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2020全民閱讀:變在哪兒,新在哪兒

2020年12月22日06:43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2020全民閱讀:變在哪兒,新在哪兒

12月18日—19日,第三屆中國全民閱讀年會在廣西南寧召開。在2020年歲末,回首全民戰疫的這一年,以推動全民閱讀為己任的出版界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

在2020年全民戰疫的場景中,有兩個畫面是以閱讀作為主焦點:一個是武漢方艙醫院裡的“讀書哥”,他靜靜讀書的姿態似乎在當時情境下可以讓整個焦慮的社會都安靜下來﹔一個是在東莞圖書館裡留下臨別贈言的吳桂春,他對閱讀的態度和疫情給他的生活帶來的改變形成的巨大反差,足以讓推動全民閱讀的出版人頓時興奮起來。

新冠肺炎疫情,帶給社會很多改變,經濟、社會、生活、健康、環境、社交等等,但通過這場疫情也帶給一些人思維、習慣甚至是思想的轉變,是全民閱讀在疫情危機中遇到的最大變局。

遇變局 戰疫中的新需求

閱讀戰疫的過程中,書籍不僅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更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出版人欣喜地看到,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全民閱讀的氛圍正在形成很好的溢出效應,越來越多的組織機構、社會力量參與到全民閱讀事業中,為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公共服務水平增添了力量。

從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長范曉莉在致辭中的舉例來看,今年廣西全民閱讀月期間,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向全區讀者推薦了《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百年大變局:世界與中國》《紅色家書》3本書,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各級各部門紛紛組織全民閱讀活動,3本書的發行量達到了9萬多冊,全區各地開展各類全民閱讀活動達600多項。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9萬多冊的發行量、600多項活動看起來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當它們匯聚起來並相互作用時,其能量是呈幾何式增長的。

中宣部今年10月印發的《關於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就包括加大閱讀內容引領、組織開展重點閱讀活動、加強優質閱讀內容供給等重點任務。

安徽出版集團董事長王民在演講中闡述了他眼中疫情給出版和全民閱讀帶來的三個改變:

——傳播方式之變。疫情期間500余種抗疫圖書實現了融媒體出版,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知識和精神支持。教育出版人免費提供電子出版物、開放數字教育資源,助力“停課不停學”。

——內容需求之變。大眾對疫情了解、防范等閱讀需求急速上升,形成抗疫出版和閱讀熱潮,與疫情有關的書籍引起了讀者的熱切關注。人們在滿足健康防疫、知識學習、信息獲取之外,越來越關心法治、安全、環境等方面的信息,也會更多關注和體味生活,對科普、休閑、美食類閱讀的需求有所增加。

——產業業態之變。面對讀書與讀屏的並重,大眾不僅需要紙質書,還需要網絡、手機閱讀器上出版的文字,需要立體、全媒體、融合出版,需要通俗易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形式、新穎便捷的載體所呈現出來的內容。

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面對需求的改變,出版業正在守住主陣地,傳播正能量,發揮大作用。

育新機 疫情下的“雲互通”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帶來一組數字: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出版界出版了1000多種抗疫類圖書,同時免費向國外出版界提供多種圖書的版權﹔中國外文局今年截至目前輸出圖書版權709項,舉辦了約30場國際抗疫雲活動,“這在疫情下非常不容易”。

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主席、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張明舟發起設立了一個國際抗疫童書互譯共讀平台——生命樹童書網,中國的出版社把60種抗疫圖書的版權捐贈出來。張明舟組織了近400名譯者,從60種圖書中精選出11種,翻譯成17種文字,在互聯網上受到很多國家讀者的歡迎。

人民衛生出版社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公眾防護指南》隻用了一周時間就出版了,但並未進行市場銷售,而是通過各種途徑向全社會公益傳播。人民衛生出版社董事長王雪凝介紹,該書向公眾贈閱55萬余冊,授權翻譯出版漢維對照版、漢哈對照版等5種民文版出版物,推出英、法、意等10種國際語言版,在全球范圍傳播科學權威的疫情防控知識。

變化中新的機遇和新的合作空間,讓陸彩榮感到,社會變化是出版的重要選題,記錄、傳承歷史是出版的重要職責,“賣思想、賣創新是很重要的”。

“我們與國際出版界密切合作,舉辦了雲首發、雲簽約、雲閱讀等一系列推廣銷售活動。”陸彩榮說。

全面助力戰疫期間,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充分利用擁有200萬訂閱用戶的新媒體矩陣,及時、快速推出高品質的權威文章,多篇文章閱讀量超過10萬。

“新媒體爆款文章催生抗疫熱點選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常務副經理、副總編輯宋春生表示,依托出版社作者資源,新媒體矩陣全面助力中醫藥抗疫經驗宣傳推廣,並為后期抗疫圖書選題提供了來源。

在介紹加快推進線上直播布局的情況時,王民也列出了一串數字:集團各出版單位今年已經開展線上直播2000余場,合作主播有近百人﹔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聯合知名主播薇婭直播帶貨《中國經典動畫珍藏版》,4分鐘銷售額達500多萬元。

新媒體傳播、直播和在線課程、應急出版發行、免費公益服務……疫情下的新機更像是一把雙刃劍,隻有利用好的出版單位才能在這場變局中找到更大的市場空間。

開新局 融合下的“全鏈條”

“成年人每天要有3小時在讀各種屏,而書報刊的閱讀時長隻有30分鐘。”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帶來的是全民閱讀的數字變化。

30分鐘:3個小時,無論出版界對紙書閱讀和電子書閱讀有何種不同看法,但這就是成年人閱讀時長的現狀。

無論你變與不變,融合出版就在那裡。

“這是一個融媒體的時代,沒有一個出版社不做融媒體,而且必須加大力度。”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表示,圖書線上線下互動銷售已成常態,一家出版社社長告訴他,出版社自己有一個攝影棚,每一個編輯部都搶著用,因為他們要通過視頻直播、短視頻等推動圖書宣傳。

安徽人民出版社今年出版的《不負韶華——追憶“時代楷模”李夏》,整合了紙質書、電子書、視頻、報告會、舞台劇,實現了立體傳播,僅4個月就銷售30萬冊﹔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徽州八記》,單本書網絡點擊量已經超過100萬,都是圖書內容的朗讀音頻在網上火了之后開始成書。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出版形式、閱讀方式、商業模式等形成了持續沖擊,已經從量的增長轉變到質的提升上來,已經從讀的時代轉變到聽的體驗上來。”王民認為,推動主題出版融合發展,要堅持以技術賦能內容,以數字提升傳播,推進重大題材作品全媒體出版、立體出版,推進優秀內容多元呈現、多端傳播。

同時,王民還提出“立足出版做出版”。通過延長文化產業鏈、豐富產品供給,提高附加值,出版產業向上下游延伸,他舉例說,安徽出版集團的豚寶寶課件已經被28個城市的5000多家幼兒園廣泛採用。“十四五”期間,融合出版產生的效益將越來越顯著,逐步形成由單一到多元、由紙媒到全媒、由視聽到互聯的出版傳播格局,增強傳播能力,拉長閱讀產業鏈。

此外,在這次年會上,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就“用閱讀公平推進教育公平”等話題,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就“閱讀與全媒體時代”等話題,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就“悠悠萬事 閱讀為大”等話題,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黃強就“全民閱讀從孩子抓起”等話題進行了精彩闡述。

面對新征程新使命,如何把握數字經濟新引擎,加快從傳統出版到融合出版的轉型,在守正創新中肩負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還有待出版人繼續思考和探索,開創“十四五”時期出版與閱讀工作的新局面。(記者 閆鬆)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