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北京日報:莫讓歷史劇毀於“瑪麗蘇”

徐曉
2021年01月26日07:18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莫讓歷史劇毀於“瑪麗蘇”

何為“瑪麗蘇”?還是上世紀70年代,一位外國作者在自創的科幻同人文裡虛構了一位名叫Mary Sue的“完美女性”。她不僅憑借美貌俘獲所有男性,還以自身才華拯救世界。此后,“瑪麗蘇”便成為一種故事類型,其最大特點便是女主人公無所不能、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再說歷史劇,顧名思義,是以史實為基本題材的影視作品。無論是純粹的正劇,還是有所改編架空,終究還是要在合理范圍內進行創作。歷史劇與瑪麗蘇,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卻在資本與流量的推動下,屢屢“聯姻”。

看看這些年的影視圈,“大女主戲”層出不窮。劇作從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恨不得一網打盡,服飾場景也眼花繚亂,然而劇情走向、拍攝手法卻雷同之至。有人總結,人物設定上,女主人公至少會與三類男性產生瓜葛,其一是青梅竹馬,專門負責呈現小兒女的青澀情態﹔其二是霸道總裁,賦予女主身份地位以及事業啟蒙﹔其三是死活得不到的真愛,凸顯女主為了家國大局的犧牲。更雷人的是,無論大劇小劇,所謂“事業”“權謀”“韜略”等等劇情兒戲淺薄。在強大的女主光環下,擺平對手如“過家家”般輕鬆,屢屢涉險永遠“逢生”。不見其“苦”,隻見其“蘇”,看得人直犯尷尬症,“這是歷史,還是童話?”

雖然有思維懶惰之嫌,但以百花齊放的多樣性而論,“瑪麗蘇”品類的存在也無不可。但何必一定要借嚴肅形式來“編”,搞得連歷史劇的打開方式都淪為“瑪麗蘇”?再者,明明“滿屏戲說”,又為何非要在宣傳時自抬身價,聲稱“全景展示”“深度解說”“歷史為根”?

中國人對歷史故事的興趣向來濃厚,北方的評書,南方的講古,口耳相傳,悠悠千載。中國老百姓完全有品評歷史正劇的熱情與水平,對其期待也絕非帝王后妃的恩怨情仇、傳奇人物的野史秘聞。“隻取一點因由,隨意點染,鋪成一篇”的胡編亂造,以“瑪麗蘇”來掩蓋劇情的單薄粗陋,純粹侮辱大眾智商,當然會遭觀眾唾棄。

事實上,大女主劇正在面臨失去市場的尷尬。每有“瑪麗蘇”歷史劇開播,越炒口碑越低,還會反向帶火一批從前的經典正劇,如《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天下糧倉》《大宋提刑官》等等。盡管以今天的眼光審視,這些劇作的服化道並不精良,視頻畫面也不清晰,但其劇情符合“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台詞經得起反復琢磨,人物形象無論是居廟堂之高的帝王將相,還是處江湖之遠的芸芸黎元,全都栩栩如生。說白了,觀眾喜歡的從來都是尊重歷史的歷史劇,而非那些依托網文劇本、湊上流量大咖、台詞口水拖沓、劇情錯亂虛浮的速成劇。

從“人人都愛我”到“人人都厭我”,“瑪麗蘇”的路數在影視圈已經越來越不招人待見。其實,中國歷史上性格鮮明、經歷傳奇的人物何其多也,撇開真實,在一堆虛假的泡沫裡來回攪和,越編造越蒼白,越敘述越淺薄,能不走進死胡同嗎?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