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日报新闻研究网>>媒界纵横>>新媒观察

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之路第一关 丰富形态多点互动

2016年03月31日14:34 |
小字号
原标题:丰富形态 多点互动

新媒体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互动,利用各种观点和看法形成内容的一个部分,使得信息的发布与信息的接收形成开放格局闭环关系。

一档90分钟的周播综艺节目,将不再是每周播出的90分钟内容,而是一个纵跨几个月的全民大狂欢。这样的节目,互动与讨论,不再是一群“猫咪”在谈论鱼缸里的“鱼”如何游泳,“鱼”却没参加;而是实现了观众与观众之间、观众与节目主创之间全方位实时互动。不论观众在天南地北,每个节目就是一个马戏团,一个马戏团式的收视场将由此诞生。

在互联网时代,面对媒体融合这一话题,有太多人做出了自己的阐述及理解。3月24日,在由CCBN组委会主办的媒体融合论坛上,国网星空首席执行官王明轩用“猫和鱼”的形象比喻,道出了新媒体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媒体互动化,而传统媒体要实现媒体融合,必须在互动这一点上下功夫。

融合之路“第一关”

“媒体的互动化最根本的动因来自于人性。传统媒体无法给人类提供互动的工具,人类智能被动接受,最多活动活动心眼儿;一旦互联网给人提供了互动的可能,媒体必然在人性的驱动下走向互动,并使媒体的形态向互动的运营形态、互动的节目形态和互动的赢利形态转变。”王明轩说。

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董年初看来,传统广电媒体的融合之路第一条便是建立连接互动。他表示,广播电视是单向传播,连接是广播电视的短板,必须把这个环节尽快扶起来,这是基础环节。但是,光连接没有互动也没有用,因为“没有互动就产生不了新的传播力,且互动要形成规模才能产生很大的价值,多大算是规模?就城市来讲,如果能产生100万户的连接用户算是规模。到省级层面上,如果产生上千万级的连接算是规模,全国性媒体必须上亿的连接才叫规模”。

论坛主持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工程师钱岳林表示,信息传播应该形成“你在窗前看桥上的风景,别人在桥上看风景中的你”的状态。“过去,我们过多地强调了媒体的不同生产方式、不同的表现形态、不同的特点,使得媒体表现手法单一,传播媒介不够丰富。即便是利用了新的传播媒介,比如手机和互联网站,也更多地在单向传播上做文章,将节目搬上网。按照我个人的看法,这不是在做新媒体,新媒体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互动,利用各种观点和看法形成内容的一个部分,使得信息的发布与信息的接收形成开放格局闭环关系。”

各方积极尝试

围绕着“互动”这一关键词,广电单位也没少做尝试。例如SMG尝试综合利用动作捕捉、语音控制、声音水印等各类交互技术手段,开发面向电视、手机、电脑多终端的跨屏互动系统,实现电视节目的跨屏娱乐应用,并支撑适应全媒体的整合式广告营销;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在做规划,将传统媒体的音频与视频节目的生产,与互联网内容(包括音视频、图片、文字等)生产打通,在一个平台上生产,信息的接入由一个平台引接,并根据内容的适合发布渠道指挥确定在哪个渠道发布,利用中国广播云,构成全国电台的节目交换与汇聚,利用中国广播云和公有云进行发布;再比如国网星空这些年一直围绕着手机这个当下人类信息的处理中枢和设备控制中枢,做CIBN手机电视,这个手机电视的传输系统、数据系统、IVA识别系统、直播互动系统都是为了在大小屏互动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的传输传播和创造出全新互动的节目形态、运营形态和赢利形态。

虽然从目前来看,不论是单一层面的“互动”尝试,还是整体的“媒体融合”尝试,都还没有完全成功。正如钱岳林所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媒体方面也连续做了十几年,在传统广播上有17套节目,在新媒体产业上也有十几个项目。“我们现在也在总结梳理项目,有些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些则不太适合用户的需求。我们感觉到最大的问题是传统的广播生产和新媒体生产是两张皮,广播的内容与新媒体的内容不相关,不能随时调用和制造话题及时反馈。音频节目的生产线不能与外网有限制地连接,使得生产效率比较低。”

但是,媒体融合这一大方向是广电人的坚持。“这条路真的很艰辛,但不走下去,我们传统媒体人就将被信息革命所掀起的黄沙掩埋;走下去,才有希望。”王明轩说。(记者 杨雯)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责编:程惠芬、戴莉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