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第一反应”当谨慎(人民论坛)
从当年的“纸馅包子”事件到“村里一半都是支书娃”事件,再到最近的“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一个共同点就是,舆论都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逆转:先是义愤填膺,转而多方猜测,最后水落石出。舆论的最初反应和事情的最终结果相去甚远,这不禁让人想到:在沸沸扬扬的公共事件面前,舆论应有怎样的“第一反应”?
今天,人们获取资讯日益便捷,“手指轻轻一点,一切尽在掌握”。但“海量”不代表“有效”,往往是繁复庞杂无序,甚至鱼龙混杂、真伪难辨。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曾对“假信息”进行重新定义:“假信息并不意味着错误的信息,而是意味着使人产生误解的信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使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却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很多时候,受众掌握的正是这种“支离破碎的信息”——不能说错,但也不反映真相。另一方面,与真相关联的各类信息,有一个逐步集聚、渐进呈现的过程。在公共事件刚刚发生时,信息尚不对称,各方也未全部发声,此时如果仅仅凭借只言片语,或是听信一面之词,就断言自己真相在手,势必得出片面的结论。
今天的舆论场中,理性客观的声音已逐步占据主流,公众对相关事件的评判也日趋冷静。但有些事件发生后,也有人不问真相如何,但逞一时口舌之快,不负责任乱说一通;有的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有意放大细节、回避重要事实;有的为了博人眼球,甚至移花接木,混淆时空概念。“标签代替了事实,情绪淹没了理性”。这种先入为主式的评判,导致了舆论“第一反应”失真失实。这些声音往往又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理直气壮、义正辞严,极易在人群中发酵、扩散、传染,形成“网络声讨”的热潮。
价值判断不等于事实判断,舆论反应不代表事情真相。有些判断并非基于事实,而是基于一己之遭遇,一己之想象。有些夸张的声音,只是暗合了人们的心理感受,公众情绪很容易瞬间被点燃。这种脱离事实的价值判断,最终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一味抢占道德制高点,有意无视事实基本点,用道德标尺任意剪裁事实,以道德名义对当事人进行“舆论审判”。
消息来源是否可靠?具体情况和背景怎样?是否符合基本常识?情况掌握是否全面?先问真假,再论是非,这是舆论作出反应的基本前提。现实社会永远比头脑想象的要复杂,甚至“有图未必有真相”。此时为真,长远来看未必为真;一事为真,放在更大的背景来看未必为真。事件发生之后,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既从真实的角度,考虑渠道来源是否可靠,也从具体的角度,分析特定背景或特殊情况,还应从动态的角度,追踪事态可能出现的变化。
与曲折离奇的小说相比,生活有时毕竟稍显平淡。这种平淡虽然无法应和一些人“娱乐至上”的要求,但确是生活的底色。谁也没有权力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猎奇心理和所谓“道义需求”,而对事实进行有意无意的扭曲。在人人都可自由发声的舆论场,每个人更应珍惜表达权利,恪守言行底线,不能在“娱乐至死”的喧嚣中淹没了自己的判断。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29日 04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