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以巧傳播掀起硬知識“后浪”

胡一峰
2021年02月05日07:31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以巧傳播掀起硬知識“后浪”

近日,知識區UP主“羅翔說刑法”摘得嗶哩嗶哩網站(以下簡稱B站)2020年度“最高人氣”獎。以羅翔的網絡人氣,獲獎可謂實至名歸。這位法律人以有個性的方式講解刑法,讓人們耳目一新,可以說開辟了網絡時代法律傳播或普法的新模式。而從更寬泛的意義上講,作為UP主的羅翔所在的知識區與羅翔本人同樣值得關注。

在B站上,相較影視、鬼畜、游戲等板塊而言,去年剛設立的知識區稱得上是“后浪”。顧名思義,這個區的內容是“知識”,且很多是專業領域的“硬知識”甚至“冷知識”,除了刑法外,還有財經、博弈論、文學、哲學、動植物學,也包括一些生活常識。所有學科門類的知識在這裡幾乎都能找到蹤跡。有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裡,有近1億用戶在B站觀看知識類視頻。與此形成互証的是中國科協日前發布的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56%,完成“十三五”預期發展目標。有專家認為,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跨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科學素質發展整體進入新階段。公民對科學的理解是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的核心指標,包括“知識”和“能力”兩個方面。

可見,B站知識區后來居上具有深厚的社會基礎。各大視聽新媒體平台近年來將知識傳播作為自己的主打內容之一,也與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提升趨勢相符合。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有個著名的知識圓圈理論,大意是知識越多的人,越會感覺到自己無知。也就是說,對於知識,人們是越有越想有。人們知識水平的提高,必將帶來更強的知識需求。這應該是知識傳播的一般規律。

然而,如何滿足這種需求,讓知識供給與需求從量和質上實現有效對接,從而推動社會整體知識素養提升進入良性循環,則有賴於知識傳播方式的創新迭代。互聯網的一大優勢是在建立海量知識庫的同時,把尋求並接受知識的權力交回給用戶自己。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精准地各取所需。於是,無限的知識與有限的精力,獲得了有史以來最有效率的對接方式。特別是知乎、B站等網站,充分利用用戶生產內容的知識生產傳播機制,通過人格化、即時化、社交化的方式,給原本書本上、課堂上的“硬知識”賦予了強烈的網感。還以人們共同的知識需求和求知興趣為紐帶,形成了知識分享網絡社區,讓知識的獲得變得更加快樂。凡此種種,都使知識輸出和接受呈現出新的時代特色。

可以說,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知識“巧傳播”的時代。不論從知識共享本身,還是網絡優質內容建設而言,這無疑都令人欣喜。但需要指出的是,面對知識“上網”的蓬勃趨勢,作為平台的網站要扮演好知識“把門人”的角色,對於如何准確鑒別知識的含金量,如何驗証知識提供者的資質,如何建立科學的知識推送機制,以及如何保護和發揮互聯網的信息自潔功能,健全糾誤和辨析機制,確保綠色無害的高質量知識在網上傳播等課題都要進行認真思考。如此才能為互聯網時代的知識傳播開辟一片更加光明的未來。

(責編:宋心蕊、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