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總編談媒體融合
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台):平台網絡化 渠道生態化 內容產業化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從重要意義、目標任務、工作原則三個方面明確了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體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要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落實中央要求,各級各類媒體取得哪些進展成效?形成哪些規律認識?深度融合又有哪些發力方向?敬請關注“社長總編談媒體融合”專欄報道。
近年來,互聯網正在媒體領域催生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給新聞輿論工作帶來機遇和挑戰。
在重慶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傳部、市文化旅游委的大力指導和支持下,重慶廣電集團(總台)積極發揮主流媒體作用,牢牢掌握全媒體時代輿論場主動權和主導權,著力加快媒體深度融合,以“平台網絡化、渠道生態化、內容產業化”為發展戰略,以互聯網思維、全媒體視角審視和謀劃宣傳思想工作,以構建智能創新生態體系和產業生態體系為融合發展目標,遵循媒體傳播規律,密切關注媒體技術創新,完善堅持正確導向、協同高效、務實管用、標本兼治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全力做好媒體融合發展工作。
做強做優主題宣傳,加快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
近年來,集團所屬媒體創新內容表現形式,改變內容生產傳播流程,清晰把握正面宣傳的精准性和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不斷提升融合傳播能力﹔圍繞主線強化主題宣傳,進一步增強重大主題宣傳的生動性、鮮活性。圓滿完成了《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訪談》等系列重大主題報道,形成集約高效的內容生產體系和全媒體傳播鏈條。
截至目前,集團傾力打造的“第1眼”新聞視頻APP下載量已達800萬,新媒體矩陣用戶超3000萬。“第1眼”手機移動客戶端發布內容90%以上為原創視頻新聞,已成為重慶本土最具影響力的視頻新聞手機客戶端。集團已發展成為擁有13個電視頻道、6個廣播頻率、5個網站、89個“兩微一端”的綜合傳媒集團。
內容為王、矩陣傳播,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場
集團關停並轉一批受眾少、影響力弱的欄目節目,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內容和知名品牌。比如,集團打造的《謝謝你來了》以“感恩”“致謝”“致敬”為主題,是全國首檔公民道德建設類欄目,自開播以來,影響力和美譽度不斷提升。
又比如,集團近年來參與的影視劇《特勤精英》《幸福馬上來》《黃土高天》《中國機長》《麥香》等獲得了不錯的效益,欄目劇、網絡劇、紀錄片等精品化內容,得到市場的認可。
集團不斷增強媒體聚合能力,豐富政務、民生信息和服務、社交功能,用鮮明特色、高質量服務黏住更多用戶。比如,在最近兩年的“晒文化 晒風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動中,集團發揮視頻內容制作優勢,參與區縣《書記晒文旅》《區長縣長晒精品》《炫彩60秒》《文旅精品90秒》等視頻產品的生產,各類優質長短視頻產品在電視大屏、第1眼新媒體矩陣推送,有效助推了“雙晒”文化新IP的形成。
在今年的抗疫宣傳工作中,集團自制了一批全媒體文藝作品,在大屏和新媒體平台廣泛推送,其中的《和從前一樣好》傳播量達到1.3億,《嘞是重慶》傳播量達9000萬。“第1眼”APP制作的防疫抗疫圖文海報、視頻、H5等各類新媒體產品,總點擊量達24.5億次。重慶廣電集團(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也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集團堅持移動優先、矩陣傳播,連續3年的智博會,“第1眼”都是重要的網上權威內容發布平台,主題統一、題材各異、語態豐富的智博會內容,全面、密集、立體式地向受眾呈現展會盛況,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影響力。
攜手頭部平台,推動“台網”融合,佔領新興傳播陣地
一是用好自主可控、傳播力強的“台”“網”平台(電台、電視台,有線電視網、互聯網),促進“台網”融合發展。近年來,集團“i12親子社區”等十大台網融合項目高效運營,不斷延伸產業鏈,其中“i12親子社區+”年銷售套餐14.5萬套,實現產值600多萬元,並獲評2019年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媒體融合成長項目。IPTV用戶數達到450萬戶,自主開發集IPTV電視、電腦、手機和便攜式4G/5G盒子於一體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和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網上工作平台。
二是密切關注不斷涌現的網絡新應用新業態,加快謀劃布局,攜手商業平台媒體,增強內容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推動主流輿論佔領新興傳播陣地。在2019重慶智博會上,集團與騰訊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組建聯合工作室,打造針對重慶城市生活的媒體號及衍生自媒體矩陣。先后與百度、抖音等平台建立合作,集團首個MCN區縣直播分站在雲陽挂牌。今年10月,集團與人人視頻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多個領域實現資源共享。
強化互聯網思維,以傳播優勢提升治理效能
近年來,集團以互聯網思維優化資源配置,讓更多優質資源向互聯網主陣地匯集、向移動端傾斜,運用“算法”技術准確了解受眾使用習慣和信息需求,做到在精准傳播中提升治理效能。
通過“第1眼”移動傳播平台,集團先后推出了《隴上行》《豐都廟會非遺文化展演》《武隆羊角古鎮開街》等系列活動,實現了與市級職能部門和各區縣融媒體中心的“資源同享、宣傳同步、品牌同建”。攜手各區縣融媒體中心、電視台,共同組建了“重慶融媒體新聞雲編輯部”,成功推出流媒體雜志《看重慶》﹔市級相關職能部門在“第1眼移動傳播平台”每月傳播新聞資訊800余條,各區縣融媒體中心月均傳播新聞資訊400條以上。
以先進技術為“引擎”,為融合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集團緊盯技術前沿、瞄准發展趨勢,積極利用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重塑採編流程、建設平台終端、優化管理手段,全力打造的“兩江雲”重慶廣電融合媒體雲平台2018年全面投入使用,成為重慶區縣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重要技術支撐。
今年9月的智博會,我們首次啟用“4K+5G”超高清轉播車,這個被譽為“移動的電視台”的融合生產中心,運用AR、VR、MR、裸眼3D、全息投影等新技術,為受眾提供了沉浸式的全新視聽體驗。通過視聽技術的迭代升級,令受眾同步進入“智博會時間”。車載4K融合生產中心項目為時政報道、重要體育賽事、大型綜藝制作和文化活動等節目的4K直播、轉播及全媒體全流程生產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改革體制創新機制,為改革發展保駕護航
一是改革內部組織架構,推進集群化改革。這是我們改變“小而散”局面,集中優勢兵力推進媒體融合的重要抓手。2018年底,集團整合分散在傳統業務部門和新媒體業務部門的採編力量,成立了融媒體新聞中心,建立適應全媒體生產傳播的一體化組織架構,構建新型採編流程,形成了“統一指揮、統一採編、統一產品、統一考核、統一運營”的運行機制,“一支隊伍+N個平台”的新傳播格局初步形成。今年4月,整合廣播5個頻率的資源,建立起適應現代傳播需要、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現代廣播集群。接下來,我們還將對電視頻道、內容生產、產業發展等領域進行集群化改革,推動形成重慶衛視集群、影視制作集群、生活服務集群、新媒體(數字內容)集群、現代服務業集群等幾大產業集群。
二是結合自身資源實際和特色,根據與集團主體業務之間的關聯和轉型發展需要,做好媒體融合和文旅融合這兩個“融合”。其中,媒體融合是主業,文旅融合是實現集團圍繞主業發展延伸產業的轉型和突破。集團推進媒體融合的內容,前面已說了很多﹔推進文旅融合方面,我們將重點抓好“文旅+線上節目”“文旅+線下活動”“文旅+影視體驗中心”“文旅+大型活動”“文旅+數字娛樂基地”等5個方面的融合,推動集團發展提質增效。
三是改革薪酬制度,調整優化績效考核辦法,創新績效考核體系,深化“雙效”目標考核責任制,建立媒體融合發展條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工作機制和待遇保障,吸引媒體融合發展尖端人才。
四是加強隊伍建設,優化人才隊伍結構,大力培育全媒體人才。集團推進“三名”工程建設,培育和打造名記者、名編導(輯)、名主持人﹔強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深化“走轉改”,扎實推動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教育實踐工作,狠抓人才培訓,著力打造“一專多能”的復合型全媒體人才隊伍。
未來三年是集團媒體轉型、深度融合的關鍵之期,我們將堅持移動優先戰略,舉全集團之力,重點打造“第1眼”移動傳播平台,繼續夯實發展“兩江雲”融合媒體雲平台、融媒體新聞中心生產發布平台等新技術“引擎”,建立起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作者牟豐京系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台)黨委書記、總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