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駐村第一書記,但3年700多天駐村、15萬次按動快門,新華社記者黃孝邦記錄脫貧攻堅故事融入《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
新華社記者黃孝邦:跨省區苗寨故事致敬偉大時代
苗寨四代女人的4雙手,從左至右依次為13歲的卜銀秋,卜銀秋的媽媽、45歲的韋妹麗,韋妹麗的媽媽、66歲的梁妹花,梁妹花的媽媽、93歲的梁嬌迷。黃孝邦 攝於2017年12月
黃孝邦在烏英苗寨駐村工作。梁秀平 攝
這本書,記錄的是一位記者和烏英苗寨的故事。
烏英苗寨在哪?桂黔交界的大山深處,一個苗族群眾聚居的小村寨。烏英,苗語意為“美麗的新娘”。
記者是誰?他叫黃孝邦,新華社廣西分社攝影記者,廣西教育出版社新書《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的作者。
3年時間,黃孝邦每年超過250天駐村,累計15萬次按動快門,他用記者的鏡頭和思考記錄了這個少數民族山區的變與不變,拍攝下苗寨脫貧奔小康的時代影像。
“種下一棵樹”——他決定用影像志記錄苗鄉脫貧
2017年11月,黃孝邦初識烏英。
這裡“一寨兩省區、五姓為一家”。烏英苗寨的吳、梁、潘、卜、韋5個姓氏的143戶居民中,102戶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杆洞鄉黨鳩村,41戶屬於貴州省從江縣翠裡瑤族壯族鄉南岑村。
黃孝邦並不是組織派去的駐村第一書記,他的駐村就是為了履行記者職責:深入群眾生活、扎根基層調研、記錄時代變化。
從南寧出發,駕車沿泉南高速向北奔馳4個小時,到達融水縣城歇一晚﹔第二天,顛簸6個多小時,行使140公裡,住在杆洞鄉﹔第三天一早,從杆洞鄉趕到烏英苗寨。這樣的路程,黃孝邦整整跑了3年。
黃孝邦說,烏英留給他的第一印象,群山環抱、翠綠護衛,人們相處融洽,傳統民族建筑保持完好。但由於交通制約,這裡“比鄉政府周邊的幾個村寨至少落后10年”,貧困發生率超過60%。
黃孝邦決定在烏英“解剖麻雀”,用鏡頭展現“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的脫貧過程。
“一項內容、一個選題就是一條枝干,一張照片、一段文字就是一片葉子,每一個喜怒哀樂的瞬間都是枝葉裡的養分。”黃孝邦把這比喻成在苗鄉種下一棵樹——苗山脫貧影像志,這也成就了現在出版的《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
“反復地記錄”——他用3個月拍攝了100多雙手
打開《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一種深深的震撼感扑面而來。黃孝邦拍了很多大場面,而且很多都是無人機俯拍,梯田的美麗、收水稻的忙碌、蓋房工地的協作、眾人吹笙的美妙等﹔他也用了很多微鏡頭,讀書學文化的村民、踩在泥水裡的腳、特色亮布文化節、勞動的雙手等。為了展示這些場景,書中用了很多跨頁圖。
在黃孝邦心中,他要拍攝烏英的“變”與“不變”,反映在照片中就是“新”與“舊”。
“他的照片是‘舊’的,因為這裡的生產生活方式變化並不大﹔他的照片又是‘新’的,因為它們呈現了當地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逐漸變化的生活,反映了村民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的過程和精神狀態。”柳州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主任李斌評價說。
鏡頭背后,黃孝邦的文字是細膩平實的,他很注重時間、地點、人物的准確性,細節很多,也喜歡用數字講故事。“他的文字很有畫面感,和照片很搭。”《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責任編輯孫華明說。
《手的震撼》是震撼最大的一組照片。畫面上的那些手幾乎都布滿老繭,有的握著木工刨刀,有的在搬運水泥,有的在栽種果苗……還有一張“四代女人的四雙手”。
為什麼要拍手的主題?黃孝邦在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我在大雨中拍攝,相機、衣服被水淋濕,寒風吹著雙手。一位老人突然出現在我的身后,她用手輕拍我的肩膀,熱情地招呼我到屋裡烤火……我隨老人進入木樓,一群老人正圍坐在火塘邊……一位老人突然抓住我的手,又是摸又是焐……在感受到老人突然伸過來的粗糙的大手時,我環顧火塘,在昏暗的木屋裡,十幾雙飽經風霜的手在紅色火光的映照下散發著“靈光”。
黃孝邦被感動了,心裡頓時升騰起一個想法:“這些手不就是脫貧攻堅最關鍵的力量嗎?”
黃孝邦決定把這些手放在產業脫貧的大背景下,通過手的特寫展現苗族群眾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在接下來的3個月裡,他拍攝了100多雙手。
據統計,黃孝邦在烏英拍攝的照片被《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採用600多次,有的被放在頭版中心版位。
“他用的都是‘笨方法’——反復地記錄。”黃孝邦的同事、新華社攝影部高級記者費茂華把他的拍攝秘訣總結為6個字:耐心、細心、恆心。
守候在新聞現場,守候在自己的採訪對象身邊。在以“快”見長的網絡時代,黃孝邦的“笨方法”卻有了好結果——在駐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的不懈努力下,2020年,烏英92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小切口展現大時代——他們用一本書詮釋出版使命
2020年春節期間,當得知黃孝邦駐村3年、踐行“四力”的事跡后,廣西教育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石立民和同事們深受感動。
石立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題,不僅切合主題,而且易為大眾接受,有圖片,有故事。”
“疫情還沒完全過去,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在3月份組織了第一次組稿會。在會上,我們決定把書名定為《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要將本書打造成一個圖、文、視頻結合的立體出版物。”孫華明現在還沉浸在選題的興奮中。在后來的寫作過程中,孫華明和黃孝邦密切配合,提示他哪裡還有故事,不斷為他提供更豐滿的故事素材。
2020年端午節,石立民、孫華明和數字部主任曾令憲、裝幀設計部主任鮑翰去了烏英苗寨,一周時間裡,4個人跟隨黃孝邦深入每一戶人家,傾聽他們的故事。
“烏英苗寨的干淨和交通不便,人們的純朴和善良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石立民說,這3年,黃孝邦和駐村工作隊員一起帶領村民在寨子裡種了5000棵樹、辦了100多期雙語培訓班、辦起了亮布節、籌建了蠟染坊……作為出版人,有責任把新聞人記錄的脫貧故事影像真實地呈現出來。
於是,歷經書稿內容和設計上的打磨,呈現給讀者的《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以黃孝邦第一人稱的視角敘述他在烏英的所見所感,敘述他拍下的每一張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黃孝邦還拍攝了一些小視頻,生動還原了烏英的生活日常。這些視頻也收錄在書中,讀者掃碼就能觀看。其中,最觸動孫華明的是《課堂裡的媽媽》。
“你看這對母女,原來沒有讀書的條件,現在她們相伴在課堂中,學習了普通話,還會背詩、唱歌,開朗、自信了許多。”孫華明說,“這就充分展現了扶貧不僅是改變基礎設施、產業,更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
“小切口展現大時代”,在脫貧攻堅的一系列主題出版物中,這本書以震撼的圖片、動人的故事、新穎的視角帶給讀者不一樣的閱讀體驗。(記者 閆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