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工業化難題亟待破解
圖為《流浪地球》劇照。
近年的幾部科幻影視作品集中改編自劉慈欣的小說,更多的科幻文學IP等待開發。
國產科幻電影的發展,亟須破解工業化這道題。電影工業化,不像很多人直觀理解的重工業、機械化、大齒輪,它的內核是強調流程、協同與分工,意味著流程的整合、觀念的改變。
我們對推動國產電影工業化的緊迫感,來自一次海外學習的震撼。2014年,我和幾位中國導演了解到電影《終結者》有一整套完備的制作宣發流程時,被深深震撼了:電影制作的整個過程都是可以量化拆分的,電影被拆分成一個個項目組,分門別類對接道具、攝影、特效等工種,高效地完成任務。回國之后,我們希望琢磨出一套能夠落地國內的電影工業化流程。每位導演都著手開展新項目,我選擇了科幻電影。
籌備制作《流浪地球》的4年裡,我和團隊不止一次感受到國產電影工業化與世界先進的差距。前期籌備的8個月裡,我們完成了上百萬字的劇本、3000張概念設計圖、8000張分鏡頭畫稿﹔正式籌備期間,我們又做了1萬件道具,搭建10萬延展平方米的實景﹔前后7000多人參與制作,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和職業……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標准化流程與協調分工尤為重要。
《流浪地球》受到很多人的鼓勵,有人問我:有什麼經驗可以被國產科幻電影復制?坦白講,我們遇到更多的是困難。影片上映后,我們重點做了兩件事,一是通過大規模調研了解觀眾反饋,二是總結反思整個過程。大家發現,電影工業化是我們的短板。我們在腦海中想象的畫面和鏡頭,拍攝中卻常常不知如何實現。隻能不斷嘗試、反復實驗。所以,才會有一個特效鏡頭改到249遍的案例。7000人的團隊,155天連續拍攝,大家是在不眠不休、手推肩拉的狀態下,完成了《流浪地球》。
正是有這樣的切身體會,我們決心梳理一整套工業化的流程,希望在《流浪地球2》的制作中少走一些彎路,更希望能以綿薄之力助推國產科幻電影發展。在國家電影局的關心支持下,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電影工業化實驗室”宣布在北京電影學院成立。我們擬定以3個5年計劃完成梳理,並通過一兩部電影的拍攝驗証升級。經過半年多的前期調研發現,世界先進的電影工業標准有很多,每年大概增加幾十個。當務之急是確定標准這一問題。盡管它看起來不起眼,但這就是工業化最基礎的基石。如同有了一塊塊磚,才能砌成一堵堵牆,最終才能建成一座穩固的大廈。
這是一項開拓性的工作,一切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但我對未來充滿樂觀,因為我們有自己的底氣。最新技術的應用,國際同行之間的交流,都讓國產電影有可能更快地完成這個過程。比如,5G技術為電影工業建立了一條高速公路,接下來,國產電影需要找到最適合的那輛車,並使其快速行駛起來。當然,我始終覺得,不論工業化還是新技術,其本質都是工具。就像畫家手中的筆和紙,繪制出怎樣的畫面,使用工具的畫家至關重要。注意平衡工具和創作者之間的關系,二者才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作者為電影《流浪地球》導演,本報記者任姍姍採訪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