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

【网络媒体走转改】千年道口古镇新貌迎新春

2016年02月17日13:31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原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千年道口古镇新貌迎新春

  (上)2016年2月10日滑县道口镇街景。(下)2006年2月26日滑县道口镇顺南街街景。

   新华网郑州2月15日电 (睢媛媛)大运河滑县段,自浚县曹湾村东入滑县境,经道口镇桥上村至军庄北复入浚县。自南到北流经道口古镇,全长8240米,宽33米至50米,是豫北最完善的古运河遗址之一。

   作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一个重要点段,大运河滑县段是华北平原上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是道口古镇的母亲河。大运河催生了古镇曾经的繁华,孕育了丰厚的运河文化。明清民国时期,道口商贾云集、贸易繁盛、“日进斗金”,为豫北重镇,有“小天津”之美誉。

   现存的道口古镇风貌,沿河而立的顺南、顺北老街、一面街,现存长约3000米。据统计,这座古镇现有老门店、老房屋500余间;老字号5处;老钱庄1处;老票号1处;老胡同16条;老庙宇2处;老码头5处;老水闸4处。

   上世纪70年代,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萎缩,普遍的缺水、河道的淤塞,乃至后来一定程度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多次的改造和沿岸的开发建设,使这条串联起繁华、创造出平和、荡漾着激情、记载下苦难的河流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最终,随着卫河航运业的日渐萧条,至上世纪70年代末逐渐停止通航。昔日运河沿岸众多的商号、店铺大多人去楼空,甚至荡然无存。河埠林立、古屋比邻、商铺连绵、巷弄穿错的运河风光已成过往。

   2014年2月,道口古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原来因发展滞后而外迁的沿河居民出现了回迁潮。

   同年6月,大运河申遗成功,其滑县段随之也吸引了古城人们的目光。经过综合整治的运河变得水清岸绿,在道口古镇映衬下呈现出一道耐人回味的风景。维修的古码头、古城墙、遗产小道、历史街区彰显出独有的魅力。又变得门庭若市,游人如织,随着申遗成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据了解,滑县县委县政府为改变旧城区“脏、乱、差”的形象,改善人居环境,从2014年秋季开始,划拨专项资金,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对顺南古街南段共250米进行了技术性维护。

   2015年实施了顺南街北段、水胡同、大集街沿街商铺、居民等历史建筑的修复工程。与此同时,管网改造入地,传统路面砖铺,街景小品建设等一系列工程也顺利实施,大“十”字状的明清历史街区已逐步呈现。

   行走在滑县顺河街,写有“道口镇第一批历史建筑”“道口镇第一批历史商铺”等字样的金黄色标牌随处可见。这里的古老建筑虽保留了旧时的风格,但内部设施却是一应俱全。

   2016年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六,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豫北滑县段道口古镇大集街——历史文化商业街开市。古色古香的街道上群众载歌载舞,喜迎猴年新春佳节的到来。当地群众和游客在古色古香的街头欣赏包公巡街、美猴王、杂技和吹糖人、踩高跷等民间艺术表演。

   千年道口古镇,将再次因为运河而焕发青春活力。(王子瑞 王威 摄影)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