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改善自我表達講好真實立體的中國
“挨罵”,說到底是一個話語權問題。講好中國故事,不僅要有“自知之明”,更要有“知人之智”,要強化“受眾思維”。認真研究國外民眾的心理特點和接受習慣,將“我們想講的”變成“他們想聽的”,把“他們想聽的”融進“我們想講的”,才能讓中國故事跨越地域、種族、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藩籬,讓更多中國元素被看到、被感知、被接受。
落后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日前,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一次演講中再次提到今日中國的“挨罵”問題,引發各界廣泛關注。他指出,在表述自己方面,我們雖取得了長足發展,但還遠遠不夠。
所謂“挨罵”,是對長期以來中國在國際輿論場中被矮化、污名化、妖魔化的形象說法。近代百年,中華民族飽受屈辱,任人欺凌折辱的歷史,“黃禍”“東亞病夫”等刺耳罵聲,每每想來都讓國人痛徹肺腑。而今,我們雖然擺脫了“開除球籍”的險境,實現了“趕上時代”的跨越,挨打挨餓的問題早已一去不返,但嘈雜“罵聲”卻並未消弭。甚至隨著中國重回世界舞台中央,各種非議的力度和烈度還越來越高。個別西方國家憑借其歷史形成的話語權,對我們這個“不類己者”指手畫腳、妄加評判,極力質疑否定中國模式,誤讀歪曲中國發展,造謠抹黑中國體制。這樣的“話語進攻”為中國人所不齒,卻相當程度影響著很多西方民眾對中國的認知,以至於在美版知乎上,很多人表示,中國是“你去過就會發現,和媒體描述完全不一樣的國家”。
“挨罵”,說到底是一個話語權問題。舊中國積貧積弱,失聲失語在所難免,硬著頭皮辯解、吶喊隻會顯得無力且無奈。今日中國“換了人間”,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理應去爭取與國力相匹配的話語權。但不可否認,在當前的國際輿論場中,“西強東弱”的格局仍在,中國話語傳不開、中國故事傳不廣的問題依然突出。中國形象在西方的話語體系中被歪曲、被解構,乃至被壓制、被貶損,這種國力水平與話語權之間的“剪刀差”,已經成為我們對外傳播亟須破解的現實課題。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表達力、溝通力、形象力就是軟實力和競爭力。在國際輿論中,我們若不能展現“真實中國”,不僅會影響我們對國家形象、尊嚴和利益的捍衛,甚至還會掣肘國際交往與合作。
“欲揚其美,必知美之所在。”更好表述自己,前提是全面准確認識自己。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不隻西方社會,國內很多人都習慣於套用“域外標准”來“認識中國、理解中國、表達中國”。這種“不中不洋”的表達常會陷入邏輯不通,甚至混淆是非的境地。用西方經濟學解讀中國經濟,怎麼推演都是“硬著陸”﹔用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來闡釋中國方案,很容易掉入花式“陷阱”。殊不知,中國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發展成就,就是因為沒有拄別人的拐棍,堅定走自己的路。中國的崛起觸動了這個世界許多敏感的神經,也遠遠超出了西方政治話語的詮釋能力。隻有告別迷信、立足實際,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不斷提出具有主體性、原創性的理論觀點,構建中國自己的話語體系,才能讓“中國奇跡”“中國方案”“中國聲音”,成為世界表達中國故事的源頭、讀懂中國的標識。
傳播、表達都是互動的藝術,講好中國故事,不僅要有“自知之明”,更要有“知人之智”,要強化“受眾思維”。近些年,不少“中國形象”在國外網絡意外走紅。記錄田園生活的李子柒,在“油管”收獲數百萬粉絲﹔兩名倚靠小憩的中國抗疫護士登上外媒頭版,感動、激勵了無數面對疫情的人……這啟示我們,不同國家和民族在社會制度、發展理念、文化風俗等方面,均存在差異甚至不乏沖突,但並不意味著大家沒有利益交匯點、議題聚焦點、情感共鳴點。認真研究國外民眾的心理特點和接受習慣,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方式主動進行議題設置,將“我們想講的”變成“他們想聽的”,把“他們想聽的”融進“我們想講的”,實現“國際范兒”與“中國味兒”的結合,才能讓中國故事跨越地域、種族、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藩籬,讓更多中國元素被看到、被感知、被接受。
今天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如果說中國道路,為落后國家探索實現國家現代化提供了“西方模式”以外的另一種路徑選擇,那麼探索和建構“后西方話語”時代的中國話語體系,則將是中國為人類進步做出的另一份獨特貢獻。一方面,西方治理已然陷入“燈下黑”,不少效仿西方制度的發展中國家也面臨這樣那樣窘境。不少國家都對中國崛起興趣盎然,但又因外界解釋力不足,多處於圍觀狀態。另一方面,中國聲音是難得的穩定信號。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反復宣示“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不斷將這些中國聲音傳播到國際輿論場,驅散世界發展進程中的逆流和陰霾,善莫大焉。
大國崛起,不隻伴隨著經濟騰飛、科技趕超,還必須完成“自我表達”的宏大課題。中國發展日新月異,中國故事振奮人心。我們必須大大方方講、自信滿滿講,在世界面前展現一個更加真實、立體的中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