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新闻中的社会认知偏差分析
来源:《新闻爱好者》
【摘要】作为假新闻的“反转新闻”是一种带有活动发展状态的新闻传播现象,造成反转新闻的原因有很多,而报道者较为隐形的社会认知偏差,是导致反转新闻产生的心理因素。图式、刻板印象、归因行为在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和解释他人行为时难免产生偏差,这些认知偏差反映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就必然导致反转新闻现象。要防止反转新闻,就要求新闻传播者洞见人类普遍的心理规律,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与人性的弱点作斗争,从而扭转社会认知偏差,让新闻更加客观,更加靠近真相。
【关键词】反转新闻;社会认知偏差;图式
反转新闻是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出现的新名词,也是一种新闻传播现象。目前学术界对于“反转新闻”尚没有给出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包括使用的术语也有所不同,有的称之为“逆转新闻”,也有情景描述性地称之为“新闻反转剧”“新闻乌龙事件”。反转新闻最重要的特点是新闻报道最初的事实在传播的过程中被重新发现并发生改变,媒体和受众对事实的立场随之发生逆转,并表现出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态度。虽说新闻的反转在一定意义上能够成为探寻和靠近真相的动力,但反转新闻虚假的实质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造成舆论的混乱和不良的社会传播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反转新闻这一传播现象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认识,从而避免反转新闻的出现。
一、反转新闻的实质
反转新闻尽管是一个新的新闻传播现象,但其产生却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要认识反转新闻,有必要首先认识这一新闻传播现象的本质和形态。
(一)反转新闻的本质
反转新闻从内容上看,其实质是假新闻。假新闻伴随着新闻业的产生而出现,与新闻业如影随形,从未消亡。而反转新闻作为假新闻的新名词创造出来,在于网络新媒体时代,假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发生了明显变化。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促使受众由单纯的新闻接受者变为新闻的参与者和生产者,使得假新闻的制作者可以是任何人而不仅仅是记者。传播媒介的多元化,社交媒体平台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化,使得假新闻传播渠道不仅仅是传统媒体。更为重要的是,反转新闻较传统意义上的假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可以更为明确直观地呈现受众对其的态度,从而推动真相的寻找和确定。因此,作为假新闻的“反转新闻”是一种带有活动发展状态的假新闻传播现象。
新闻报道要求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同时都要具备,也就是说,新闻报道不仅要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写作要素必须真实,而且要求报道者透过现象洞悉事物深层本质和内在规律,在更深的层次上把握新闻事实。[1]做到新闻的现象真实并不复杂,而做到本质真实却并不容易。事实上,大多数反转新闻的出现往往是本质失实,即新闻报道的时间、地点等各种要素没有偏差,但由于报道者的认识和评价与实际不符,仍然是失实的。也就是说,现象是真实的,本质是失实的。而新闻生产过程中认知偏见是造成新闻本质失实的重要心理因素。
(二)反转新闻的形态
如前所述,反转新闻本质上是一种虚假新闻。但是,从表现形态上,反转新闻往往更具有新闻的表现形式。这种形态主要体现在新闻价值的某些因素构成上比较鲜明。比如,在重要性上往往比较突出。2013年8月28日出版的《南风窗》发表文章《村官腐败透视》,文中刊发“村支书性侵留守妇女:村里一半是我娃”情节,后被证实是记者将“私底下吹牛的话写入文章”。这一新闻报道刊发后,引起了舆论风波,后被核实新闻内容存在失实后,《南风窗》向三门峡市委宣传部发信致歉。这一反转新闻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主要是因为新闻内容主题的重要性,牵涉基层干部形象和留守妇女问题。除了重要性,显著性往往也是反转新闻表现形态的重要价值形式。以《村官腐败透视》为例,这一反转新闻的报道主题固然重要,报道对象也比较显著,村干部队伍是基层治理的核心队伍,他们的作为和形象广受关注,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别性,因此,更容易受到受众关注。从新闻形态的角度来看,反转新闻在新闻价值形态上具有高度的集中性,无论是及时性、重要性,还是显著性和趣味性上,都表现不俗,成为一种价值形态高企的内容文本。
二、反转新闻的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认知是对他人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认知,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并对其内在心理状态、行为动机以及其行为的意向性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2]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报道者在与被访者的采访互动中,记录和观察其言行,并通过分析、判断和解释信息而获取新闻事实,这便是一个社会认知过程。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主要来自认知者、认知对象和认知情境三个方面。在新闻采访中作为认知者的报道者自身的知识经验、性格个性、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对被访的人和事的认知。被认知者的仪表、谈吐、个性、行为、现象等也会影响认知者对其的认知、印象和评价。同时,新闻采访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而社会认知的情境会为认知者提供了解被认知者的线索。社会认知作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和解释他人行为时难免产生不符合实际情况,与事实有偏差的认知,即社会认知偏差。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出现认知偏差,就必然导致反转新闻现象。从实践来看,社会认知偏差导致了反转新闻的主要表现有:
(一)图式导致认知偏差
图式是人脑自动形成的认知框架,这个认知框架是通过诸如你接触到类似的人、过程、社会角色或职业等经历而产生的。图式一旦形成,它们就会被刺激激活,从而引发相关行动和期待。[3]图式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思考世界,有效地组织信息,但它也可能让人们在分析和判断事物时导致错误认知。
如:2016年3月23日,一则“大妈被玩具车撞倒坐地不起,与孩子家长理论”的新闻在网络上热传。新闻的内容是在重庆巫山县中心市场,一小女孩的玩具车挂到了78岁的老人,老人坐地与孩子家长理论。有人录下现场视频传至网上,不少人认定是“碰瓷”。后经媒体调查发现,事实是女孩父母随后将老人送医检查,确诊桡骨骨折。其间,老人没有敲诈勒索,她还婉拒了女孩家人更多赔偿的提议,并非网友们所认为的“碰瓷”。在这一事件中,“大妈被玩具车撞倒坐地不起,与孩子家长理论”情景激活了“老年人碰瓷”图式,一个图式一旦被激活,就会影响人们对信息的解释。然而在这个新闻中,事实并不符合已有图式,但人们依然以图式认知框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导致认知偏差。这是一个现象真实而本质失实的反转新闻。
(二)刻板印象导致认知偏差
刻板印象作为图式的一种表现形式也会引发社会认知的偏差。刻板印象也被称为类化原则,一般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和固定的看法。[4]刻板印象有助于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但刻板印象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改变。刻板印象往往使人们的认知固化,从而引导社会认知偏差。
如:2016年5月31日晚,南京警方抓获一名被超市报案的小偷,一位妈妈在超市为生病的女儿偷鸡腿。民警把此事发在自己的朋友圈,引发了大量转发和围观。随后,不少媒体对事件进行报道并呼吁为母女捐款,短短几天就筹集了40万元捐款。事后有媒体暗访发现“偷鸡腿妈妈”其实是惯偷,一名营业员曾看到她偷过3次东西,新闻随之反转。在这一新闻事件中,妈妈和孩子都是弱势群体,而弱势群体的社会刻板印象是:群体的力量、权利弱,获取社会财富少而难、生活贫困、能力不足、被社会边缘化。这个群体的行为很容易引发媒体和受众的同情心,即便事件中母亲是偷盗行为,也会被人们按照有利于弱势群体刻板印象的方向解释为“迫于无奈、爱子心切”,并伸出援助之手。而新闻的传播者同样出于业已形成的刻板印象,在搜集信息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与弱势群体刻板印象相符合的新闻素材上,而忽略了不符合刻板印象的素材。在这种心理的引导下,就很难做到客观全面地反映事实,容易导致反转新闻的产生和传播。
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对于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转变为实时性。因此,为了快速传播,报道者更容易求助于已经形成的认知框架,从而降低深入思考所需要的时间成本,为反转新闻的出现创造了更多的可乘之机。
(三)行为归因导致认知偏差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对人们的行为表现进行解释和说明的过程。[5]这是一种对人和事进行深层次认识的过程。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行为归因就是对新闻五要素中“why”这一要素的挖掘。
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在行为归因时通常试图将个体的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例如个人的性格),或者归结为外部原因(例如人们所处的情境)[6]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由于加工信息资料及认识上的原因而常常会导致归因偏差,其表现为对行为原因的推测显得既不理性也不合逻辑,甚至有些武断或荒谬。行为归因出现的典型偏差是当人们解释他人行为时,往往会高估行为者内在因素对其行为造成的影响,而低估情境因素的影响。这种归因偏差在新闻报道中也容易造成新闻失实。例如,2008年,众多媒体包括境外媒体报道了四川男子吴加芳因为在“5?12地震”后背亡妻回家的新闻,吴加芳被网友们称为“最有情意的丈夫”。半年后,吴加芳与成都姑娘刘如蓉结婚,再度引起舆论关注。在后来的媒体进一步采访中,吴加芳家乡的村民却指吴是薄情之人,背亡妻是被逼迫的,之前一直在和前妻闹离婚,而且他不赡养父亲。从现象看,吴加芳背亡妻回家的举动确有其事,但从本质上看,报道对吴加芳行为性质及行为原因的推论高估了内在因素(有情有义),而低估了环境原因(背亡妻是被逼迫的),从而造成行为归因偏差。这种归因错误使得记者不能如实地对事实做出反应,而是根据自己对现实的解释做出反应。
社会心理学家米勒和波特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变得更加情绪化。而情绪化会影响判断。对于用事实说话,以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为原则的新闻报道来说,报道主体一旦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加入个人情绪因素,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也很难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底线。
三、避免新闻报道中的认知偏差
既然社会认知偏差是反转新闻出现的重要社会诱因,那么,就需要以此为基点更有效地防止反转新闻的产生和传播。
(一)针对图式偏差更应该考虑相反的结论
图式这一认知框架的存在,提示我们要克服对图式的依赖性,要将注意力分散到与图式不相符合的信息和特征上。这就要求新闻传播者要突破刻板印象,摆脱先入之见可能对信息解释的影响。图式往往会引导记者预设主题,并在新闻写作中无论是角度的选择、事实的选择都专注于符合图式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然而预设主题是新闻报道之大忌,是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违背。新闻的主题通常是在事实发生的过程中产生,不可事先预设。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记者处于信息接受的最前列,他不仅是作为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受众的代表,最先接受新闻信息,代表公众寻找、采写新闻。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记者一方面作为有个性特征的特定受传者个体,拥有自己的人格信仰、社会观念、知识结构、兴趣好恶,带着固有的经验,按照自己的图式认知框架接受信息;另一方面,由于职业的要求,他必须充当一个职业化了的角色,即必须代表受众进行新闻的传播。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的媒体及记者时刻要对自身进行冷静客观的审视与反思,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淡化“自我”的存在,克制图式认知框架可能导致的认知偏差,反复核查事实,多方征求意见,多层次地深入思考,如此才能准确地把握事实的本质。
(二)针对行为归因偏差更应该拓展消息来源
社会心理学实验揭示归因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往往在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行为的原因,缺乏在不同情境下观察行为的机会。自媒体时代,发布新闻的不仅仅是受过新闻专业训练的新闻工作者,还有更多未曾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公众,开始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人的理解制作和发布新闻。其非专业性使得发布新闻者往往更加依赖个人感情倾向和价值判断,造成对新闻事件不客观、不公正的报道或传播。所以,未经专业训练的个人和机构不仅挑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程序和模式,而且也败坏和消解着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造成对新闻专业主义核心理念的冲击。
因此,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职业记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业身份,明确记者对于各种信息的获取与传播,在采访报道中坚持职业操守,拓展消息来源,从不同的消息渠道,更加全面地了解、分析和判断事实,以免归因偏差影响对事实的解释,以期新闻报道更加理性,更加贴近现实。而非专业的新闻传播者也需要加强媒介素养,克服依靠思维捷径而造成的认知偏差。
从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上讲,要防止反转新闻,就要求新闻传播者洞见人类普遍的心理规律,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与人性的弱点作斗争,从而扭转社会认知偏差,让新闻更加客观,更加靠近真相。
参考文献:
[1]欧阳霞.新闻发现与表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38.
[2]申荷永.社会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45.
[3]金伯莉·J.达夫.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5.
[4]申荷永.社会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62.
[5]申荷永.社会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64.
[6]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62.
(作者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