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淬煉成峰薪相傳

——費偉偉專著《新聞採寫評》《好稿是怎樣“修煉”成的》讀后

邱樹添
2021年01月25日15:2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去年底,到人民日報社參加國務院扶貧辦指導、人民網等機構主辦的一個頒獎會,會后看望10年前在人民日報社福建分社任社長的地方部副主任費偉偉,喜得他兩本簽贈之作:《好稿是怎樣“修煉”成的》和《增強“四力”專題解讀》。

10年前,費偉偉曾惠贈他的專著《新聞採寫評》,元旦假期,找出當年贈書,重溫當時鉛筆寫的旁注,同時展讀新著,感覺這兩本著作有三個很突出的特點,體現了“三用”精神。

一是用心,可以說是嘔心之作。

作者精心選擇每篇文章,且點面結合作精彩點評。對於典型案例,書中還附有原稿,方便讀者對照查看。如此匠心,不僅有助於讀者了解一篇優秀新聞稿是如何誕生、如何煉成的,對一般意義上的寫作者也具有指導價值。《新聞採寫評》一書從採訪、寫作、評論三個方面闡述作者的所思所想所為及感悟,在採訪上做到“不到現場不發稿”、“出門一把抓”、“選題有評論眼光”﹔在寫作上力求“取其大而略其小”、“拎起來寫”、“讓人物動起來”、“俯視、透視、環視”﹔在評論上追求“說事宜粗、論理應細”、“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到哪座山唱哪首歌”等等。作者在新著《好稿是怎樣“修煉”成的》中提倡“要自然,不要自然主義”、“一個故事勝過一打道理”﹔傳授“觀千劍而后識器”,透露“文有大法”、“好標題是一字一字摳出來的”﹔獻計“千斟萬酌、以求一是”,“同每一個詞搏斗”……書中妙語連珠、精彩紛呈。諸多領導、名家也點贊:偉偉無疑是個有心人!

二是用功,從主題到文字的提煉,逐篇逐段逐句評析。

《新聞採寫評》一書附有48篇採訪札記,力圖由事入理,以事明理,或深或淺所探討的並不限於報道本身,而是他對採、寫、評方面一些普遍規律的思考。他從具體的報道中總結經驗,探討規律。把學問寫在田野上,把功夫用在業務上。作者在漫筆而書、隨意短長中,道出採寫經過和感悟。針對性、操作性強也就成為其著作的最大特點。讀者可以從中看出一個記者實踐的足跡和思考的軌跡是怎樣融為一體,實踐和理論是怎樣互動的。

三是用情。

費偉偉對新聞事業的熱愛可謂“痴迷”,用情之深,確如其在《好稿是怎樣“修煉”成的》一書后記“半世情緣”中所坦露,因對辦報情有獨鐘,面對超級央企“有房、高收入、有位子”等誘惑,以及數次人生重要抉擇,最終還是“不如辦報”,“還是辦報、還在辦報、還喜歡辦報”。文章滿紙書生累,若非“用情”之深,何來半世情緣?!

從學科領域來看,長期以來盛行“新聞無學”論調,概因業界理論思考和梳理提升功夫不夠。是否屬偽命題?試就此百度搜索,“最佳答案”是:因為新聞人們常常看,卻沒有看到記者和編輯的特別才能。看本小說,人們也許會贊嘆作者的文筆,新聞內容如何,人們都不會贊嘆它的收集者和編輯者。再看文末“追問”之答:新聞並非如家常小菜,而是如我等日常呼吸之空氣,須臾不可離開。但是正是因為如此,讓大部分人反而忽略了新聞的存在感。

網絡聯通世界,網語觀照現實,此說並非謬論。的確,縱觀歷史,一個學科領域光有實踐,缺乏理論總結與提升,或者沒有思想理論建樹,很難在史上奠定地位。只是奉行“不在現場就在去現場的路上”、“腳板底下出新聞”理念的新聞記者,往往無暇停下腳步作思考作總結,因而很大程度上在思想理論上鮮有建樹。新聞學理論大廈的構建,是需要新聞界和高校新聞研究機構等共同努力的。

功夫不負苦心人,費偉偉在這方面做了不懈努力,卓有成效,乃至獲得高度評價。如對六易其稿發表的《無錫再唱太湖美》的評析,就得到時任人民日報社總編楊振武稱贊:江蘇分社社長賀廣華同志的《無錫再唱太湖美》寫得好,是篇美文。偉偉同志的業務研討稿《六易其稿為“故事”》也很好,都值得一讀。時任社長張研農則批示肯定:記錄修改過程,推動新聞改進。此篇可作為一個研討教學的經典案例。

真如人民日報社領導所肯定,費偉偉用非凡功力和“三用”精神打通新聞採、寫、評,多視角構建新聞實踐與理論新高地,其所著中頗多“研討教學的經典案例”,因而已具有教科書級意義,但筆者仍覺得不啻於此。

其作極具理想情懷。生於“這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最難得的是守住一份初心。每每捧讀費偉偉著作,總是很有感覺。書中有段話在說別人更像是在說作者自己:無非對新聞事業愛得真誠,個人得失且放一邊,堅守那份對新聞的摯愛,把寫稿變成純粹的、最能獲得快樂的精神活動。筆尖吐芬芳,不變的是真情。那種對新聞理想的堅持和追求,對新聞事業的投入感人至深。他也喚醒了我對近20年新聞職業生涯的很多記憶與那些探索嘗試。有一年筆者曾在人民日報要聞版(主要1、2、4版)刊發現場新聞10多篇。報社有關領導告知,這個數字在全國設區市業余作者中都屬罕見。《政務新聞如何鮮活起來》一文在國家有關報刊發表后居然被人民日報業務刊物《記者工作》轉載。除了報社駐閩記者老師幫助,與我身處基層努力尋找中央決策部署與地方工作最佳結合點分不開,這也與費偉偉所推崇的“站在天安門上看問題”的觀點不謀而合。

其作極具理論高度。“記者要從思想家那裡吸收思想資源,優秀新聞作品的追求不僅是真實事件的震撼,還有事實之后思想力的震撼,追求思想的力量。思想家提出了新的思想,記者要用血肉豐滿的事實來深化思想的表達。”這是費偉偉在《好稿是怎樣“修煉”成的》一書中的表達。時任人民日報副總編米博華在《新聞採寫評》序中說:從費偉偉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我看到,他屬於兼具學者和官員長處的記者。既注重理論的拓殖,也知曉實際的操作。用新聞報道搭起了一個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橋梁。這一點尤為難能可貴。我想,其終極目標應該就是打通新聞實踐與理論升華的“最后一公裡”。應該說,從兩本著作中不難看出,他做到了。

其作極具實踐價值。“對話簡潔,沖突強烈,矛盾對立尖銳,場面鮮活生動,這樣的開頭不是很抓人嗎,為什麼要否掉?”——因為與主題扣得不緊。“原稿有對話,有場景,有沖突,語言接地氣,畫面感也強,這樣的精彩場面為何要刪節?”——還是因為與主題扣得不緊。書中這樣設問敘述很多。這是源自豐富實踐的思想噴發,而一吐為快中,又講透了技巧。兩部著作雖然側重點有所不同,但風格一致。從《新聞採寫評》中可以看出,費偉偉“以我手寫我心”,採用“報道+札記”“煮己”方式,以自己20年的部分能源新聞報道,結合自己長期從事採訪、寫作、評論的感悟,為廣大讀者細致深入地介紹了自己學習、從事新聞寫作的經驗,講述如保使新聞在不失庄嚴性的情況下獲得可讀性的寫作技巧。《好稿是怎樣“修煉”成的》則側重引用別人作品評析,視野更寬、案例作品更加多樣化。對所引報道進行深入解析,解剖麻雀,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直接融入案例剖析中,詳盡的案例引人入勝,精辟的點評讓人沉思。評論味道更足,理論色彩更濃。這背后蘊含的無疑是作者深厚的洞察力、判斷力,也特別有助於新聞從業人員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這是同類著作或教材所罕有的。

古語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費偉偉兩部專著中,無論是個案縷析,還是跳出新聞報道的理性思考,他庖丁解牛般在“術”與“道”中旁征博引,恣意解讀。既有宏觀理論上的指導,也有具體的實踐操作,所涉及的內容不僅對從事或喜歡新聞寫作者有很強的指導性,普通喜歡寫作者也可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得到啟發。從這種意義上說,其著作確又超越一般教材的意義。

其著作還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敢於直面問題自我解剖,和濃厚的批評味道。把見報稿與原稿(含多稿)進行對比且成書出版,於己而言是自我揭丑、屬刀刃向內,是需要勇氣的。於他人而言,更是冒著極大風險。畢竟說好容易批評難,畢竟對方也都是大報記者,不是誰都能接受批評意見且被揭傷疤的。批評與自我批評都需要一種風度。但費偉偉的著作中兩者得到了很好的結合,亦堪稱典范,這又有異於其他著作,這種批評深刻性也同樣罕見。這也說明人民日報業務探討的氛圍相當濃厚,於當下尤屬難得!

書中還有作者與范敬宜、楊振武、張研農、李寶善、艾豐、梁衡、謝國明、盧新寧、牛一兵等老領導和新聞界耳熟能詳的前輩大咖交集、交流的故事,也生動展現了人民日報上下齊心協力辦報的動人情景。讀來也令人興趣盎然,掩卷沉思。

人們常說,新聞報道是“易碎品”,隨著時間的流逝,可能“過時”,但也不盡然。有些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會留給歷史,留下的精氣神是不會過時的。有些作品歷經時光之淬煉,思想之果卻永遠沉甸甸地挂在枝頭。那些站在時代之巔銳眼洞察天下、放出膽量以雄健之筆寫就的報道,那些帶著鮮明時代印記的報道,其生命力總是很久,尤其是方法思路不會隨之湮滅。時任人民日報社地方部主任(現任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牛一兵點評:費老的業務研討猶如阿森納傳遞28腳洞穿大門的慢鏡回放﹔猶如教科書中的庖丁解牛。球去哪兒,刀下哪兒,沙盤推演似實戰,按圖索驥定坐標。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方法論決定了事物發展的深度與高度。新聞報道工作也一樣。盡管許多作品屬舊作,但因其提供了新聞採寫評方法論,創新理念、新聞手法,仍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也盡管新技術手段層出、新媒體勃興,但因其支撐了“內容為王”業界論斷,仍具現實學習借鑒意義。費偉偉這兩本著作提供了多視角新聞實踐與理論觀照和閱讀體驗,蘊藏豐富,秘笈甚多。相信以其實踐深度與理論高度、品質,即使時光流逝,其“修煉”的思想魅力及流動在字裡行間的真情實感和理念、方法,定能抗時間之壓 。

何況,人類思想史往往會給探索創新的前行者留下一席之地。因而,歷久彌新。

惟願,也堅信如此。

(作者系中國作協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首批福建省文化名家,寧德師院兼職教授。)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