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電視文化類節目傳播中國傳統東方美學理念

2021年01月06日08:05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電視文化類節目傳播中國傳統東方美學理念

在全球化浪潮沖擊下,中國主流電視媒體作為意識形態的重要窗口,必然要立足於本土文化,堅守文化自信,爭取國際話語權,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話語范式,傳播中國傳統東方美學理念。近年來,國內原創電視文化類節目熱度上升,《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朗讀者》《國家寶藏》《衣尚中國》等“現象級”原創電視節目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屏幕上,這正是文化自覺的表現。這些節目充分調動舞台藝術元素,從不同角度詮釋了中國文化,彰顯了中國氣派。

在全球化語境下,文化傳播的全球化仍然要面對諸多文化審美困境。首先,文化傳播的全球化意味著強勢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可以超越時空,被其他群體認知甚至認同,極端者甚至會導致文化霸權﹔弱勢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可能主動或被動地向強勢文化遷移,成為強勢文化的追隨者,由此也會催生文化焦慮。其次,經濟的全球化也可能引發人類社會審美情感的普遍鈍化。在消費社會,人的官能被持續刺激,感情被交換,情感生態出現失衡。在信息社會,人們的時間越發碎片化,心態浮躁不安,靈魂無處安放,急需審美救贖。

大量移植、模仿甚至抄襲強勢文化國家的電視節目,喪失審美自信力和話語主導權,這在文化弱勢國家普遍存在。在消費主義推動下,審美被資本綁架和裹挾,成為時尚的一部分。電視藝術為取悅大眾而呈現低俗化、娛樂化傾向。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顯著提升,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於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電視節目百花齊放,這在客觀上造成了當前多元並存的電視文化景觀。

從審美經驗來看,文化藝術隻有表達本土審美觀念,才能激發群體成員的共情共鳴,喚起民族文化記憶,強化群體文化認同。孕育於中華大地,受5000年歷史滋養的中國傳統東方美學,沉澱著中國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追求。近年來,國家積極推動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創優,強調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傳播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氣息的中國故事。基於此,廣播電視機構的電視文化類節目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從內容和形式兩個維度進行創新,抒寫國人情感,構建集體認同。

在此,《中國詩詞大會》用絢麗的視聽手段、精彩的環節設計讓觀眾回味唐詩宋詞的豪放與婉約,感受東方詩意人生,重塑中華審美情趣﹔《經典詠流傳》用現代音樂形式對古典詩詞進行重新演繹,捕捉細膩的人情人性,使觀眾在曼妙的國風旋律中找到情感皈依﹔《朗讀者》用溫暖的聲音傳遞文學與情感之美,浸潤觀眾的心靈,喚起全民朗讀的熱情﹔《國家寶藏》以“館藏國寶文物”為立足點,利用情景再現方式講述文物的前世今生,賦予文物鮮活的生命力﹔《衣尚中國》則聚焦中華傳統服飾藝術,探尋服飾背后的美學精神,通過“歷史空間”“匠心空間”“創演空間”多重演繹,喚醒觀者的文化記憶、激活受眾的情感認同,讓美融入生活。

這些電視文化類節目借助民族文化符號,綜合運用舞台藝術的多重手段,調動了戲劇、繪畫、舞蹈、書法、武術等藝術元素,塑造了符合當代中國人欣賞習慣的審美意象。在這些具有“中國意象”的符號背后是鮮活生動的歷史人物、豐富厚重的民族文化和別具一格的審美情趣。節目基於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審美意象的整體觀照,既凝聚了觀眾的民族集體認同,同時也展現了主流媒體的文化自覺和責任擔當。

在文化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下,異質文化之間必然會產生沖擊,同時激發文化本土化意識。由此可能引發“保守主義”和“激進主義”兩種態度。前者是對本土文化的完全肯定,容易導致盲目排外﹔后者是對本土文化的全盤否定,容易被強勢文化收編。兩種態度都不利於本土文化的再生產。任何民族和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東西方優秀文化都可以成為當代文化創新的母腹。縱觀歷史的長河,藝術一直在交流融合中發展,兼容並蓄才是藝術創新發展的常態。

面對這樣的文化沖擊,中國電視人發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復興中國審美”的倡議,這並不是呼吁大家進行“非此即彼”式的選擇。一方面,復興不是復古,而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准則,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另一方面,復興不是排外,而是以“兼收並蓄,共存共榮”為目標,融合其他國家與民族的美學范式,提升自身的美學品格。美學身份構建應以傳統文化為基點,博採眾長,在傳統與現代、本土和外來文化之間尋找美學定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中國電視文化節目應該擔負起文化自覺的責任,扎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重塑中國本土美學的審美自信,加快實現文化審美自主轉型能力,為構建全球化語境中的中國特色語言體系起到重要作用,使中國傳統東方美學走向世界,進而實現費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

(作者:王桂亭、劉丹,分別系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華僑大學海峽兩岸傳播創新研究中心教師)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