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文化成都】
“漢代高樓”來成都 “教科書級文物”把你美哭
“妾家高樓連苑起”是什麼樣的樓?
“美人贈我金錯刀”是什麼樣的刀?
“玲瓏骰子安紅豆”是什麼樣的豆?
……
就如同歷史上的這類詩句總能引發人們的無窮想象,對於歷史書上提到過的很多文物,人們也渴望著一睹真容。
2月9日開始,成都博物館將進行“列備五都——秦漢時期的中國都市”歷史主題展覽活動。五層彩繪陶倉樓、銀豆、金錯刀、玉衣……來自全國15家文博單位、屬於“五都”的300余件套“教科書級別”的明星文物,將在成都還原出秦漢盛世時期的各地城市風貌,帶參觀者走入歷史的殿堂,感受古朴的風霜。
“大麥萬石”陶倉和“小豆萬石”陶倉。洛陽博物館供圖
太平盛世中,高樓平地起
提到中國古代建筑,無論是寬敞大氣的北方四合院,還是婉約精致的江南園林,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多是平房。但實際上,中國人造樓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秦漢時期的古人,就能建造多層的高樓,且是既美觀又實用的多功能“摩天大樓”。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個理論用在造樓這件事上很恰當。漢朝經過文景之治,社會經濟迅速恢復發展,倉廩日益豐足。《史記·平准書》記載:“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意思是說,穿錢的繩子因為放得太久都腐朽了,國庫的粟米因為總也用不著吃都腐爛不能吃了。
在這種經濟情況下,各行各業百廢俱興,造樓業也就風生水起。
灰陶彩繪雙聯倉。河南博物院供圖
經濟的繁榮和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設,推動了西漢建筑業的飛速發展。而要儲存更多糧食的社會需求,催生出了倉樓這種多用途的建筑形式。下層為糧倉,上層為圍廊式樓房,倉樓很形象地展現了“坐在糧堆上吃飯心裡不慌”的底氣。
多層倉樓涌,建筑明星出
據了解,本次展覽將展出兩件來自河南省焦作市的漢代彩繪陶倉樓。其體量之高大、構造之復雜、工藝之精美,可謂是古代建筑的“炫技”之作。
五層彩繪陶倉樓。焦作市博物館供圖
這是一座可拆卸組裝的五層陶倉樓模型。樓前有院落,前牆有雙開門,門口有臥犬一隻。兩個人立於牆外,看似要步入院中。一、二樓的糧倉高大方正,開有四個通風窗口。難得的是,出土時倉室內還殘存著一些谷物。三層以上的樓房雕梁畫柱,層層疊疊的斗拱、裝飾精巧的門窗與回廊、宏闊大氣的廡殿頂都清晰可見,生動再現了漢代高等建筑的風格。裝飾上,整棟樓以紅、藍、青等色彩繪制出樹木、鳳鳥、幾何紋樣等精美圖案,端庄粲然。樓上一人憑窗遠眺,讓人想起李白的詩“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愁什麼呢?或許是糧食太多吃不完的“喜中愁”。
根據人物的大小比例,這座高樓的復原高度可達14.5米,應該是當時少見的地標建筑了,可能類似於現在的“網紅打卡地”。
四層刻線紋彩繪陶倉樓。焦作市博物館供圖
這座四層陶倉樓由院落與樓體兩部分組成。院落前牆開門洞,設大門兩扇,門左側牆壁繪捧侍圖,院落外牆兩側繪有縛虎圖。院外有人正背著糧食,門口雞犬相聞,一片祥和富庶的景象。樓體一二層為整體,是糧倉部分。其上部開四個方窗,下部有小孔,兩側繪有舞蹈圖案。三層於右側開一門,上有斗拱承托出檐。四層開方窗,上覆廡殿頂,殿頂上臥彩繪瑞鳥。
陶倉樓是漢代建筑物的真實寫照,直觀形象地表現了古代建筑物的形制和技巧,我們可以通過它一窺當時城市的風貌。
“教科書級文物”,要把人美哭
美輪美奐的陶倉樓展現出了漢代精巧的建筑技藝,卻遠遠不是漢朝盛世的唯一標識。此次“列備五都”展覽,見証中西交流往來的銀豆、“一刀平五千”的金錯刀、極具神秘色彩的“劉和”銀縷玉衣等“教科書級文物”都將驚艷亮相。更有百煉成鋼的“五十湅”銘鋼劍、形態逼真的紅釉陶狗、翩躚優美的七盤舞俑、精巧雅致的彩繪百花燈等精彩文物,可讓文史愛好者們一飽眼福。
在成都,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人們可以前往成都博物館,透過這些文物,領略強大漢朝的富庶與繁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