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1國產電影:"中國式大片"將更亮眼
◆以往較少涉及的題材類型或得到更多關注。
◆2021年中國電影院線、影院建設的競爭將進一步擴大。
◆5G技術的發展,促電影內容制作、分發、播映提質升級。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結合中央要求、行業實際和觀眾需求,電影行業將大概率呈現以下幾方面發展趨勢。
主流價值更加彰顯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和現實主義的創作方向,弘揚主旋律,推出提振民族精神、表現家國情懷的“中國式大片”,是近期電影創作的著力點和亮點。2018年以來,電影行業緊扣重要時間節點,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大事要事,涌現出《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烈火英雄》《奪冠》《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等優秀作品。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圍繞這一主線,《1921》《革命者》等一批謳歌黨的光輝歷程和豐功偉績的主旋律獻禮片正在緊張拍攝,將在7月1日前后與觀眾見面。而在春節檔、國慶檔等重要檔期,也會有一批思想有深度、價值有高度、文化有厚度的主流大片上映。這些體現主流價值的影片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並努力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因此,觀眾滿意度也將顯著提高。
電影類型更加豐富
2020年4月,國家電影局召開的電影應對疫情工作視頻會議指出,要推動題材類型多樣化,鼓勵現實題材、優秀傳統文化題材創作。2020年8月,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在政策助推下,2021年,以往較少涉及的題材類型或得到更多關注,中小成本藝術電影、戲曲電影、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兒童電影等,將更好地有效對接各自的目標觀眾群,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格局的生態,以多樣化的藝術形式體現出強烈的文化自信,並在這一過程中盡量避免同質化競爭和過度商業化。
電影市場繼續領跑
2016年年底,我國銀幕達到41179塊,超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目前銀幕數已超過7萬塊。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持續蔓延,全球電影市場受到巨大沖擊。中國電影市場自7月20日復工后,呈現出喜人的恢復速度。全年票房產出達到204.17億元,穩居全球電影市場年度票房冠軍,成為全球電影市場發展的“主引擎”。在疫情防控方面,中國正在堅持常態化精准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有望將疫情給各行業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與此同時,電影行業主管部門積極出台政策為電影行業紓困解難,2021年,中國電影有望繼續領跑全球電影市場。
影院布局更加合理
影院是電影產業的重要基礎設施,是人民群眾觀賞電影的主要場所,也是實現電影價值、回收電影投資的關鍵環節。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全世界電影市場都形成了較大的沖擊,2021年中國電影院線、影院建設的競爭將進一步擴大,院線行業的整合度也將逐漸提升,一些中小影院會退出市場,影院布局會有較大的調整。同時,僅有普通影廳的影院已經不能滿足觀眾的觀影要求,巨幕影廳、沉浸式體驗廳、特效影廳等將成為不少新開影院的標配。行業也會在今年更加意識到,當前最重要的不是加快建設影院,而要努力提高每個影院的盈利能力,避免出現影院倒閉潮。
高新技術促進變革
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到數字,從平面到立體,從標准銀幕到巨幕,科技是電影工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2021年,繼續追蹤大數據、雲計算、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高新技術的創新,助力中國電影產業變革依然是中國電影發展的重要趨勢。其中,2019年開始商用的5G技術有可能給電影行業帶來更深遠的影響。截至2020年10月,中國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形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5G終端連接數已經超過1.8億。5G技術的發展,將促進電影內容制作、分發、播映全產業鏈提質升級。
觀影方式更加多樣
除了通過影院、電視等傳統方式看電影外,近年來越來越多用戶通過手機等終端看電影。針對我國還有150多個縣尚未建設電影院的情況,已有機構開發移動電影院APP,相當於把手機變成電影放映機,把屏幕變成了銀幕,通過手機完成電影院一人一票的付費觀看,收入計入電影票房。《囧媽》《大贏家》《肥龍過江》等一些取得了龍標(電影公映許可証)的影片,選擇首先在互聯網平台播出便是嘗試的開端。一些專為網絡用戶制作的網絡電影取得了較好的回報,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分賬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網絡電影共計73部。在2021年,這些趨勢可能更加明顯。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總體而言,在各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21年是中國電影面向建設電影強國的宏偉目標,踐行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重要一年。全行業應當直面各種發展中的問題,繼續規范市場秩序,優化行業環境,持續釋放發展活力。最重要的是,要改變“輕創作、重營銷”的慣性,將優質精品內容創作作為內核,帶動中國電影邁向質量穩步提升、產業創新升級、保障機制完善的新時代,更好地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以新的優異成績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作者劉漢文系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