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这个问题没有那么可怕!”
人民网记者(右二)在采访现场
昨晚,忙里偷闲刷朋友圈,看到一位报道两会的媒体同行在吐槽:今年两会,很多选题没有太大的必要去做了,因为很多热点问题在记者会上都有了回应,就算记者会上没有回应的,在部长通道上也找到了答案。
这位同行的吐槽让我想起了前几天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在这个团,所有记者最关注的热点话题,莫过于之前被吵得沸沸扬扬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了。在提问环节,第一个提问的记者便向黑龙江省长陆昊发问“天价鱼”,“辣味”十足,所有人都在竖起耳朵听陆昊的答案。
“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可怕!”陆昊开口的第一句便让在场记者悬着的心有了着落,接着他详尽地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态度鲜明,没有遮掩。很快,一篇篇“黑龙江省长回应‘天价鱼’”的稿件通过在场记者传遍了整个网络。
自然,陆昊回答赢得了一片赞声,尤其是“这个问题没那么可怕”的态度得到了广大网友的赞许。
在今年跑两会时,记者明显感觉到官方对热点问题的回应态度正在改变,很多不再是遮遮掩掩或者是缄口不言,出现了很多“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可怕” 的态度。
在3月7日的湖北代表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刘雅鸣对备受社会关注的长江水质情况也是大方回应,“近年来,长江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明显,长江流域有3万8千多个排污口,排污量每年还在逐年增加。”刘雅鸣对问题可谓是直言不讳。
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记者跑安徽代表团,淮南市委书记沈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自戳“淮南经济出现历史上首次负增长”的“痛处”;滁州市委书记李明发言时自揭前两任市委书记相继落马的“家丑”。他们不但直面问题,而且分析反思问题,沈强给淮南经济开出的“药方”是去产能与添增量;李明说滁州吸取的教训是“一定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去年,李克强总理曾告诫各部委负责人:“现代社会已经变为一个透明度很高的社会。对于媒体关切、特别是一些重大关切,在座的也要主动回应!”
今年,总理重申:“‘现代政府’,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切。”
诚如那位同行所吐槽的,关切都得到了主动回应,记者选题越做越少,那对于国家与社会来说,无疑是一个大大的进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