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日本導演的《后疫情時代》為何引發廣泛共鳴

2021年01月12日07:23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新華社記者鄭漢根)最近,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后疫情時代》在中日兩國引起熱烈反響。紀錄片如實呈現中國社會一邊防控疫情,一邊有序復工復產等情況,引發中國網友深深共鳴和紛紛點贊。

很長時間以來,尤其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利用自己掌握的話語權,極力歪曲和抹黑中國,企圖誤導國際輿論。竹內亮也看到了這些對中國的偏見和污名化,“我正是希望他們能客觀看中國,所以才想到策劃這部紀錄片。”

尊重事實,是任何一個稍有理性的人面對世界時都應有的基本態度。客觀評價中國,幫助西方社會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這樣的努力值得肯定。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日前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表示,中國政府很關心人民福祉,可能比美國政府對人民福祉更有責任感。不久前,美國電視制片人喬希·塞利格根據親身經歷和感受,在美國雜志上發表文章《我喜歡中國的十件事》,列舉了中國人的謙虛、耐心、敬老等優良品格,以及在基建、脫貧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面對新冠疫情,中國政府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寧可暫時犧牲經濟發展,也要採取果斷措施控制疫情﹔中國政府帶領全國人民持續推進脫貧攻堅,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7億多人擺脫貧困……“中國政府很關心人民福祉”,“中國在基建、脫貧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這些評價建立在事實基礎上,不僅廣大中國人民真切認同,任何對中國有一定了解的外國人士也都認同。這樣的真實信息,應當更多地傳遞給西方社會。

百聞不如一見。有些人沒有到過中國,或者沒有深入了解過中國,僅憑一些西方媒體幾十年如一日的成見來看待中國,他們看到的,隻能是一個被扭曲的中國。“我隻相信我願意相信的”,這樣的態度注定無法找到關於中國的真相。竹內亮和喬希·塞利格等外國人的評價基於自身經歷,相較於那些對中國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就評價中國,以及那些戴著有色眼鏡評價中國的言論,哪個更客觀,不言自明。遑論那些為了遏制中國而刻意抹黑中國的言論了。

面對類似新冠疫情這樣的嚴峻挑戰和其他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難題,各國相互借鑒交流經驗十分必要。竹內亮說,中國不僅很好地控制了疫情,經濟還開始強力反彈,他拍攝紀錄片《后疫情時代》也是想把這個事實分享給其他國家,“因為如何一邊控制疫情、一邊恢復經濟是全世界都在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而要實現相互借鑒,真實地互相了解無疑是第一步。竹內亮的努力正是架起了各國相互了解的橋梁,十分可貴。

中國不需要溢美之詞,隻需要平等的目光和如實的評價,隻需要一份真實報道和講述中國的良知。西方世界對中國巨大的“理解赤字”亟須消解。期待更多的外國媒體和人士走進中國,感知中國,把更多的真實見聞和中國人的真實情感傳遞給世界。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