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含:做新聞就要俯下身沉下心
媒體融合時代的新聞人,融的是觀念和思路,合的是內容和技術,做的是協調和互動,求的是再造和雙贏。——周秋含
“這幾天,我時不時在想,是什麼讓我能站上這個領獎台,我覺得,是因為過去22年來,我所經歷的那些事、認識的那些人。”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獲獎者,華龍網集團總裁、總編輯周秋含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表示,感恩這個媒體融合的時代,感恩這座從不缺故事的城市,感恩一起戰斗的團隊。
“技術男”的新聞生涯
“22年前,從計算機應用專業畢業的我,有幸進入重慶報業集團旗下的《重慶晚報》工作。彼時,恰逢傳統媒體進軍互聯網。”周秋含回憶,他的第一次採訪是在重慶巫山,報道我國出土最早古人類化石的龍骨坡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山踩堂戲。“就這樣,我這個連消息導語都不太會寫、倒金字塔結構都搞不懂的‘技術男’,正式開啟了新聞生涯。”
也許就是憑著“技術男”的一股子鑽勁和韌勁,周秋含一直堅持學習、鍛煉專業技能和職業思維,逐步從傳統媒體一線記者成長為採編部門管理者,再到網絡媒體總編輯。他不僅策劃了大量有影響力的報道,而且積累了豐富的新媒體建設、管理經驗,並在媒體融合的實踐中不斷創新。
“我們這代媒體人,擁有豐富的平台資源和時代賦予的‘風口’,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沒有理由不熱愛。”周秋含回顧華龍網從“PC一張網”到“一芯兩雲三平台”全媒體融合布局發展的同時,也闡述了他對“媒體融合”的理解,“‘融’的是觀念和思路,‘合’的是內容和技術,‘做’的是協調和互動,‘求’的是再造和雙贏。它不僅改變了體制機制,也改變了媒體人的思維方式。”
秉承“融合做求”幾大要點,周秋含帶領團隊,以“內容+技術+運營”為方向,通過深度融合、數據賦能,持續探索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現代傳播體系,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綜合布局的新型媒體集團發展之路。
始終以人民為中心
“我很幸運,因為我工作的城市重慶,從來不缺故事。”周秋含表示,無論是渣滓洞、白公館裡的紅岩故事,還是三峽移民、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故事,抑或改革大潮中涌現的平凡英雄……不僅賦予新聞工作者“靈感”,也是他們在實戰中成長的土壤,更賦予了他們從常人小事中見不凡的動力。
“我們的筆端和鏡頭,要始終以人民為中心。”這是周秋含從事新聞工作以來一直堅持的理念。20多年來,他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將飽含人文關懷的視角對准普通老百姓,傳遞社會正能量。
他一手打造的《百姓故事》欄目,讓採編團隊俯下身沉下心,挖掘基層人物閃光點,彰顯草根人物的擔當與大愛,弘揚人間真善美,綜合運用融媒體形態,形成全媒體多渠道、多形式的立體傳播矩陣,從而使傳播效果最大化。該欄目報道的眾多人物獲得“中國好人”“全國道德模范”等稱號。在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百姓故事》欄目獲得一等獎。
同年,華龍網專題作品《絕壁上的“天路”》也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這是周秋含帶領團隊堅持人民情懷、踐行“走轉改”的又一案例。該作品緊扣脫貧攻堅、精准扶貧主題,聚焦重慶巫山下庄村20年如一日堅持修路的故事,通過全方位多角度融媒體報道,把脫貧攻堅一線群眾不等不靠、頑強奮斗的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
守土有責創新為要
“我們新聞人正面臨巨大挑戰。”周秋含表示,媒體融合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新格局,產生了新業態,“我堅信,變局中開新局,危機中育新機。”
面對新的輿論環境,周秋含堅持守土有責、創新為要,不斷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在持續創新中搶佔媒體融合的制高點,打造新型主流傳播平台,鞏固主流輿論陣地。
周秋含始終把內容生產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內容原創生產優勢,憑借強大的採編力量、權威的信息渠道、規范的採編流程進行優質內容生產,同團隊推出了一批媒體融合創新精品、爆款。
此前,華龍網作品的《穿越直播 重返70年前英雄之城》獲第二十六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這不僅是重慶新聞界第一個一等獎,也是周秋含和團隊堅持內容為王進行媒體融合創新的有力實踐。
周秋含和他的團隊順應移動化大趨勢,強化移動優先,“終端隨人走、信息圍人轉”,把新聞客戶端建設作為重點,形成載體多樣、渠道豐富、覆蓋廣泛的移動傳播矩陣,建成3個“1+41”集群,創新構建了全國唯一省市縣全覆蓋的立體式新型傳播平台。
“我忘不了為盡早發回兩會報道,凌晨4點就排隊進入人民大會堂的記者,忘不了因為硬件條件不足,為保証作品效果躲在被窩裡錄音的后期編輯,忘不了在疫情期間奔赴湖北一線的記者。”採訪快要結束的時候,周秋含說,回望來路讓他滿滿的感動,“與其說這個獎屬於個人,不如說它屬於過往,屬於那些指引和陪伴我成長的人。”(記者 韓萌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