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催生文化新業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歐洲文化機構紛紛加大了線上內容投放力度。
法國盧浮宮對15件“鎮館之寶”進行了數字化制作。以知名畫作《蓬帕杜侯爵夫人的畫像》為例,線上放大后甚至可以看到畫像身后圖書書名和桌上報紙的內容等,如果在現場觀看,這些細節極有可能被錯過。盧浮宮還推出智能設備應用程序,參觀者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按照時間、風格、作者3種分類方法瀏覽館內最知名的2300件藝術珍品。英國大英博物館在線上推出幾百件知名作品的三維模型。比利時巴斯托涅戰爭博物館設計了含有展品介紹的網絡虛擬游覽,並支持虛擬現實設備,讓游客可以沉浸式參觀體驗。
由歐洲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共同發起的“歐洲遺產日”也增添了一道數字化風景。活動開始前數月,主辦方就對文化遺產數字化問題征集各方意見,尤其鼓勵文化機構推出數字化產品。歐盟委員會創新、研究、文化、教育和青年委員瑪麗亞·加布裡埃爾認為,疫情導致文化領域傳統工作方式被迫中斷,文化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比利時最知名的電子音樂節“明日世界”去年改在線上呈現。直播節目提供了沉浸式虛擬情節,重頭節目“全世界的明日世界”吸引了超過100萬名觀眾。一些舞蹈、話劇等文化演出創新線上播放形式,與以往簡單的轉錄不同,觀眾可具體選擇觀看某位表演者的鏡頭。不少歐洲觀眾對線上模式十分認可,認為不僅節約了時間,還能看到更多細節。
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提升文化吸引力的重要方式。據報道,開發數字項目使盧浮宮社交媒體賬戶新增100萬訂閱用戶。其他法國文博機構也因提供豐富的數字文化項目,成功保持了與公眾的聯系:蓬皮杜中心開通線上免費藝術課,吸引10萬人注冊﹔奧賽博物館直播室內音樂會,其在照片分享網站照片牆賬戶訂閱增長47%,視頻網站優兔賬戶訂閱增長60%。有報道預計,2021年,在開放迎客和線上展示相結合的情況下,法國文化機構的參觀熱度將回升。
特殊時期的特殊探索,日漸催生文化新業態。線上線下共同發力,既對文化產業的延續發展十分必要,也能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這種“雙軌”拓展,很可能成為未來文化產業發展的常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