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蒿”農劉永貴的豐收年
打捆好的蘆蒿裝上車,7個小時后就能抵達武漢的農貿市場。人民網 陶濤攝
人民網蕪湖2月8日電 (汪瑞華、陶濤)被太陽晒了一上午的大棚,格外暖洋洋。
像往常一樣,劉永貴又一次來到蘆蒿地,叮囑大家伙再加把勁兒,說話間,順著手便把一捆足足60斤重的蘆蒿扛上肩,大踏步地朝著棚外走去。
自從進入收割季,老劉就一天沒閑過,採蒿、打捆、過秤、清洗、裝車……哪缺人手,哪就有老劉的身影。忙累了,老劉便習慣性地雙手叉腰,站在一旁,稍做休息,然后拭去額頭上的汗珠,接著忙活。
老劉是土生土長的蕪湖市鳩江區白茆鎮新園村人,興許是生於斯長於斯的緣故,不論是過去栽棉花,還是現在種蘆蒿,總是離不開養育他的這方土地。
十多年前,新園村還是一個棉花產區,但隨著后來行情下滑,老劉意識到,如果不調整種植結構,照這個樣子走下去,路子隻會越走越窄。眼瞅著收成一茬不如一茬,他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趕在春節前,蘆蒿大棚裡格外熱鬧,大家豐收的喜悅溢於言表。人民網 陶濤攝
基於這樣的想法,2007年,老劉背著自家地裡種出的土豆、黃瓜、蘆蒿,挨家挨戶到處跑市場。“那段日子,上海、常州、武漢沒少去。”劉永貴回憶道,幾趟下來,發現蘆蒿最緊俏,但量跟不上。
回來后,看到商機的老劉便開始小面積試種蘆蒿,幾十畝地,露天種植,讓他沒想到的是,頭茬下來,不但收成不錯,價格也是美得很。“省時省事效益高,村民的顧慮,一下子便被打消了。”劉永貴說。
認准蘆蒿是富民增收的好路子,老劉請來農技站專家做指導,考慮到反季節蔬菜更有市場,便動員鄉親們在棉花地建大棚興種蘆蒿,漸漸地,蘆蒿面積越來越多,過去的棉花地也越變越綠。
抱著新收上來的蘆蒿,村民別提有多高興。人民網 陶濤攝
2009年,村裡頭的蘆蒿種植大戶聯手成立蕪湖市蘆玉蔬菜合作社,帶著大家種蘆蒿的劉永貴,自然被選為合作社帶頭人。
路子找對了,剩下的就是鉚勁加油干。
在合作社的帶動下,村裡外出務工的人少了,返鄉種蘆蒿的人多了,就這樣,新園村的蘆蒿種植開始全村推廣,如今僅合作社的種植面積就有1500畝。
蘆蒿收上來,捋去葉子,然后清洗打捆,便可發貨。人民網 陶濤攝
“每年11月上旬開始採割,一直可以持續到次年的3月底。”說這話的時候,劉永貴順手拿起一把新收上來的蘆蒿,熟練地捋起蒿葉,“春節前這陣子,平均每天發貨60噸左右,足足有五六車,天天都會有‘豫字頭’‘鄂字頭’的廂式貨車進出村裡。”
“12月中旬的行情最好,每斤可賣到6塊錢,按畝產2000斤計算,一畝蘆蒿就有1.2萬元的收入。這個賬,村民算得比我都精細。”劉永貴打趣道,4月蘆蒿下市后,大棚還能再種上一季水果蔬菜,效益又能躥出一節。
如今,十多年過去,劉永貴見証了白茆鎮新園村蘆蒿產業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再忙再累,隻要看到成片色澤青翠的蘆蒿,聞到淡淡的蒿香,老劉總是笑容綻放。
忙起來的時候,哪裡缺人手,哪裡就有劉永貴(前)的身影。人民網 陶濤攝
他告訴記者,等收完這一茬,就准備把線上渠道給打通,建冷庫,分裝包,這樣還能提高附加值。隻要效益好,鄉親們就願意跟著干。
雖然沒幾天就到春節了,但閑不住的老劉,還是天天往大棚裡跑,“你看這蒿,品相多好,豐收年跑不了,來年指定節節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