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安徽蒙城:新農人的“致富經”
張強和張漢中在田裡看小麥長勢。人民網 韓震震攝
人民網蒙城2月15日電(韓震震)“現在天暖和了,返青的麥苗長勢很好。不出意外,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蹲在平坦開闊的麥田裡,看著被風微微吹動的麥苗,50歲的“新農人”張強臉上挂滿了笑容。
張強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許疃鎮王老村人,作為蒙城第一批新型職業農民,他在村裡雖不是種庄稼最久的,但一定是“最前衛”的。
種植專業合作社、訂單農業、強筋小麥、科學管理……這些不斷出現在村裡的新名詞,不但讓張強從黃土地裡刨出了“金疙瘩”,也讓他成為小有名氣的庄稼能手。
“我喜歡看新聞,懂得現代農業是個大趨勢。2014年左右,縣裡推動訂單農業發展,我在朋友建議下,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了600畝土地種植強筋小麥,並建了一個2000噸的糧倉。”張強說,鄰居們對“訂單農業”鮮有耳聞,看他不蓋房子蓋糧倉,表示不理解。
張強倉庫中存儲的優質小麥。人民網 韓震震攝
直到兩三年后,大家才陸續看出端倪。同樣是種小麥,張強的成本低、收成好,還能賣上高價。特別是因為有糧倉,他可以選擇錯峰賣糧,在銷售時佔有更多主動權。
“其實,我那600畝地只是企業訂單農業的一小部分。我們是很多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一起,按照企業要求,統一購種、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割、統一銷售。”張強揭秘道,訂單農業講究“優糧優購”,平均每斤要高出市場價8分到1毛錢,由於種植面積大,購買農資也能拿到“團購價”。
張強算過一筆賬,通過發展訂單農業,以及科學化、規模化種植,他每畝小麥要比別人增收200元左右。
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找張強取經,表示願意跟他一起干。2000畝、5000畝、10000畝,在張強的帶動下,2018年到2020年,“五統一”的訂單農業拓展到周邊兩個鄉鎮的5個村。
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張漢中在仔細記錄台賬。人民網 韓震震攝
優質麥種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除了原有的訂單,上門尋求合作的企業也多了起來,這讓一起合作的種植戶們信心倍增。
今年65歲的張漢中,住在王老村隔壁的尉遲寺村,他2017年開始跟張強合作,在他們的帶動下,如今兩村的村道兩側,種植的都是優質強筋小麥。
“別人問我種糧食怎麼能掙到錢?我說你要相信科學、相信現代農業。好的麥種,好的管理,再加上規模化、統一銷售,一定能做到降本增效。”張漢中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