑是繞不開的話題。

在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外電影合作論壇暨影片創投會上,北京廣播電視台副台長、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秘書長陳祥談道,在世界各國電影業遭到疫情嚴重沖擊的背景下,舉辦中外電影合作論壇,對於提振電影產業發展的信心與士氣,探討電影行業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廣領域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趨勢,具有十分重要的開拓意義。“在中國電影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中外電影領域之間的緊密合作變得尤為重要。”

新冠肺炎疫情讓全世界電影人都面臨一個嚴重的問題,即未來的路怎麼走?無論是創作還是市場,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對此,開心麻花總裁劉洪濤認為,中國電影對於國際化表達的積極借鑒與探索,讓電影市場充滿希望。觀眾對於電影的需求不會變,隻要創作者能在內容、品質上做到更好,讓觀眾通過看電影體驗到獨一無二的享受,電影就能生存下去。

在具體操作方面,博納影業集團高級副總裁蔣德富強調,務實精神和對電影的敬畏之心尤為重要。對民營企業而言,最大的務實來自於兩方面,一是拍攝水准要達標,二是成本要節約,要找到一個能夠兩者兼容的創作點和制作體系。華納兄弟中國區總裁趙方也指出,完善中國電影工業化體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借船出海,在制作方面先跟好萊塢形成合拍制度,好萊塢經過100年摸爬滾打,在題材開發、敘事手法、制作體系等各環節、各鏈條都形成了完善和成熟的工業化體系,現在正值中國電影迅猛發展的幾十年,通過和他們的合作,能夠找到一些捷徑,可以借鑒很多東西,但一定要本地化,作成中國特色的電影工業化體系。

在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特別策劃的“十年·如影——十周年主題論壇”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中磊興奮地表示,2020年周末票房的全球紀錄是由中國電影誕生的。他說:“7月20日,中國的電影院終於等來復工的一天,在那一刻我們非常激動,我們願意拿出自己優秀的影片,作為復工之后投入市場的電影。”

王中磊表示,中國電影人韌性十足,市場正在迅速恢復中:“我覺得整個中國電影人都動起來了,我們也看到‘十一’檔期已經有四五部非常主流的電影宣布定檔,這証明我們的市場會快速地恢復發展。”

正如法國編劇、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時所表達的,“今年對於每個電影人來說,都是特別的一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舉辦象征著希望。”而北京國際電影節的舉辦又何嘗不是希望的延續,活力的延續,疫情防控有力措施的延續。

扶持青年

幫新生力量有所“悟”

觀察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不難發現,大力扶持青年創作者,關注電影新生力量,已成為兩大電影節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他們主動承擔為電影產業輸送人才的責任,形成了面向未來的階梯式新人培育機制,也因此,成為電影人才孵化的重要平台。

還記得導演楊子曾帶著電影作品《喊·山》參加過第四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項目創投並獲得了“最具商業潛力獎”,從北京國際電影節項目創投嶄露頭角的他,現在已成為業界知名導演。在楊子看來,“電影節的如期舉辦,既讓從業人員看到現在中國電影依然擁有非常旺盛的戰斗力,還可以讓大家更加堅守自己的夢想,也堅信中國電影一定會回到曾經的繁榮。”

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以引導新人敲開電影大門的短視頻單元,圍繞“四分鐘凝聚影像力量”主題,邀請資深專業人員擔任導師,與優秀作品作者展開面對面交流,在答疑解惑之中讓年輕的影像愛好者初窺電影工業的路徑﹔而上半年,上海發起的“藝起前行”主題視頻征集活動,一批優秀抗疫題材作品脫穎而出,作者被邀請到短視頻單元活動現場授予榮譽,也讓青年學員們對“人民文藝人民創造,人民文藝服務人民”有了更深的理解。

導演、編劇刁亦男表示,電影新人難免會經歷挫折,“青年導演大部分都在經歷焦灼和失意,畢竟每個頒獎禮獲獎的隻有幾個人,我也經常經歷這樣的時刻,把這些挫折當作鼓勵又何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他表示,創投提供給了年輕導演一個了解未來電影市場的機會,“在這裡,除了導演的作品可以得到投資,獲得成功以外,更重要的是,年輕人有個思想交流的平台和空間。”

應該看到,為了讓參與創投的青年影人得到更多的指導和熏陶,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還邀請知名電影人走進青年電影沙龍與參與創投的年輕人對話,一段段語重心長的教誨、一句句鞭辟入裡的指點、一次次閃耀創意火花的對答,無不讓這些有志於從事電影創作的年輕人為之動容、深受啟迪。

演員梁靜認為,選擇與青年導演合作,自然是看中其才華,而不是名聲和經歷。“如果認定了一個年輕導演,那就要選擇相信他,把全部經驗告訴他,彼此幫助是重要的,當他們在片場的經驗不足時,我們演員需要用自己的經驗去反哺他。”

“你的創作一定要是你心中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不管多大多小,隻要是你真正想的,一定會吸引理念相同的人,理解你的人。”演員宋佳說道。

改變傳統

創新突破雲上“走”

從2月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以來,全球幾乎所有的電影節都宣布延期或取消。面對疫情,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相繼拉開大幕。雖然,疫情暫時擋住了中外電影人集聚交流的腳步,卻也倒逼電影節改變傳統模式,從互聯網尋找創新突破的機遇。

數據顯示,從7月17日宣布舉辦上海國際電影節至8月1日,關鍵詞“上海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微博話題增量超3億﹔電影節視頻的微博播放量超千萬﹔官方短視頻平台快手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主題視頻播放量超過1.2億﹔上影節在合作音頻平台喜馬拉雅搭建專區,開幕一周收聽金爵電影論壇等相關音頻的人次即超過30萬。而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后,觀眾熱情也持續高漲,僅#北京電影節海報#微博話題閱讀量就超1.5億,#北京國際電影節8月22日舉辦#微博話題閱讀量超8901萬,由此可見觀眾高漲的熱情。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5G時代的來臨,探索線上交流、學習、辦公和傳播,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採用線上線下聯動的模式辦節,採用3D+VR技術搭建虛擬展示系統,為參展用戶提供便捷、快速、清晰的線上體驗,這也是國內電影節首次採用虛擬現實技術,舉辦線上招商展會。而電影節期間的其他主要活動也搬至雲端,通過電影節官網和愛奇藝網,全國觀眾在家中也能體驗和參與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各項活動。因而,此次北京國際電影節也被稱為“雲上北京國際電影節”。

其實,無論是在線上還是在線下放映,都是優秀電影抵達觀眾的方式。“北京展映”是每年北京國際電影節觀眾參與熱情最高的活動之一。它讓北京以及從全國各地而來的影迷,沉浸在新老電影的光影魅力中,但線下展映終究隻能滿足身在北京並且搶到票的影迷,相對而言,線上放映能夠最大程度地惠及全國各地的影迷。

在王中磊看來,電影節的作用和影響力不會受線上線下的影響,反而是互聯網可能會助力於電影節的推廣,擴大其影響力。但他也坦言,窗口期的縮短會影響電影院放映的吸引力,改變人們去影院的習慣,對整個電影市場有一定的沖擊。導演陸川則表示,自己不拒絕互聯網,甚至在嘗試網絡項目。

中國電影資料館資深研究員李迅則認為,隨著技術對於人類生活的影響,一定會出現在形式、結構、人物、敘事上與之相應的新的表現方式。

此外,電影節舉辦的影視產業內人士的交流論壇以及著名電影人的大師班,向來是年輕影迷和有志從事電影行業的人關注的焦點。以往此類線下活動由於場地有限,僅對業內人士、媒體及少量觀眾開放。而“雲上北京國際電影節”則對論壇及大師班活動進行高清直播,即便是不能親臨現場的境外嘉賓也可以以雲連線等方式,參與論壇或大師班活動,讓北京國際電影節不因疫情而降低質量。

談及雲形式,不得不提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與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貫通舉辦的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國際影視雲市場,其不僅為產業來賓搭建線上交流平台,還通過為來自海外機構的推介視頻一一標上中文字幕,方便中國來賓溝通交流,甚至提供境外節目引進、法務、保險、影視攝制和影視版權等咨詢,讓海內外來賓在線上同樣享受到細致、專業、貼心的服務。

其間,俄羅斯最大的私營廣播公司之一NTV攜14部電視劇和綜藝節目參展,並通過推介會將最新的內容帶給產業來賓﹔從事熱播電視劇《三十而已》海外發行業務的杭州九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在“雲展覽”板塊找到多家具有合作意向的日本電視台和發行公司﹔日本影視界“百年老店”鬆竹映畫不僅有3部最新的電影作品參展,更通過線上洽談會找到了多家影視合拍制作公司。

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市場和上海電視節電視市場總參展商共580家。而今年,國際影視雲市場的征集雖然很晚才公布,但在不到10天的時間裡,就吸引了來自全世界五大洲超過700家展商申報參展,其中海外展商首次突破五成。

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的線上展映、參展嘗試,或許會成為日后電影節的標配。疫情給電影行業帶來了巨大影響,但線上的嘗試也為電影產業的發展格局、生產方式、經營理念帶來了新的啟發。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