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超长电视剧"霸屏"成新常态 事半功倍获电视台偏爱

2016年01月14日08:08 |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小字号
原标题:长剧霸屏:剧长=巨红?

新年首日,省级卫视格局生变。来自央视—索福瑞、尼尔森、酷云三大权威数据显示,2015年东方卫视全天排名跻身省级卫视第三。《芈月传》为其立下汗马功劳,它的收视成绩强势推动了东方卫视黄金时段进入全国前三,逆转了往年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三足鼎立的局面。

从2015年电视剧收视排行榜看,年初的96集《武媚娘传奇》力压群雄居冠,紧随其后的是年尾大剧81集的《芈月传》,年中还有40集的《锦绣缘·华丽冒险》、54集的《琅琊榜》、48集的《伪装者》、45集的《虎妈猫爸》、58集的《花千骨》等多部长剧轮番霸屏,不仅让制播双方名利双收,还把年轻观众拉回荧屏。电视台偏爱长剧不是没有道理,毕竟事半功倍。

好剧不缺投资

长剧能够霸屏,前提得是好剧。长剧霸屏有几大好处,其中最主要有两条,一是观众黏度提高,二是可以摊平成本。但不是所有长剧都能霸屏,而必须是制作优良的电视剧,且是出自有良好口碑和品牌的制作公司之手,另外还必须有一个足够吸引人的好故事。所以,这样的制作从来都不缺投资。

《琅琊榜》制作成本1.1亿元左右,《花千骨》总投资1.05亿元,《北平无战事》总投资1.5亿元左右,《大秧歌》投资超2亿元,《芈月传》投资近3亿元,《武媚娘传奇》总投资3亿元,2015年下半年开机的60多集的《幻城》投资超过3亿元……大制作的国产电视剧制作成本超过亿元如今已是常态。

越贵越好卖,已经不是新鲜事。敢投资过亿元的,都是心里有底的。一部电视剧好看不好看,首先故事必须吸引人。著名导演兼编剧郭靖宇曾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他拍摄的每一个故事,事先都私下跟很多朋友讲很多遍,看对方的反应,看这故事能不能吸引人。金牌编剧高满堂也是如此,如果他讲的故事能吸引各色人等,那投拍这故事的几率就大。在著名导演郑晓龙看来,电视剧的好坏关键在内容,如果内容不好,即便把它拍得再长,观众恐怕也不会买账。

“坦率地说,现在投资方面没有问题。不管你是上市公司也好,不是上市公司也好,手里都有资本,关键看你的东西好不好。内容好,演员好,片子好,就有钱。”著名导演尤小刚说。

好剧不愁回报

长剧有质量,是好事。电视剧制片委员会副会长潘洪业告诉记者,“一剧两星”政策实施后,电视剧首轮播出的营销模式改变了,无论是独播还是“两星”首播,都要有网络视频同步参与;反过来,网络视频也要求电视剧首轮播出时必须有一线卫视同步播出。这种台网联手首轮播出的新型模式,使制播双方皆大欢喜,一方面减少了“两星”购剧的“重负”,另一方面让制片机构“有的放矢”。

公开数据显示,《芈月传》开播之前就早已收回成本。《武媚娘传奇》首轮播放权卖了2.68亿元,视频网络独播权卖了7800万元,另外还有1.5轮和之后的播出版权收益。《花千骨》的收益是投资的近一倍。《琅琊榜》单集售价600万元左右,54集的《琅琊榜》单是版权收入就有3亿元,再加上网络版权和海外销售,收益已经远远超过成本。

据业内人士透露,有的时候,网站出的价格比电视台还高。所以正如尤小刚所说,好剧不愁卖,各电视台、网站都抢着买。对于观众而言,好剧尽管长,但百看不厌,有的还能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长剧霸屏也不是2015年电视台的独有风景。前些年的《甄嬛传》《北平无战事》《武林外传》《潜伏》《爱情公寓》,更早年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渴望》《过把瘾》等,以及每年寒暑假必播的86版《西游记》,一次性买断,轮播无数,为电视台挣了很多散碎银子。导演、演员随之出名,片酬水涨船高。

好剧必有把控

《芈月传》《甄嬛传》大牌明星云集,除了孙俪是绝对大主角,剧中的其他演员要是在别的戏里也肯定是主角,比如刘涛、蔡少芬、蒋欣、李东学等。让导演郑晓龙自豪的也在这里,他对记者说道:“限制演员薪酬这事,做不到,这是市场行为,全世界都是这样。但你片子做得好,大家都愿意来愿意演,人家也没有要很高的片酬。”

饰演那个有味“大王”的演员曹征,在《芈月传》庆功会上坦言,《芈月传》之后,他的片酬涨了。戏抬人,人抬戏,就是这个理儿。

《北平无战事》是著名编剧刘和平七年磨一剑的心血之作,为了把控该剧的制作质量,刘和平担任总制片人。由于有六大影帝参演,据刘和平介绍,当初在预算方面,原则是上不封顶。而很多艺术家出于对剧本的热爱,出于对编剧和制作团队的敬佩,给了友情价。刘和平还透露,为了角色更合适,他还婉拒了陈道明。

《琅琊榜》的成功也是在制作上磨了4年,大到人物情感关系,小到原著中稍显薄弱的语言,事无巨细。正如业内人士所说,演员、投资成本等,这些仅仅是一个基础,但不是绝对的,精良的制作与严谨的内容才是更重要的。

众所周知,“一剧两星”后,卫视为购买大剧至少需要增加15%左右的支出,这增加了省级卫视的购剧成本,而禁止电视剧中插播广告又大大降低剧场广告承载能力,所谓“烂剧”没有收视率也没有广告商投放。

好剧黏性更强

如今多屏时代的跨媒体传播模式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电视剧行业的生态。双屏皆旺,是卖相最好的电视剧才有的殊荣。综观2015年播放的电视剧,40集以下的电视剧几乎难上收视榜单,60集以上的电视剧在逐年递增,而跻身年度电视剧排行榜前列的全部是“长剧”。

从电视台来说,也更偏好长剧。30集左右的作品半个月播完,就算口碑好,没等到带动收视率爬升就剧终了,而长剧对观众的黏性更强,话题的发酵也更有效,最终获得一个满意收视率的几率更高。

电视剧的版权售卖主要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是卫视采购,一是视频网站采购。据公开信息显示,独播剧在卫视采购价基本在单集200万元~300万元,非独播剧则在单集40万元~80万元。对于制作方来说,单元时间内拍摄的剧集越长,耗费的成本越低,回收的空间越大。而对播出方的电视台来说,剧集太短不容易吸引广告商,更谈不上收视率。电视剧持续时间越长,相应广告持续播出的时间也会变长。电视台的广告收入以及制作方的分成,都会因为电视剧加长而增加。因此,长剧霸屏对制播机构都是名利双收的好事。

以前“一剧四星”可以摊低一部电视剧的制作成本,“一剧两星”初衷是想强制降低电视剧制作费,从而迫使明星薪酬下降。但这仅仅是初衷,如今明星薪酬不降反升,传导到电视剧制播市场隐忧丛生。所以,电视剧越拍越长、越播越长就成了新常态。(李彦)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