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極限挑戰寶藏行》:綜藝呈現奮斗者故事

任飛帆
2020年11月06日06: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綜藝呈現奮斗者故事

  不久前,東方衛視綜藝節目《極限挑戰寶藏行·三區三州公益季》(以下簡稱《極限挑戰寶藏行》)收官,網友們紛紛通過彈幕表達對節目的不舍。

  2015年,《極限挑戰》第一季開始播出,邀請嘉賓在開放的錄制環境中完成各項挑戰。新穎的形式讓節目收視率和點擊率連創新高。5年過去,《極限挑戰》不斷在內容形式、嘉賓選擇等方面進行諸多嘗試。《極限挑戰寶藏行》旨在通過嘉賓們的深度體驗,展現脫貧攻堅實效,見証美好生活建設。

  “三區三州”跨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是深度貧困地區,也是全面脫貧最難啃的“硬骨頭”。與此同時,這裡擁有獨特的風光物產和地域文化。《極限挑戰寶藏行》不僅生動展現當地風土人情,而且以綜藝視角講述這片土地上奮斗者的故事,立意深刻又不失趣味,受到觀眾喜愛。

  “紀實”是這一節目的特點及亮點。節目不人為架構劇情,而是最大程度為觀眾還原真實的生活場景,現場隨機碰撞出的火花或妙趣橫生,或感人至深,產生強烈代入感,讓觀眾沉浸。譬如在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節目將任務設置與護林行動結合。有的嘉賓乘坐專用直升機,體驗長達8小時的播撒農藥任務﹔有的嘉賓做起放羊倌,不僅要保証羊群吃飽,還得避免羊群過度吃草給周邊水土環境帶來破壞。最令人感動的是其中一組嘉賓幫助護林員挖水渠的故事。因為附近幾個村庄離塔克拉瑪干沙漠特別近,多虧有一大片胡楊林,才避免被沙漠吞噬。挖掘水渠,引洪灌溉胡楊林,能夠有效防風固沙,但因為挖掘設備會破壞胡楊根莖,所以這一工程隻能由人力完成,護林人為此付出艱辛勞動。一位女護林員因為工作已經連續幾天沒回家了,她向嘉賓們表達了對家中孩子的想念。嘉賓們深受觸動,紛紛拿起工具幫忙。在挖沙過程中,大家一邊忙著手中的活兒,一邊聊著家常,攝像機平實地把這一切記錄下來,沒有過多剪輯,更沒有刻意煽情,卻能擊中人心。經過嘉賓和護林員的齊心協力,當河渠最終成功通水時,連屏幕前的觀眾也不禁為之動容。

  為擴大傳播效果,《極限挑戰寶藏行》還將節目精彩內容制作成一批短視頻在網絡上發布。嘉賓們在各平台積極主動宣傳,讓節目突破圈層,吸引更多人關注公益,關注脫貧攻堅。同時節目也提供一個契機,把貧困地區的特色自然資源展現給廣大觀眾,解決“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問題。錄制地“奇特村”“白沙山”等在節目播出后已成為網絡熱搜詞,直接帶動當地留香瓜、羅布麻茶等特色農產品銷售。

  《極限挑戰寶藏行》在播出期間產生的社會效益,激勵文藝工作者進一步探索方式方法。期待有更多優秀作品在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助力脫貧攻堅取得更大成果。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